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凝聚力量 爱心播撒京城
时间:2013-6-25 9:23:04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七一”前夕,在全市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已经成为首都广大共产党员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特色活动。七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慈善协会统一部署;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捐款,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引领互助互爱的社会新风尚。
“我不知道是谁给我捐的钱,但我知道他是共产党员”
张沐楠是一名早产儿。出生28小时后被发现胃下贲门处穿孔,随后出现感染、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疾患。由于新生儿社保卡尚未办理下来,孩子的医药费让张家人犯了难。这是一个低收入家庭:父亲张博文肢体残疾;母亲高血压,无工作;爷爷患有糖尿病,奶奶视力重度残疾……正在他们一筹莫展时,5万元爱心捐款送到了他们手中。
从孩子得病,一直硬挺着的坚强父亲张博文,手捧救助款,流下了眼泪,“我不知道是谁给我捐的钱,但我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他满含深情地说:“平时有政府补助我们低收入家庭,关键时刻,还有咱们共产党员的帮助,我们心里踏实……”
与张博文一家一样,七年来,众多困难群众受惠于“党员献爱心”善款,目前全市党员的爱心捐款已对18538名生活困难党员及18585位生活困难群众进行帮扶;为334名低保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为250户低保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对2987个因重大疾病或突发事件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实施救助……
“爱心成就未来”
2010年开始,党员爱心捐款用于开展“爱心成就未来”大学生集中助学项目。三年来,党员的爱心捐款累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43所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时刻的托举,让这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来自天津的李萨,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她知道资助她上学的那些好心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这让她对党充满了敬仰和向往,更积极地投入到公益活动中,现在的她还是园博会的志愿者。
“助老送温暖”项目从2009年开始,党员的爱心捐款已为全市72家乡镇敬老院改造了供暖设施。通州区台湖镇敬老院院长马万生介绍,锅炉更换前,冬天老人们在屋里要穿着羽绒服、晚上要盖着两层厚棉被。党员的爱心款给老人们送来了温暖,上一个冬天,老人们白天在屋里只穿一件薄棉衣,晚上盖一床棉被就行了。
据介绍,党员爱心款已经为146524人(次)60岁以上低保老人发放医疗补助,每年500元;资助了19816名困难学生;资助290所乡镇敬老院进行设施改造,为350名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这是对信仰的坚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员献爱心活动就是对这一宗旨的体现。
年逾古稀的老党员、刚刚入党的新党员,还有家庭经济本就拮据的困难党员……他们从自己的退休金、奖金、工资中拿出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奉献爱心,扶危助困,党员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2012年“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启动后,仅仅10天,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就收到66万元捐款;许多京外单位的共产党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将捐款汇至北京;北京妇产医院在外学习或休假的党员也纷纷委托同事代自己捐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高镇同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也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共产党员。85岁高龄的他,除必要的生活费外,其它的存款全部捐赠出来,20多年来,累积捐款70余万元。他动情地说:想到需要帮助的人,能用这些钱治病、过一个好年,心里就感到舒服……
赵凯彬是海淀区卫生防疫站退休党员,自2005年6月开始,坚持每月通过邮局给慈善协会汇款,从未间断过。在她的影响下,女儿赵红,从2007年11月开始,也坚持每月通过邮局捐款。至今,两人共计捐款4万余元。
靳惠敏虽然身患癌症,自己治疗已花费了不少医药费,但仍然让老伴送了500元爱心捐款。
“党员献爱心也是一种党员的荣誉和责任,这也是对信仰的坚守。”一名参加捐款活动的共产党员说。
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参与捐款的党员已达499.3万人(次)、群众97.6万人(次),共募集款项2.79亿元。
党旗凝聚力量,爱心播撒京城。一笔笔带着温度的善款,分别用于全市助医、助学、助老、助困、助残及应急救助等项目。用在了实处、急处、最难处,数以万计的困难群众生活有了改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优良作风又一次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