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 成为国家意识、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

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工作交流

改革创新 护佑生命 北京市全力筑牢母婴安全防线

时间:2024-04-09   来源:市卫健委   点击:
分享: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多年来,北京市围绕母婴安全主线,不断筑牢全市母婴安全保障基石。2023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1.56/10万、婴儿死亡率为1.50‰,妇幼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孕产妇死亡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筑牢屏障,保障母婴安全
  一是聚焦健全服务体系。不断织密织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网络,确定11家市级、34家区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7家市级、27家区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家孕产妇和7家新生儿会诊市级指定医院,建立健全妇幼急危重症远程医疗协同体系。夯实保障基础,实现各区妇幼保健院、区域医疗中心、三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病室)和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两个全覆盖。指导各区急救中心站实现危重新生儿转运车辆与设备配备全覆盖,提高区域转运救治能力。二是聚焦实施提升计划。制定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实施妊娠风险防范力、危重救治均衡化、质量安全标准化、妇幼专科服务力、母婴安全保障力、就诊分娩满意度六项提升计划,持续巩固强化母婴安全。三是聚焦开展区域筑基行动。实施区域母婴安全保障筑基行动,系统开展分钟行动、多科行动、标化行动、升级行动、保障行动、全程行动六项母婴安全行动。确定基层服务前移、优质资源前移、技术练兵前移等30项具体工作措施,标化33个危重症救治流程,从预防控制、风险控制、质量控制、自我控制、联动控制五方面,全方位提升各区母婴安全保障能力。五年来,北京市母婴安全筑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市评价指数较2019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较2019年分别降低62.14%和24.62%。
  二、提升能力,促进均质发展
  一是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立病例研讨、演练评价和指导帮扶“三项”制度,强化管理链条、技术链条、救治链条“三链”管理。实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绩效考核,对60家市区救治中心及救治体系进行评估,提升救治效率。二是推进服务均衡化。创新开展妇幼健康名院、名科、名医“三名”下基层工作,依托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强化区妇幼保健院30个产科、新生儿科基层服务点建设,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三是推进能力提升化。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服务下沉、专业技能提升三大行动。打造2家助产及7家孕产妇救治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同质化培训考核,连续三年培训产科骨干600余人、产科专业人员近3000人、订单式培养助产士90人,系统化培训妇幼保健人员700余人,打造100支技术过关的新生儿复苏团队。
  三、创新发展,推行优质服务
  一是注重母婴友好。深化爱婴爱母理念,以母婴友好支持、母婴友好服务、母婴友好文化、母婴友好环境为重点,以政府民生实事形式,高质推行母婴友好关爱服务,累计建成母婴友好医院61家。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向社区延伸,建设96家儿童健康友好社区。二是注重全程优质。围绕生育全程优化孕前保健服务、孕期服务网络、孕期建册流程、孕期建档流程、孕期服务环境、孕期服务模式、孕期服务内涵、产后保健服务,推行孕产期“八优”服务。推广现代化产房安全分娩模式,49家医疗机构建成现代产房。实现110余家助产机构生育门诊、孕期营养服务全覆盖。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为97%以上孕产妇开展孕产期心理免费筛查。三是注重智慧赋能。提高群众健康意识,通过妇幼健康公众号等途径发布孕产妇健康素养三十条“五知五会”等核心信息,传播妇幼健康知识及政策。依托“云上妇幼”实现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转会诊信息两交互。绘制惠民便民地图,实现掌上服务查询。推广线上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功能,为70%以上孕妇提供线上服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