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部门交流

市卫生局:北京市深化基层卫生改革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激励新机制

时间:2012-07-31   来源: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   点击:
分享:

  北京市于2011年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开创了社区卫生发展的新局面。截至2012年5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签约达到89万户、涉及183万人,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75万人。但是,由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缺乏激励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有关区县在建立家庭医生式激励机制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极大的提升的服务效果。
  海淀区建立了按签约人数补助模式,根据生活社区和功能社区人群不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生活社区为40元/人,功能社区为4.5元/人。对于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绩效工资基础上,申请额外专项经费进行激励;对于非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激励。此项举措调动了社区医务人员积极性,除签约率稳步得到提高外,也加强了政府对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力度。例如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签约率达到38%,家庭医生式服务知晓率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1%。
  另外,大兴区通过设置专项经费激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其中,根据签约人数、服务数量、服务效果、居民意见反馈等方面指标定期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西城区全面实施社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工作统筹,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激励机制,将家庭医生式服务与承担的公共卫生项目相结合,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深入推进工作开展。
  北京市将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北京实际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激励机制。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