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同步提高城乡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时间:2011-10-13 14:23:51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新儿纲在“儿童与健康”领域共设置了14项主要目标,13项策略措施,继续将减少出生缺陷和儿童死亡、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增加了儿童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控制儿童伤害、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方面的目标。

  记者:新儿纲继续关注了出生缺陷防治问题,请问,我国出生缺陷现状如何?解决出生缺陷问题,需如何防治?

  答: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有约80万 ̄120万出生缺陷患儿,占出生人口的4% ̄6%,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严重的公共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解决出生缺陷的问题,需要落实三级防治措施。婚检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需要加强婚检知识的宣传,提高婚检率;第二道防线是孕期检查,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产前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第三道防线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确诊病例的治疗率。

  记者:降低儿童死亡率是千年发展目标,新儿纲如何继续关注减少儿童死亡问题?

  答: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过去10年,我国在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0年的32.2‰和39.7‰下降为2010年的13.1‰和16.4‰,但农村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依然很高,城乡差距较大。2010年,农村地区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是城市的近3倍。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人口中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在新儿纲中继续将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列为目标,同时设立了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降低流动人口中儿童死亡率的目标。

  记者:新儿纲为什么要继续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答: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调查显示,受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心理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解决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子的观念,尊重孩子,更多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要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是在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儿童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当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时,要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治疗服务。此外,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也非常重要。记者:目前,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问题日显突出,一些地方存在着环境污染造成的儿童血铅超标等问题,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答:近年来,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期,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儿童铅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不仅仅是血铅超标,它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几个主要方面。儿童作为易感人群,对污染物的反应更为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新儿纲设立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的目标。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防治环境污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下一步,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力度,依法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土地、固体废物和噪音等污染,完善儿童食品的国家标准和检测标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加大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各种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编辑:alysa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