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传承家庭美德 对接现代文明 树立良好家风
时间:2014-2-11 10:48:21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让家风这个话题重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庭训家教,重视家风建设亦是历史上众多先贤的立家之本。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总共有120多种,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德修身, 仁孝清廉,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从孔子对孔鲤的“庭训”到北齐思想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从诸葛亮《诫子书》到陶渊明《责子》,从《朱熹家训》到《曾国藩家书》,无不体现着立家治家的思想光芒,为世人尊崇至今。可以说,古人对家风的论述,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家庭问题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也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民风和社风。同时,家风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社风的走向。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家庭都拥有健康积极的家风,其家庭成员在家风的影响下都具有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品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众多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将大打折扣。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快速的社会变迁也带来了社会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等新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品质低下、目无法纪、冷漠自私,甚至沦为 “恶少”类人物,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可以找到道德传承断裂,家风家教缺失的因素。因此,重新重视“家风”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尊老爱幼、重德修身等优秀的家规和家训在每个家庭得到传承与发扬,那么亿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势必产生巨大的道德示范作用,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广大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党风、政风、社风的向好向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家风的培育,也是在为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家庭工作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家风是家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风建设与妇联工作也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对此,各级妇联组织应当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找准家风建设与妇联家庭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一个家庭的家风如何,直接体现在对孩子的影响上,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对于家风的认知则来自于对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耳濡目染,家长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和教育会内化为孩子的自身行为,在他们走上社会后体现出来。因此,家风如何,说到底是家庭教育问题,而家长是培育家风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对于形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典故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观点,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自觉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在家风建设中起到主力军作用。
家风如何也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各级妇联组织要将家风建设与妇联家庭工作相结合,传承家庭美德,对接现代文明,让家风建设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传统活动注入新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结合文明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倡导和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文明家风;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展示文明家庭风采、讲述文明家庭故事、传播文明家庭理念,用榜样力量引领妇女群众和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推动良好家风的树立。(本报评论员)
编辑:alysa
相关新闻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 2023-08-02
- 坚持露头就打 坚定推进动态清零行动 2022-06-01
- 深挖细排每个病例 确保风险捞干筛净 2022-05-23
- 谋划好后奥运文章 打造生态文明幸福最美冬奥城 2022-04-19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京举行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