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新“两纲”与《规划》解读 >  《规划》 >  《规划》解读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专家解读(三)

时间:2022-1-11 8:55:51   来源:市妇儿工委办   点击:
  促进男女平等发展、培养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事关长远的战略任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日前,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市妇儿工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陆续对《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社会关注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今天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兵进行解读。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其中“妇女与教育”领域以“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妇女整体素质和综合素养”为主题,设置了5条主要目标和5项策略措施,涉及思想引领、性别平等、终身学习、人才培养、科学素质提升。“儿童与教育”领域以“构建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儿童成长成才”为主题,设置了7条主要目标和7项策略措施,涵盖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特殊教育,突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妇女教育与儿童教育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使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妇女儿童教育成长环境更加鲜明。具体特点如下:
  一、开创妇女儿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规划》中的教育部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确定了妇女儿童教育发展的重点。
  一是强调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规划》在“妇女与教育”领域强调了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筑牢理想信念;在“儿童与教育”领域强调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妇女儿童的教育实践中牢牢坚持和把握住正确的政治路线,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有效统一,才是最鲜明的中国特色教育。“十四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首都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弄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教育放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强调更加公平和全纳的教育。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成为历史性成效,首都教育发展水平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教育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列,妇女儿童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质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等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前列,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公平的要求非同以往,已成为普遍要求。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富足的社会,而且还是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社会。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要在进一步做好普及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关键环节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高质量保障的公平教育。《规划》指出“全面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增强社区(村)女性教育内容供给”“保障老年妇女对教育的需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均衡”“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正是从供给侧保障了妇女儿童能够接受更加公平而全纳的教育。
  三是强调提升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随着教育与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切经济社会问题都需要教育尽快跟进,提供支撑。首都妇女儿童教育始终坚持把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为教育的基本职责,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规划》指出“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女性人才”“持续提升女性科学素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增强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无疑不是在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育人”,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增强国家竞争力“育才”,将教育的人才优势充分转化成科技创新优势。
  二、将“五育并举”贯穿到儿童培养全过程
  《规划》提出“坚持‘五育并举’,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智体美劳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五育并举”贯穿到儿童培养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希望,他曾指出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贯通儿童成长的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成才观,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儿童幸福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三、打造灵活泛在的终身学习平台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未来教育的时空将大大拓展,教育服务供给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应该是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是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规划》指出“提高妇女利用新媒体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就是从为女性快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奠定基础,提高教育的参与度和普及性。《规划》还提出“为女性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将加快构建教育体系线上与线下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混合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在线教育、社区教育等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实现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和互补,打造更易获得、更公平、更优质、更个性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规划》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一个全新的兼顾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联盟”正在形成。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学校开放办学,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殊育人优势,统筹调动全市优质育人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一体化构建各方面协同协作的育人体系。建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优势互补机制,家庭教育重点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学校教育促进妇女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教育重点帮助妇女儿童实现个性化发展,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育人资源供给网络。
编辑:l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