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各区专递

通州区:社会福利院“五细化”做好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时间:2013-03-01   来源:北京民政信息网   点击:
分享:

  (1)投入情感养育,护理工作精细化。对孤残儿童24小时的起居、饮食、游戏和早期教育等养育工作进行细化,明确主副班和早夜班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交接班制度;进一步规范喂奶、喂饭和喂药等操作规程,以及紫外线灯管消毒法和室内环境要求。根据每个孩子年龄情况配营养餐,以满足各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多种营养所需。配备加湿器和音响设备,保持室内四季恒温,分时段播放儿童音乐,优化孤残儿童的生活环境。(2)重视康复训练,医疗康复科学化。为每个孩子建立医疗康复档案,对于可以手术矫形的儿童,送到专业医院进行医治。重点开设针对唇腭裂的语言康复和脑瘫儿童的脑瘫康复治疗,逐一制定可行的个案处理意见,有计划地实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截止目前,先后成功对多名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成立了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教室,采取康教结合的方式,调动孩子的自主运动等各方面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促进儿童功能障碍的改善。(3)学习教育多样化。将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全部安排外出入托、上学,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立教学组,根据院内孩子的残疾状况和年龄结构,相继开设了“启蒙班”、“婴儿班”和“综合班”,针对外出上学孩子的情况,开设了“学龄班”和“学前教育班”。开设学生电脑室、图书室、游戏活动室和舞蹈教室,配备了学习设施和轮滑鞋、球拍等游戏设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4)生活照料人性化。培养孩子的亲情观念和感恩意识,给每个孩子制作档案,记录在院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设立洗衣房,做到孩子衣物随脏随洗,协助孩子每天洗澡。教师及时参加学校家长会,经常与儿童谈心交流,全面关注儿童的学习和成长。(5)寓教于乐一体化。为满足儿童探索新奇、向往自由和寻求安全的天性,要求干部职工“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的需求”,摒弃封闭的管理模式,给孩子创造更多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经常与爱心人士联谊带领孩子参观动物园、科技馆、游乐园、温泉度假等活动,增强孤残儿童的集体意识。组织适龄孩子排练节目培养孩子的特长,通过节目表演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