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 倾听你 温暖你
——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纪实
时间:2012-6-15 10:22:04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万物当报雨露恩,是妇联给了俺第二次生命,俺要用挽救回来的生命去帮助更多的像我一样的农村妇女”,郑玉平(化名)说。
郑玉平是河南省郏县冢头镇一位普通农村妇女。2010年初,通过“宫颈癌”免费检查,被查出患有宫颈癌。经过及时治疗,郑玉平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如今,她怀着对于生命馈赠的感恩,积极配合妇联组织,为像她一样的基层妇女服务。
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只是近年来妇联组织服务基层妇女的重大举措之一。
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要求,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以“妇女之家”建设为突破口,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科学把握妇女群体的新变化和妇女工作的新环境,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妇联组织的工作优势,以更加务实、创新的精神开创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唱响了心系妇女、服务基层的组曲,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民生关怀暖人心
广西南宁市经济开发区出现了一个感人并令人振奋的情景:几十名“出嫁女”敲锣打鼓地把大红的锦旗送到开发区党委和政府,一个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的温馨场面。这是因为,不久前该开发区2236名“出嫁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嫁女”问题成为了广西基层妇女维权的难点问题。为此,广西妇联立足“双维双促”机制,把“出嫁女”问题放到综治维稳平台上去解决,推动建立了由多个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解决“出嫁女”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了解决“出嫁女”问题的强大合力。
“加强妇女群众工作就要与为妇女办实事结合起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日前在湖北、江苏调研时指出。
各级妇联组织在开展妇女群众工作时,从基层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想基层妇女群众之所想,急基层妇女群众之所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解决了一大批基层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妇女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类似广西的“出嫁女”问题,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是基层妇女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为从源头上最有效地维护妇女权益,黑龙江省妇联与省民政厅联合,在全省开展了以维护妇女权益为重点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走出了一条解决妇女权益问题的治本之路。截至2012年4月底,全省已有8577个村启动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完成修订的村为7592个,占83.3%。
近年来,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承受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成本,也期待着社会的援手。
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结合这一突出实际,安徽省妇联把关爱留守群体工作作为农村妇女儿童工作的重点。几年来,全省有220多万名妇女参加了科技培训,36万多名妇女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15万名女农民参加了农民工培训,并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为推动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甘肃省妇联通过探访了解到,谋求发展是基层妇女群众的最大期盼,缺少资金是基层妇女群众的最大难题。为此,甘肃省妇联推动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规范、解决了甘肃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
去年至今,甘肃省新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4.58亿元,累计发放量达到了183.08亿元,扶持43.71万名妇女创业就业。
而在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很多住在帐篷和板房里的妇女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为此,四川省妇联积极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蜀绣、羌绣、竹编、棕编、草编、年画等传统手工产业,帮助了灾区妇女就地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妇女之家”连人心
建设“妇女之家”,使妇联组织有了联系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妇女之家”是联接点,更是连心桥。
去年年初,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和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商务楼宇中开展“姐妹驿站”建设的工作意见》,提出2011年底实现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姐妹驿站”建设全覆盖。
如今,北京商务楼宇建立“妇女之家”1700余家,基本实现全覆盖。不仅如此,北京市还率先在全国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
“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和社区。要把夯实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兴趣的女性广泛地组织过来、联合起来,切实壮大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力量。”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在一次会议上这样强调。
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以“妇女之家”建设为突破口,在“联”字上下功夫,扎实做好纵向扎根、横向拓展的工作,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兴趣的女性广泛地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切实壮大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力量。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针对群体特殊需求建立“妇女之家”,在市公安局监管总队挂牌成立了首个行政单位“妇女之家”,建立市女幼儿园园长服务中心,在金融街建立首个以高端知识女性为主体的“妇女之家”等。
不仅如此,北京市妇联还落实各个“妇女之家”的工作经费,保证有钱办事;选强配齐干部,保证有人干事;强化管理,依托组织网络,实施管理信息化,制定目标原则,实行管理标准化,建立工作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
