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性别公正 我们与你同行
时间:2011-1-5 0:00: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来源:中国妇女报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刚刚结束,新十年的黎明曙光乍现。
这一年,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府的民生举动更加频繁,中国百姓的幸福成为流行语。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世博的华美与精彩,感受到亚运盛会的激情与荣耀。
这一年,我们悉数“三八”百年的收获与未竟之志,继续为妇女权益砥砺奋进。
此时,翻开那墨香未散的媒体日记,重新打量带着温度的生活痕迹,纷繁世事之定律,生活信仰之久存,无限未来之可期,总是让我们热血蒸腾,总能激励我们坚定地守望,也总在催促我们加快前行的脚步。
我们在记录历史,也终将被历史铭记。
在性别平等的路上,我们与你一路同行,不离不弃。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面向男女平等的理想,我们面带微笑。
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对于中国妇女乃至世界妇女而言,2010年的“三八”节不同凡响。
这是个里程碑式的历史节点,“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走过了整整一百年。
3月7日上午10时,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第二天,这条消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此外,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社论《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光明日报刊发评论《中国妇女的美丽身影处处闪耀》,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光荣,属于中国妇女》梳理了弹指百年间,中国妇女运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多的传统媒体与数字网络用文字与图片,回顾妇女进步的步履,展望妇女事业的未来。
4月30日晚上8点,滔滔黄浦江畔,上海世博会开幕仪式拉开帷幕。由此,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动人故事,用历时184天的心灵震撼,向世界展现出一个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
百年期盼,八载筹办,女性当然不能缺席。
女性与世博发生的联系,不仅仅是丹麦馆里美丽恬静的小美人鱼,也不只是来自卢森堡的国宝――金色少女像那象征和平的微笑,更有那些不让须眉的世博巾帼,她们当中有世博浦东高架步道负责人,世博局工程部高级主管,世博电力配套工程设计师,以及一个个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学习世博的普通妇女……世博女性展现的勃勃姿态,成为媒体最丰富、最鲜活的素材,令世界惊叹。
11月12日晚,当东道主中国的体育代表团出现在亚运会入场仪式上时,现场观众与媒体的闪光灯,瞬即聚集在身材高挑、挺拔的女旗手――我国赛艇奥运冠军金紫薇的身上。36年来,中国亚运会旗手的位置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性灿烂、明媚的笑脸。
随着中国女排摘下最后一枚金牌,广州亚运会圆满完成,中国队成绩大幅度刷新了昔日纪录。细看金牌榜,199金中,女子113金,男女混合项目12金,中国女子选手依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要力量。
女运动员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让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的逻辑。
从战胜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到7.1级地震后屹立不倒的玉树,再到舟曲特大泥石流后的守望相助,我们总能透过媒介,看到一个又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性身影。灾难中,她们不是柔弱的受助者,而是勇敢的自助者,挺身而出的施救者。
我们不会忘记,那位被困废墟近12小时的女孩,面对救援人员的抢救,说出的第一句话:“谢谢!打扰你们了!”女民警多杰求忠不顾病中的孩子,在岗位上坚持着,罗爱华为女孩喂水的情景传遍网络,被称为“最美女军医”。女性的冷静与强大,是玉树的表情,也是中国的表情。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发生后,“舟曲,不死的达玛花”“她们让舟曲受灾群众倍感亲切和温暖”“上海77岁奶奶为舟曲赶织爱心毛衣”“舟曲救灾,甘肃妇联在行动”这些文字,让我们穿越悲伤,看到了生命的张力。
炎炎的烈日下,92岁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背水回家;龟裂的土地上,焦灼的妈妈背着娃娃灌溉菜田;崎岖的山路间,妇女举目搜寻能吃的木棉花……西南大旱呈现出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画面,但同时,在抗旱的田间地头,那些找水、背水,浇水、耪地,播种、育苗人群中的“娘子军抗旱队”让人充满敬意。
这一年的悲苦与欢喜,这些事与这些人,都值得激扬文字,值得记忆。
每一个女性都是封面人物
榜样的力量如此激动人心,有她们陪伴的日子充满诗意和力量。
2010年国庆前后,各路媒体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集结。10月1日,伴随着升空时的巨大轰鸣,嫦娥二号探月卫星顺利升空。
