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延庆县小浮坨村“妇女之家”

来源:延庆县 日期:2018-06-27

农民中专班

法律图书角


舞蹈培训


专家指导病虫害防治

收获西红柿
  “妇女之家”情况介绍
长城脚下妇女姐妹的“安乐窝”

  八达岭镇小浮坨村坐落于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脚下以北4公里处,全村282户,548人,妇女271人。按照市县妇联的要求,村妇代会积极争取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整合村数字影厅、图书室等资源,挂牌成立了“妇女之家”、健全工作活动制度、充实工作人员队伍、明确了责任分工。特别是根据村实际特点,开展生态建设、维权服务、文明引领、创业发展等服务,通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努力为妇女打造“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一、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家园”
  以前的小浮坨,垃圾乱堆乱放,上访群众屡禁不止,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当新一届上任的领导班子确定了“以环境建设带动村庄发展”的整体思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环境大整治。村“妇女之家”积极践行这一发展思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始终带领着广大妇女走在环境整治的前列。在开展的“靓庭院、净居室”环境建设示范户评比活动中,鼓励和宣传广大妇女从自家做起,打扫房间、收拾庭院、参与劳动、亮化家园。对于那些思想工作难以做通的“困难户”,妇联干部更是亲自上门,主动协助她们做好家园靓化工作,让她们亲身感受家庭环境焕然一新带来的变化。到现在为止,全村98%以上的家庭户达标,家家门口挂上了“环境建设示范户”的光荣牌;在垃圾分类过程中,村“妇女之家”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废旧电池、灯管等有害废弃物换取笤帚、洗衣粉、练习本等日常用品”的思路,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短短几年间,村内环境面貌便得到了极大地改观,村民逐步由以往的被动治理环境,开始转化为自觉维护环境!几年来,依托“妇女之家”这一平台,积极组织本村妇女参与到绿化美化、道路硬化、生活饮用水改造、污水处理、改厕、搭建节能吊炕等工程,使村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于妇女工作的蓬勃开展,先后有8名妇女荣获“平安家庭”、15名妇女荣获“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另外,小浮坨村成立了一支30人的保洁队伍,其中妇女人数超过一半,她们每天负责村里大街小巷的清扫工作,并对各种垃圾进行细致分类,为村里环境的整洁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的小浮坨路面整洁、果香四溢,每年接待来访参观游客逾万人次,是远近闻名的环境建设示范村,也是延庆县首个荣获北京市生态文明村荣誉称号的村庄。
  二、源头维权,打造“平安家园”
  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村“妇女之家”挑选村内有一定法律基础的妇女为骨干,组建了的法律服务队,在镇妇联的支持下,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向妇女姐们提供各项法律服务。依托“妇女之家”,定期组织村妇女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活动,仅在2011年,法律服务队就组织相关培训讲座40余场。同时,村内建成了“法律图书角”,收集各类法律相关书籍2000余册,免费向全体村民开放,为妇女姐妹树立法律维权意识;在法律知识宣传方面,妇代会也是开动脑筋,以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在特殊节点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文艺演出,即宣传了法律知识,又丰富了广大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促进了邻里和谐、村庄稳定。由于法律工作的突出成绩,2010年6月,我村作为法制示范村接受五五普法验收工作。
  三、文明引领,打造“和谐家园”
  村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字。为引领文明发展新风尚,打造“和谐”小浮坨,村“妇女之家”从多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组建了“喜洋洋”文艺宣传队。到目前为止,这支队伍人数已扩展到30余人,其中妇女占了90%以上。每年五一、十一、母亲节等重大节日,妇代会都组织“喜洋洋”文艺宣传队进行文艺演出。据统计,该宣传队平均每年都要参加演出40余场,内容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庆七一“长城顶上唱红歌”活动中,她们更是用嘹亮的歌声,尽情地抒发着对党的一片热爱和感激之情,展示了新时代妇女的风采!二是注重组织妇女参加女性家庭讲座活动。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妇女群众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关注妇女身体健康。2010年,农民中专班正式在小浮坨开课,利用这个机会,妇代会鼓励村妇女积极报名,并主动与中专班老师联系,开展多期妇女健康、婚姻方面知识课程。三是加强对村困难群体的帮助。几年来,妇代会先后组织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便民服务队等村级妇女组织,每到五一、十一、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妇联主任都组织妇女免费送服务上门。为村孤寡老人免费理发、测量血压、打扫庭院、清理卫生,为老人们送去大家的关怀和祝福。此外,村“妇女之家”工作人员高景华,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村孤寡老人庞玉凤、坚持帮助老人打水、送煤、扫雪,从不懈怠。担心老人煤气中毒,高景华还让儿子帮助庞玉凤安装了一个电子铃,有什么事,老人拉动床前的绳子,高景华就能立刻知道。高景华的事迹成为十里八村人人传诵的美谈。
  四、助推发展,打造“富裕家园”
  相对于其他相邻村庄,小浮坨村旅游资源贫乏,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唯一的优势便是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这一状况决定了小浮坨村只能走以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道路。从2007年开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小浮坨村便开始陆续建设春秋大棚,妇代会引领村妇女群众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平整土地、清除石头、规划布局、搭建棚膜,2008年,第一批蔬菜大棚正式建成,到目前为止已有春秋大棚300栋,日光温室27栋,主要种植西红柿、架豆、辣椒等十余种蔬菜和花卉。为提高妇女的种植技术,依托妇女之家工作平台,定期邀请北京农科院、绿富隆、县植保站等部门专家、教授进行知识讲座和实地指导种植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使妇女群众真正能够从中受益,2008年成立了北京八达岭小浮坨蔬菜专业合作社,随后将大棚种植基地正式命名为“三八”蔬菜基地,由妇代会主任李满珍担任基地负责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全面实行种苗购买、蔬菜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了妇女群众的后顾之忧。截止目前为止,合作社共解决了6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收入也由2004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13451.3元,种植蔬菜的户人均更是达到2万元。
  在开展妇女工作过程中,村“妇女之家”注重鼓励妇女创业,增加妇女收入,提高她们生活水平。2009年,妇女杨金霞在创办农家院过程中,丈夫不慎被石头砸伤了小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农家院也一度被迫停止施工。了解情况后,妇代会主任多方奔走筹措,为她申办小额贴息贷款,让停工的农家院再次运转。2010年5月,长城民俗窑洞正式营业,凭着人性化的服务、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就餐环境,短短2个月,农家院就声名鹊起,在旅游高峰,日接待量可以达到200人次以上,日均收益超过5000元,带动了8名就业困难的姐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小浮坨村妇女群众实现了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文化事业的稳步开展、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小浮坨村也因此先后荣获首都绿色村庄、北京市妇女就业示范基地、北京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示范基地、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系列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