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巾帼心向党 启航新征程 >  红色百年 鉴往知来 >  百人百集微党课

陈玉芝:以实际行动为子孙后代树立一面旗帜

时间:2021-5-14 9:16:06   来源:市妇联宣传部   点击:
分享:
 
  陈玉芝,1928年4月18日出生,房山十渡镇王老铺村人,1944年参加妇救会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继续担任妇女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妇联先进分子”等优秀称号。
  陈玉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多地少,日本人来了之后,经常要往山上跑躲避日本人,更是没有时间耕地,生活苦上加苦,为了不让孩子们饿死,陈玉芝十五岁被卖作童养媳。1944年,16岁的陈玉芝开始从事妇救会工作,当时工作很危险,经常要带着粮食走几十里路去开会,还要经常躲避日本人的搜查,但不论大会小会,白天晚上,从来没有落下过一次。老人回忆说,当时村里流传一句话,日本人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从事革命工作的人。陈玉芝心里也害怕,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她就要勇敢走下去,与苦难的命运抗争。1945年,陈玉芝冒着生命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坚定一个信念:宁死不当亡国奴。担任妇救会主任期间,陈玉芝尽职尽责,与村里人一起做军鞋军衣,站岗放哨,带领妇女姐妹放足剪发,号召大家做好计划生育,积极倡导妇女解放。建国后,陈玉芝继续从事妇女工作,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教育,配合党组织开展分田地、拥军爱民等各项工作。从1949年到1978年,陈玉芝30年如一日,奔波在村乡之间,村里方圆四五十里地,深入村户了解妇情,开展妇女工作。
  采访时,陈玉芝老人身体很好,腿脚也很灵便,生活可以自理,她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妇女干部,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遇有国家出现灾难时,还不忘一个老党员的责任,主动奉献爱心,带头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一面旗帜。
编辑: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