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部门交流

市教委:上小学 “小升初” 禁收择校费

时间:2012-05-11   来源:北青网   点击:
分享:

  本市今年将深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行为 要求公办小学、初中禁止单独接受赠款和实物---
  本报讯 昨天(5月10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本市将深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行为,要求公办小学、初中禁止单独接受赠款和实物;小学入学、“小升初”禁收择校费。
  ■小学初中禁单独接受捐赠
  市教委、市纠风办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12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要求本市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学籍管理。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以任何名义收取择校费、报名费、测试费和借读费。严禁通过跨区域招生、招收特长生、组织任何形式入学考试、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等方式的乱收费行为。
  《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学生入学和招生录取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正常捐赠收入一律由市、区县政府指定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核收取、向捐赠人开具规定的捐赠票据,收入按照相关规定全额上缴同级财政,纳入预算管理;向中小学捐赠的设备等也要全部上缴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高中择校生三年内取消
  《意见》指出,今年本市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择校生要统一纳入公办高中招生计划,择校生招收比例禁超正常招生计划的15%;择校生分数不低于学校正常录取分数线20分;择校费收取标准每生不超3万元。学校招收择校生计划、收费标准和录取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公办高中收取择校费后不再收取择校生学费。
  严禁各区县和学校擅自提高择校生比例、扩大收取择校费的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严禁在择校生之外以借读生、自费生等名义招收学生收取费用。根据全国治理工作的要求,3年内全部取消高中择校生。
  ■幼儿园禁收赞助费
  《意见》要求, 幼儿园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在保教费外另行收取费用。幼儿园要定期对代收性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今年,本市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举办小规模幼儿园,鼓励举办一批小学附属幼儿园。
  ■高校录取禁收“留位费”
  《意见》要求在京高校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招生计划管理,严格录取程序,坚决杜绝点招行为。同时,加强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监管,严肃查处徇私舞弊案件。
  严禁高校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以往部分高校录取时曾出现要求学生缴纳“留位费”的现象,此举被明令禁止,《意见》明确要求,禁止将提前缴纳学费作为录取考生依据。
  严禁高校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名乱收费;严禁无办学许可和超计划招生等违规办学行为;未经教育部或市教委批准,严禁高校异地举办各种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严禁超标准收取学费。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