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时间:2011-1-19 0:00:00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来源:北京日报
1月18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受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向大会报告了常委会工作。
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赵凤山主持会议。刘淇、郭金龙、于均波等出席。
大会执行主席赵凤山、马庚良、王力军、王文京、王莒生、王振林、王敏荣、牛有成、仉锁忠、尹玲珍、邓洪波、石来福、叶青纯、史全富、冯乐平、冯熙、吕争鸣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杜德印在报告中指出,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深入贯彻市委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审议了59项议题。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杜德印从六个方面回顾了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
一是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有序表达人民群众意愿。组织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审议有关议题、代表集中视察等方式,把扩大规划编制的民主参与和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规划做好准备贯穿到全年工作中,广泛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形成了市人大常委会对编制“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建议,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序进入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提交这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使“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有了更加广泛的民意基础。
二是坚持问题引导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突出首都特点和地方立法特色,继续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的制度创新,增强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立法的主要任务。围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改进常委会法规审议工作,实行“二审三通过”的审议程序;开展和深化法规立项论证工作;抓好立法后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继续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立法的民主参与和公开工作。
三是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切实推动重点问题解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开展监督工作,注重监督工作的保证性、建设性和实效性。抓住重点问题不放,推动工作持续进展: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关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报告等;对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对2009年9项监督议题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抓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不放,稳步推进预算监督工作。抓住促进公正司法的目标不放,不断深化对诉讼活动的监督。
四是做好代表议案办理工作,保证代表职权落到实处。坚持把办理代表议案作为保障人大代表职权和人民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办理了“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首钢搬迁、矿山关停后开发替代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议案、“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议案。
五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议题,按制度组织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抓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增强办理实效。
六是加强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务的素质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发挥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健全机关工作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将一些普遍性问题纳入常委会议题加以解决。
关于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任务,杜德印指出,市人大常委会要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三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推动市委决策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依法有效履行职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为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步伐,做出应有贡献。
杜德印重点从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自身建设四个方面,以及做好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了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的工作任务。
杜德印指出,“十一五”期间首都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由衷地感到振奋和自豪。“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目标宏伟、任务艰巨,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把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全体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办法,通过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