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巾帼心向党 启航新征程 >  红色百年 鉴往知来 >  百人百集微党课

简国英:积极上进,满怀热情,将全部身心奉献给党和人民

时间:2021-8-5 17:08:32   来源:市妇联宣传部   点击:
分享:
 
  简国英,1935年2月15日生,河南省信阳市十八家村人。1948年参加妇救会工作,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国英家中姐弟四人,全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生活贫苦,简国英很小就帮助父母干活。父亲曾是一名民间说书艺人,有爱国思想。简国英的老家地处大别山抗日根据地边缘,日军经常到村里骚扰搜捕抗日武装,抢掠粮食、牲畜,并焚烧游击队住过的房子。当时村中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泥草房,日军每次清乡,村里都是浓烟滚滚,满目疮痍。有一次日军又在村里打骂乡亲,简国英的父亲目睹暴行后忍无可忍,当面斥责,日军就用步枪向其射击。幸而熟悉道路,跳上矮墙攀至房顶,从缝隙中跳入庄稼地,才逃出虎口。简国英深受父亲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年幼时就在心里埋下了憎恨侵略者、反抗压迫的种子,向往革命。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简国英的家乡展开激战,13岁的简国英在当地游击队的组织下成为一名担架队员,在战场上抢救伤员。由于要满山遍野寻找因负伤而隐蔽的战士,经常会在爬坡时被锋利的荆棘与崖石刮破衣服与皮肤,所以每次执行任务回来,身上都满是伤痕。而且因不能保证准时返回住地,辛苦劳累了一天,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有时甚至还要到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残酷的战争环境锻炼了她,解放军为推翻旧社会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教育了她,也激发起简国英要将全部身心奉献给党、投身到革命事业的决心。
  简国英积极上进、满怀工作热忱,很快成为妇救会一名骨干宣传员。白天宣传共产党革命主张和民主政策,晚上动员全村妇女做军鞋支援前线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简国英带着两个弟弟参加村里的识字班,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阅读了许多革命书籍,更加坚定了要追随党的理想信念。1963年,简国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 28岁的她感觉人生掀开了新的光辉篇章。
  简国英的老伴张泽禄是一位1943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曾随百万雄师过长江,参加解放战争,一直到全国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已成为河南郑州铁路局乘警警长的他,主动请愿入朝参战,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3年凯旋后,张泽禄所在部队整建制转为铁道部建厂局。也就是这一年,经组织介绍与简国英相识,两个有共同理想的热血青年组成了革命家庭。
  1959年随着老伴工作调动,简国英来到北京,开始做建厂局家属工作。从刘庄子菜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当了18年的居委会主任,一直奉献于她热爱的妇女事业。
编辑: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