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部门交流

市高院:参加“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暨第三届少年审判论坛”

时间:2014-12-16   来源:市高级人民法院   点击:
分享:

  11月24-26日,最高法院在上海市召开“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暨第三届少年审判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最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主持会议。中央有关机关、最高法院有关部门、全国各高院和试点中院相关领导及少年审判指导机构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会议。我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孙力、未审庭庭长赵德云、法官陈轶,二中院院长鲁桂华、未审庭庭长王晓松,一中院副院长陆伟敏,海淀法院少年庭原副庭长、“法官妈妈”尚秀云应邀参加会议。 
  会上,周强院长作了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讲话,总结了30年来少年法庭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一要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二要加强顶层设计,三要加强少年审判机构和队伍建设,四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法治宣传。沈德咏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要积极探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涉少民事审判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少年司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等要求。
  在“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三届少年审判论坛”论文征集活动中,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孙力撰写的《传承与超越——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回顾与展望》、二中院未审庭庭长王晓松、法官施忆撰写的《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从360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论坛期间,孙力副院长以《构筑“三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实现首都少年法庭工作“三个提升”》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全面推介了北京法院司法救助“五个加法”原则、社会调查“三个递进”机制、亲职教育“四三二一”模式,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和好评。
  会议期间,最高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公布了98起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典型案例。经市高级法院新闻办和未审庭精心组织报送,我市法院共有10起典型案例入选。孙力副院长重点通报了海淀法院适用禁止令和门头沟法院适用社会观护的两起案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会议还对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市共有三个集体、三名个人获此殊荣。

编辑:aly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