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土地确权讲平等 盘活资源促发展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保障妇女权益系列报道②

时间:2014-6-4 10:58:09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2012年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被确定为四川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区。

 
  在确权过程中,为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南充市、顺庆区妇联主动介入土地确权全过程。不仅深入村子调查研究,还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一手资料,要求把“婚进婚出承包土地的,承包期内,妇女结婚、离婚后再婚、丧偶,在新居地取得承包土地的,发包方收回其原承包地;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应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若新居住地统征统建或部分征占获得赔偿,转为非农户口的,原住地发包方收回其原承包地”写进了政府《关于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实施方案》中,确保了土地确权登记妇女权益政策执行不走样。截至目前,全区没出现妇女在土地确权登记中权益受损的事件。
 
  妇女全程参与土地确权过程
 
  顺庆区搬罾镇干堰塘村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村,全村有土地2888亩,总人口2136人,其中妇女822人。
 
  村支书王树忠说,村里起草确权的方案是以国家政策为基准,明确了村集体组织中妇女儿童属于组织成员,户代表不分男女,只要全家同意就行。在土地确权过程中,村里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测量工作面向专业公司招标,对村民的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等进行确权公示,由村民签订《无异议声明书》进行最终的确认。
 
  52岁的李伯华,老公已经去世,这次确权她是户主。他们家承包土地确权证上登记的土地为2.8亩,已经流转给公司种大棚蔬菜。
 
  李伯华的儿媳袁小芳说:“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有我的名字,我心里更踏实了。”
 
  顺庆区搬罾镇党委书记冯勇刚说,顺庆区在土地确权过程中严格执行男女平等的国策,把妇女问题的个案都考虑得非常细,全程都有妇女参与,公示后,如仍存异议的妇女问题我们也都解决了。
 
  顺庆区搬罾镇干堰塘村有上门女婿9人,离婚妇女户口保留婆家村3人,其中,1人仍住婆家,1人自立门户,他们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全部按政策给予确权颁证。
 
  2010年47岁的文凤英和丈夫协议离婚。离婚后,前夫外出打工,文凤英仍住在婆婆家。这次土地确权,儿子自愿放弃宅基地,到儿媳妇家做上门女婿,文凤英在登记土地确权时登记了48平方米的宅基地和8分承包土地。如今,文凤英把承包土地流转给公司种大棚蔬菜后,到公司打工,每月挣2000元左右。
 
  土地确权,改变百姓经营观念
 
  农民拿到土地确权证后,农村土地资源被盘活了,不少农民用自己的土地开始贷款。
 
  顺庆区农村信用社合作社联社信贷管理部陈安东说,土地确权证下来后,有38户农民用宅基地担保申请贷款,我们社已经发放了145万元贷款,用途为大棚,生猪和种莲藕,以及房屋改造。
 
  搬罾镇竹林寺村46岁的村民王英俊家庭,土地确权登记面积为2.4亩,宅基地9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2013年9月,王英俊面临180余头待出栏的肥猪,由于市场价格偏低,希望等待市场行情的好时机,但是,以低价卖出30头猪作为资金的周转会损失2万元。最后他想到用宅基地作为抵押向信用社贷款5万元作为临时周转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搬罾镇延寿寺村42岁的妇女袁丽红,一家3口持有90平方米宅基地和1.2亩的土地确权证。2014年1月,袁丽红家翻修楼房途中,做包工头的丈夫接到一个工程,抽走了翻修小楼的资金。袁丽红用有自己名字的宅基地确权证到信用社贷款3万元。她高兴地说:“多亏了有宅基地确权的好政策,解决了全家无处安身的难题。”
 
  区委女书记伍果丽说:我们区在土地确权工作中,把盘活农村土地作为政府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抓手,一是搭建了交易平台,农民有了抵押贷款的活路子;二是在发展过程中,优先政府引导和贴息的惠民政策,老百姓有了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她还表示,土地确权颁证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出来:以前,干部下乡,老百姓要政策要钱;现在,干部下乡,老百姓要产业要项目。事实证明,农村土地确权后,老百姓生产经营的观念改变了。
编辑:alysa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