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中的妇女权益应引起关注
时间:2010-12-24 0:00: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来源:中国妇女报
在贸易和市场规则下,企业为寻求资本和市场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最大限度剥削劳动力,这一过程中,妇女往往成为利润的牺牲者,她们的生存环境又如何?日前,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网络与中国世贸网联合发起的贸易与社会性别行动研究项目举行实证研讨会,讨论这一现实而新兴的议题。
据妇女传媒监测网络报道,12月18日,“贸易与社会性别实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行动研究的项目案例作者在会上对各自行动研究项目进行了汇报。据了解,妇女,尤其是下岗女工的生活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受到极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社会结构变化,妇女的职业地位变化与社会制度安排融合,妇女被深深卷入全球化的漩涡,同时被边缘化。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和发展研究中心刘咏芳说道:“国际资本流动需要年轻、有体力和耐力的年轻劳动者,下岗女工显然缺乏竞争力,无奈情况下才会从事家政服务业,而家政女工往往缺乏联系沟通,这又会导致她们进一步受到社会排斥。”
出口贸易加工行业中大多数从业者为女工,一项对微电子工业的行动研究表明,工厂高强度的工作对女工的健康有很大影响,机械劳动使她们的视力下降很快。年龄歧视是女工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在微电子工业,工厂认为女工心灵手巧、认真细致,所以往往会较多地雇佣女工,而一旦女工到达一定年龄,工厂则会将她们辞退,招进一批新女工。除此之外,女工的工资也很低。“每月工资只有920元,我记得我拿到最多的一个月工资是3805,其余的2000多块都是加班挣来的。”来自西青工业园的女工陈思说道。
自由贸易影响妇女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妇女健康。
河南抗艾社区组织网络开展的行动研究表明,由于世界贸易规则与其他原因,艾滋病药物的不可及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女性需要牺牲传统意义的“美丽”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现实是,用以缓解艾滋病痛的仿制药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到达艾滋病感染者手中。同时,“女性感染者面临更多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她们要承受子女抚养、教育及维持家庭完整等各方面压力,在农村,还有很多妇女文化程度偏低,信息量小,这也限制了她们主动提出更换药物的要求。”河南女性抗艾社区组织网络的冯丹介绍道。
“贫困女性没有信息资源,更没有金钱来支持自费药物,在国家关怀政策下服用免费的一线药物是唯一选择。”冯丹说。
据悉,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将纳入社会性别与发展网络编写的《社会性别与贸易手册》。同时,贸易与社会性别这一议题在中国刚刚起步,会议小组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倡导,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贸易与社会性别,关心在贸易自由化中妇女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