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阵地”“温暖之家”成为最强音
时间:2011-1-6 0:00: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来源:中国妇女报
回首2010,“把‘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已然成为妇联组织开展各项妇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已然成为妇联组织共同奏响的最强音。
2010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要扎实推进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重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在2010年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会议上就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作出了明确指示。
“建设坚强阵地,要用党的事业凝聚妇女力量,要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中之重。”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明确指出。
一份份明确指示、一项项重要决策、一个个有力行动――既为新时期妇联工作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也为广大妇女带来了阳光雨露和喜悦幸福。
凝聚妇女力量 切实服务维权
在这曲美妙、和谐的“坚强阵地”“温暖之家”建设最强音中,广大妇女无疑是最终的受惠者。
“忙过了地头的活,回家还有4个孩子等着照顾,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田里,全要靠她一人”。这是甘肃甘州金城村一名普通留守妇女徐淑琴2010年前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繁重的劳动,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但如今村里的姐妹们看到经常苦着脸的徐淑琴开朗了许多。原来,2010年初,由甘肃省各级妇联策划的“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在村里运行了起来。“再忙,也抽空来这儿参加活动,这儿有家的感觉!”徐淑琴觉得生活有了阳光。
徐淑琴喜悦的背后,是全国各级妇联组织一年来努力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扎实而有力的步伐。
各级妇联组织高度重视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并将促进创业就业作为凝聚妇女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带动,积极协调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等,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了大量条件。截至2010年5月底,全国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60.34亿元,协调中央及地方财政落实贴息资金近2.61亿元,共计帮助18.44万名城乡妇女解决了创业资金困难问题。
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归宿。温暖来自何方,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妇联组织的温暖来自于服务与维权。
一提起“两癌”检查,河南省郏县冢头镇妇女郑玉红立刻泪流满面:2009年底,郑玉红被查出“宫颈癌”,在当地妇联干部劝慰下及时治疗,如今不仅身体恢复得很好,还当起了乡里宫颈癌检查义务宣传员。
“包用公共汽车或协调村委会派车,免费接送参加‘两癌’检查的妇女。”作为沿海发达城市,东莞市落实“两癌”检查活动取得的成果始终位于全国前列。截至2010年8月25日,全市共有21200多名妇女接受了免费检查,1916名妇女接受了救助。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湘潭市作为全国最早对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实施政府买单的城市,近期“两癌”普治又获突破――在现有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基础上,该市对农村妇女大病住院费补偿比例提高10%,并建立了农村妇女大病专项救助机制,实实在在让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昨日当厨娘,今日当主人。”湖南省临澧县龙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碧蓉这样描述自己的参政感受。
蔡碧蓉只是众多村委会成员中女性代表之一。2010年,全国各级妇联组织紧紧抓住多个省区市村换届契机,加大宣传推动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进村“两委”的专题培训,大力推广“定位产生”、“专职专选”等好做法好经验,探索出台一系列利于妇女参政的积极政策,使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取得了新突破。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农村妇女进“两委”工作、大力建设妇女之家……回首2010,一项项事关妇女民生和发展的项目实实在在普惠着广大妇女群众,成为妇联组织努力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最生动实践。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大力建设妇女之家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了重大损失。
灾难发生后,全国妇联迅速下拨100万元资金,用于救助灾区孤老、孤残儿童、单亲母亲家庭、困难妇女儿童。各级妇联组织也立即行动起来,筹集物资,组织捐款义拍等活动,在最短的时间把急需的物资送往灾区,把妇联人的关爱送到了灾区群众的心中,使妇联组织成了洪水冲不垮的温暖“娘家”。
这不仅是对“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各地妇联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2010年,党中央作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部署,同时强调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创先争优。
这既体现了中央精神,又符合“半边天”的共同愿望。
为此,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其和妇女的诉求结合起来,和组织自身建设联系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妇联组织建设,以实际行动把“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要求落到实处。
家住北京某社区的小李和妻子因一些琐碎事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最后在社区“妇女之家”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两人不仅和好了,还比原来更懂得相扶相持。
一年来,北京市妇联依托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和商务楼宇,有力推进全市“妇女之家”创建工作。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市16个区县的2646个社区和3944个村已全部建立“妇女之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
从全国层面看,如今各地妇联组织着力建设的“妇女之家”,不仅解决了“有阵地做事”的难题,而且更成为妇联组织宣传法规政策的阵地、服务妇女的窗口。
同样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实现自身组织建设突破的还有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针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在全市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多个,为妇联机关配备10名妇工专干,其余全部分配给区妇联,为社区妇联配备妇工专干。这改变了过去基层妇女干部大多身兼计生、民政等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妇女工作的被动局面。如今,全市256个社区共配备326个公益岗位,极大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难题。
一枝一叶凸显真情关爱,一贯坚持必将换来累累硕果。在充满期待与希望的2011年,各地妇联组织“坚强阵地”“温暖之家”建设必将使更多妇女受益,必将迸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