成功发射的第二天,《解放军报》借助北京飞控中心执勤哨兵的眼睛,看到航空巾帼的身影――深夜,楼外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循声望去,一位老大妈怀抱小孩在停车场焦急地等待。这时,一名女工程师从测控大厅匆匆跑出来,抱起孩子,蹲在树下喂奶。一刻钟后,她又匆匆回到了测控岗位。读到这里,我们和那位哨兵一样,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的嫦娥――女航天员何时飞天?这是我们留存已久的期待。
5月7日,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公布,两名女航天员当选。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性航天员,被媒体评价为“感觉更敏锐、心更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强”的女性,或在2011年入主“天宫”。
在《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薛捍勤的名字。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举行的国际法院法官选举中,她高票当选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首位中国籍女法官。当身穿黑色法官长袍的薛捍勤与美国籍女法官琼?多诺霍一道宣誓就职,国际法院的新闻公报说:“这是国际法院历史上首次有两位女性法官同时任职。”薛捍勤对新华社记者说:“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主要国际司法机构的工作中,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2010年暑假,赵小亭放弃了回江苏老家的机会,来到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在和支教队友外出时,不幸被一块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遇难。她的事迹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她被广大网民誉为“支教玫瑰”“爱心大使”。
岁末,赵小亭的名字频繁登上各大年度人物榜。在中央电视台启动的“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这位支教女孩成为候选人之一。在由凤凰网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美丽童行”年度人物评选中,赵小亭在网络投票中荣登榜首。此外,她还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评选名单。
同样有一些人无法淡出我们的视线,这些名字和执著于抗争联系在一起。
一位叫邱昌红的湖北少女,与朋友相约到美丽的凤凰古城游玩,但她绝没想到,那里竟然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因不堪凌侮,花季女孩从当地一家酒店的九楼纵身跃下,用高昂的生命代价向性侵害说“不”。
在舆论的汹汹质疑声中,涉事者2人被判死缓,3人被判13年到无期徒刑。但“凤凰少女跳楼事件”留下的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生命尊严与人身权利等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索。
前不久,山木集团原总裁宋山木涉嫌强奸案一审判决,深圳罗湖区法院认定宋山木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罗云(化名)经济损失4205.87元。罗云认为判决略轻,但随即强调,不在乎对方判几年,要的是一个公正结果,判决结果证明她说的都是真的。
我们有理由记住罗云。正是她敢于说出屈辱的举动,挑开宋山木精心打造的面具,坚定了那些和她有着同样遭遇的女性寻求公正的信心。
非凡与逆境,辉煌与劳碌,她们让我们透过芜杂的世相,看到生活的美好,正义的宝贵,还有那股浑厚向上的力量。
有些追问需要媒体继续给力
法律被一体遵循,必须动员社会宣传的力量。而良法的制定程序,亦少不了公众的参与。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法律专家、妇女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纷纷通过媒体表明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番舆论热潮渐息,沉淀下来的信息告诉我们,《征求意见稿》对妇女生育权的有效保护,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共同财产的规定,以及对家庭基本生活用房予以特别保护,均值得肯定。但同时,过多地以市场经济规则处理婚姻家庭纠纷特别是财产问题,不利于保护女方当事人权益。
我们希望这些妇女的呼声,能够借助媒体反馈出去,达成女性的立法参与。
曾经,女性吸烟是极其不体面的行为,但烟草公司通过媒体,把“吸烟的女人”塑造成时尚、现代、优雅的代名词,甚至利用“你行我也行”的线性逻辑,把抽烟渲染成女性解放的符号。如今,中国的吸烟女性正在迅速呈现年轻化趋势。2010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性别与烟草:关注针对女性的促销行为”,提醒女性警惕媒体设下的陷阱。
