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巾帼心向党 启航新征程 >
红色百年 鉴往知来 >
百人百集微党课
曹淑荣: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受苦受难才会迎来曙光
时间:2021-9-8 13:54:29 来源:市妇联宣传部 点击:

曹淑荣,1923年12月25日生,平谷区夏各庄镇龙家务村人。1940年开始从事妇救会工作,担任过战勤主任、妇代会主任、村委委员、村副书记等职务。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前期,曹淑荣的党员身份是保密的,她领导村里的妇女进行支援前线和情报递送工作。支援前线工作主要包括为部队筹粮、组织妇女为部队做衣服。筹粮工作主要是各户将小米碾好,曹淑荣组织人员摸黑到各户收集粮食,拿口袋装好送走。做棉衣的材料是上级分给的棉花和布,几个人推着大轱辘车,趁着天黑,敲各家门把棉花偷偷地分发到妇女手中,组织妇女为前方战士缝制棉衣、棉裤、棉袜、棉鞋。曹淑荣老人回忆,一个妇女一星期做5条棉裤,做好之后派专人统一收齐。为了避免有妇女拖拉或者被日本人抢去,每天晚上还要到各家去检查。当时村里大概有100多个妇女参与这项工作。
衣物和粮食准备好之后的运输也是难题,只能凭借人力和牲畜把物资送到70里地以外的八路军供应处。为了避开敌人和汉奸的监视,大家都摸黑走小路。虽然是女性,但曹淑荣从不胆怯,一双小脚走山路,鞋磨破了,双脚满是血泡,血泡磨破了,鲜血直流。尽管疼的一路掉眼泪,但她没有放弃,这样一送就送了4年。
曹淑荣老人回忆,当时的形势很严峻,开会都是晚上到村外河滩去开。白天大家碰面时悄悄往河滩一指,就知道晚上要开会。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曹淑荣在腰上缠上一圈玉米棒,穿上公公的大棉袄,悄悄地就奔河滩去。一边开会,一边将带来的玉米棒点火取暖。因为身份特殊,曹淑荣是日本人重点监视的对象,有一次遇到日本人圈村,她一路小跑到白薯地沟里,用秧子把自己盖住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来不及逃,大嫂先用一盆鸡蛋将门口的日军打发走,然后进屋让她躺在炕席上,把她卷在里边,用白薯叶缠上后放在屋角。曹淑荣在炕席里一动不动呆了三个小时,直到日本人走后才敢出来。坐月子也不敢在家里,躲到南山上,当时没有其他粮食,只有公公给送的高粱面饼。日本人走后,曹淑荣继续干革命工作,老人豁达地说:“革命没有一帆风顺的!”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