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巾帼心向党 启航新征程 >
红色百年 鉴往知来 >
百人百集微党课
张凤芝: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亲眼见证了国家强大、人民幸福
时间:2021-9-13 8:55:19 来源:市妇联宣传部 点击:

张凤芝,1925年8月13日生,平谷区山东庄镇人。1943年开始从事妇救会工作,1944年担任妇救会主任。
黄土梁村坐落在平谷与河北省兴隆县交界处,这里群山连绵,重岩叠嶂,抗战时期是八路军的根据地。1942年,17岁的张凤芝嫁到黄土梁村。没有上过学的她在村支部书记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八路军文化培训课。在课上,张凤芝了解到抗日的大好形势,学会了怎样给妇女姐妹起名字。张凤芝原名张崔氏,她的名字就是在文化课上起的。1943年张凤芝加入妇救会,积极协调村里妇女站岗放哨,做军鞋,掩护八路军转移等工作。
张凤芝的家不仅是八路军的接待站,还是八路军伤员的病房。在平谷将军关、小官庄等战斗中,有20多名伤员经过张凤芝的精心护理重返抗日前线。一次,一名重伤员的胳膊血流不止,家里又没有止血药,张凤芝急中生智找来一个铁夹子把血管夹住,才止住了血。怕伤口感染,她就用盐水擦洗。经过悉心照料,这名伤员最终康复了。1944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有几个八路军战士在张凤芝家里刚吃完早饭,忽然听到南山尖上传来岗哨喊话声,得知陡子峪据点(位于河北省)的日本人又来了,张凤芝急忙背上四岁的小姑,领着眼神不好的婆婆和八路军战士向沙漠峪方向转移。跑到半路,就听见后面有枪声。张凤芝见人多目标大,就让八路军战士先走,又把婆婆藏在柴禾垛里,自己背着小姑故意把追击的日本人引开。日本人用刺刀指着她说:“你什么的干活?为什么跑?”边说边用刺刀挑开张凤芝头上的发髻,顷刻间,长发散落下来,见是一头长发才放过她。在日本人心里,女八路都是短发。
张凤芝做军鞋是个好手。那时她带领村里妇女为八路军做了三年军鞋。每年冬天做军鞋任务下来后,她就和村里妇女走上十几里路,去邻村把做军鞋的布料背回家,再逐一发放给各队妇救会组长,组长再下发下去。一百多双军鞋,一夜间全部都能做好。军鞋的底都是用旧衣服糊在一起做的,有的鞋底里有扣子,纳鞋底时不注意就会把手扎流血。张凤芝知道做军鞋的辛苦,在完成做军鞋任务后,她会一一向大家表示感谢。
新中国成立后,张凤芝继续从事妇女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晚年的张凤芝老人身体很硬朗,腿脚灵便,听力很好,表达能力也很清晰。看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老人感到很满足。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