在江苏,妇联不仅积极探索在企业、园区建立妇联组织,还积极探索建立网络社区妇女工作小组和“网络妇联”,依托无锡市最大的门户网站二泉网,建立了“二泉网妇联”,将活动和工作开展到网络上,借助网络加强了对网上女性组织和女网民的凝聚、引导与服务,实现了妇联组织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有效衔接。
在福建,省妇联努力把有形的家建成妇女群众心中的家,投入100万元支持首批先进“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还把实施妇女议事制、妇女信访代理制和妇女互助制作为“妇女之家”建设重点,提升“妇女之家”的服务力,举办各种培训班,提升了“妇女之家”的建设水平。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某连队社区的“妇女之家”,门口张贴了“妇联干部服务职工责任公示牌”,里面建立了“困难妇女档案”,开设妇女“心语连心桥”,这不仅拉近了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的距离,而且让妇女群众觉得“娘家”就在身边。
“妇女之家是妇联组织在基层妇女群众中有形的阵地。建家是基础,用家是关键。”宋秀岩曾说。
在加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中,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凝聚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凝聚到妇联组织中来,为她们建功立业、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拓展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方式,为服务妇女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吉林,省妇联把夯实基层妇女组织作为“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的重点来抓,提出了“五个百分百”的创建目标,即县以上妇联百分百落实工作经费,社区妇联百分百配备公益岗位妇联专干,村(社区)百分百建立“妇女之家”,村妇代会主任报酬百分百足额提高到位,女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分百建立妇代会,努力使基层妇女组织纵向扎根、横向拓展。
而在山西,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组织创新模式,更扩大了妇联组织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山西省妇联系统团体会员单位300多个,主要有女检察官、女法官、女医师、女律师、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协会和女领导干部联谊会等,每个团体都联系、团结着不同行业、不同界别、不同领域的妇女群众,形成了一支热心妇女工作的骨干队伍。
工作创新抓人心
湖北阮女士婚后多次遭遇家庭暴力,自己一直隐忍不愿张扬,直到丈夫起诉离婚。通过湖北省妇联的12338热线平台,她联系到湖北省妇联,妇联立即多方面实施援助,聘请公益律师,向法院提交合理建议,请心理专家为她进行心理辅导。
“我一生都不会忘记12338,是它使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阮女士动情地说。
如今,12338湖北女性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湖北省各级妇联服务妇女群众的热线、把握妇女诉求的渠道、宣传教育妇女的阵地、化解妇女矛盾的窗口、活跃基层妇女工作的载体,被妇女群众誉为“不见面的朋友”。
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切把握妇女群众的新变化和妇女工作的新环境,适应新形势,把握新需求,创新工作思路,改革传统组织设置形式,打造工作品牌,因地制宜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充实壮大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力量。
今年5月,上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巾帼园推出“白玉兰开心家园旗舰园暨关护家庭心理咨询工作室”,由复旦大学心理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全市“白玉兰开心家园”提供专业指导,许多妇女姐妹慕名踏进各“白玉兰开心家园”咨询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社会转型期妇女和家庭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上海市妇联确定了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携手社会组织,运用社会资源化解妇女信访等突出矛盾的工作定位。运用叠加优势,起到了化解信访突出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效应。
与上海市妇联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河北省妇联,她们广泛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建立由信访代理员代替信访妇女反映问题的妇女维权工作模式,将妇女信访代理纳入党政信访工作大局,把河北信访代理工作做成了全国的“试验田”。
在湖南,省妇联立足家庭阵地,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作为推进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发挥基层创造力,吸引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扩大了群众参与面。
在江西,省妇联依托全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18638个村级终端站点,推进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受益妇女群众达1200多万人。全省呈现了现代远程教育与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在贵州,妇联干部充分发扬贵州“背兜干部”精神,深化“面对面宣传科学发展、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心贴心维护妇女权益”的群众工作机制,与农、科、法、卫等部门工作者一起,深入边远贫困村寨和农村家庭,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地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开展法律宣传和维权服务,做到空间上“零距离”、时间上“及时雨”。
“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中,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时代赋予她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创造性的思维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倾听妇女群众的心声,了解她们的所需所求,谱写了一曲心系妇女、服务基层的动人交响乐。
“娘家人”所付出的一切,群众感受到了,体会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2011年9月,贵州省妇联副主席杨玲到驻村帮扶的农户家宣讲政策。至天黑离村时,不慎被蝰蛇咬伤,多亏当地妇女和基层干部及时救助,方才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相关新闻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 2023-08-02
- 坚持露头就打 坚定推进动态清零行动 2022-06-01
- 深挖细排每个病例 确保风险捞干筛净 2022-05-23
- 谋划好后奥运文章 打造生态文明幸福最美冬奥城 2022-04-19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京举行 2021-11-23
- 巾帼志愿服务,就在你我身边 2022-11-30
- “儿童优先”原则全方位呵护“少年的你” 2022-09-22
- 全总举行“情系女职工 法在你身边”普法宣传活动 2022-04-22
- “巾帼志愿者就是在你们身边提供服务的” 2021-12-06
- “不管你乐不乐意,女性时代来临了”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