在“谁说女子不如男”不断被追问的文化氛围,人们蓦然发现状元榜上赫然出现一个又一个女孩子的名字,甚至所谓男生“优势领域”的理科状元也逐渐被女生侵占,“拯救男孩”成为媒体探讨的热点。其实,在一个把男女平等写进法律文本的国度,女孩崛起又何妨?正如有评论所称,女孩在越高层次教育中的落后,在就业上普遍受到性别歧视的情况下,“男孩危机”不过是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一直以来,女大学生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首份《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一经发布即引发热议。其中,“六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的调查结果更被“标题党”大肆渲染。这其中固然有个体价值取向的问题,更折射出女大学生深陷就业难的困境,对此不进行客观分析,女大学生被妖魔化就难以避免。
7月,东莞市清溪镇三中派出所抓获涉嫌卖淫女子并公布其照片。10月,昆明公安局西山分局执法当晚,一张“站街女下跪”的图片在网络广泛传播。很多网友质疑警方执法过程中存在暴力倾向,呼吁“站街女”也需要尊严。随后,公安部负责人建议,改称“卖淫女”为“失足妇女”。此言一出,即引起网络围观,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失足妇女”并不比“卖淫女”更好听一点,让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才是关键。
岁末,超女王贝整形致死成为热议话题。资讯发达到如此程度的今天,遍布电视、纸媒、网络的各类信息不断向我们灌输,瘦身后的女性变得更自信了,整容后的女大学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丰胸后的妻子终于留住了丈夫的心。空气中弥漫着的美丽气息,把所有的女人都变成了消费对象。这个透支了生命的女孩,在那些喜欢评头品足的观众们感到心满意足之后,在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季节之前就枯萎了。
为大历史存证,为小人物立言,媒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努力发出新闻界的女声
现代社会,媒体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女性在新闻界的崛起,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每年的全国两会,女记者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借由“三八节女性制作新闻”之际,妇联干部、女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等各界女性成为媒体发言主体。女性人才培养、男女同龄退休、妇女参政议政等话题不断被女记者呈现。
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盛大庆祝活动中,灾难报道现场,女新闻工作者都不会缺席。她们以坚毅与执著,才智和锐气,赢得公众的敬意。
2010年3月9日晚10点20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唯一的暗访女记者刘薇的生命就此定格。那天,她在救人的时候,被一辆高速行驶的面包车撞倒……她以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美容、化妆品等与女性健康密切相关的质量安全问题,给栏目注入新鲜的活力,用镜头让丑恶暴露在消费者面前。
在首都北京,男女新闻工作者几乎各占一半。中央电视台记者50%是女性,新华社有5000多名采编人员,女性就有2000多名。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新闻单位中女性领导之匮乏,与其在整体上所占的比例极不相符。
2010年,互联网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公众的力量,“局长日记门”“我爸是李刚”“凤凰女跳楼事件”均先惊现于网络江湖,后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相关部门介入调查,问题得到解决。
微博,这一网络新技术,搭建起公众参与的新渠道,“微博维权”成为年度热词。
《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新浪微博的总用户中,女性比例为43%。在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中,女性占据65%的份额。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女性,活跃在新闻第一线。
“大家好,我叫钟如九。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大家对我们家的关心,非常感谢!”9月17日11时19分,宜黄拆迁案中的钟家小女儿开通了自己的微博。有人称,钟如九此举开启了“中国维权史上新的一页”。就此,该事件受到舆论的极大关注,宜黄党政主管双双被免。钟如九在接受采访时说,微博平台能够帮助弱势群体维护权益,让更多人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
同样在9月,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并坚持打官司而轰动全国的罗彩霞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她与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签下劳动合同,从一名新闻人物转变为一名准记者。据悉,罗彩霞对这个行业本来就很感兴趣,尤其是当初媒体帮了她很大的忙,让她觉得记者有社会责任感。罗彩霞希望通过记者这个职业去帮助更多的人,就像当初记者帮助她一样。
拿起话筒的罗彩霞,代表了新生的力量,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为正义发声。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有真谛被追寻的时候,有翅膀被折损的时候。盘点幸福与伤恸,得失与成败,为的是在刚刚迎来的一年,抖落尘埃,面带微笑,迎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