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北京市二〇〇九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全面落实

时间:2010-1-14 0:00:00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来源:北京日报

    200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圆满完成“打赢一场硬仗、办好一件大事”目标任务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全面落实了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57件重要实事。

  第一件 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确保土地按期供应。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850万平方米,包括廉租房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60万平方米、政策性租赁房2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650万平方米;竣工政策性住房200万平方米,包括廉租房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02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90万平方米。

  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924.5万平方米,包括廉租房20.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71.3万平方米、政策性租赁房51.5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681.3万平方米;竣工政策性住房225.2万平方米,包括廉租房9.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16.1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100万平方米。

  第二件 稳步推进旧城区房屋保护修缮工作,采取“申请式修缮和疏散”方式,安排旧城风貌保护区2万户危房保护修缮计划。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门头沟采空棚户区、通州老城区、南苑老镇三片改造项目。

  通过“申请式修缮和疏散”方式,保护修缮了旧城风貌保护区2.2万户、3.3万间危房;启动了门头沟采空棚户区、通州老城区、南苑老镇三片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搬迁居民8000户。

  第三件 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域内地面公交车;市、区县级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的公园、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对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门票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本市老年人提供“三优先”(在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方面优先)服务,实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每年为本市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体检服务。

  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市域内地面公交车;市、区县级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的公园、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对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门票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本市老年人提供了“三优先”(即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优先)服务,实行了社区卫生首诊制,每年为本市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体检服务。

  第四件 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乡镇启动关于眼病、口腔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初级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工作;为本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含中等专业学校)提供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服务。

  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乡镇启动了关于眼病、口腔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初级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工作;为本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含中等专业学校)免费接种流感疫苗170余万支。

  第五件 着力减轻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负担,制定实施参保城镇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门诊医疗费报销制度。

  从2009年4月1日起,已实施了参保城镇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门诊医疗费报销制度。

  第六件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政府、社会共同兴办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全年增加1.5万张养老床位。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政府、社会共同兴办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全年增加1.58万张养老床位。

  第七件 按照自愿原则,为本市40岁至60岁妇女提供乳腺癌免费检查服务,为本市25岁至65岁妇女提供子宫颈癌免费检查服务。

  按照自愿原则,为本市40岁至60岁妇女提供乳腺癌免费检查51.8万例,为本市25岁至65岁妇女提供子宫颈癌免费检查67.9万例。

  第八件 免费为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为0至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本市农村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政府补贴政策,为本市农村21万名采用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服务。

  免费为5.1万例新生儿进行了先天性疾病筛查、为27万例0至6岁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本市农村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政府补贴,为本市农村21万名采用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提供了免费健康检查服务。

  第九件 初步完成本市“社会保障卡”工程,基本实现就医实时报销。

  “社会保障卡”工程系统建设初步完成并稳定运行,就医流程通畅,费用分割准确,持卡就医结算功能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服务管理体系已建成,自助服务终端系统、“96102”呼叫中心和社区网点服务三个系统已配套运行;出台15项有关“社会保障卡”政策及相关配套办法,确保持卡实时结算。目前已有1046家医疗机构完成了网络铺设工程,192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实时报销。“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正有序推进。

  第十件 加大联合打假力度,实施专项整治,依法取缔黑诊所、黑药店,严厉打击危害百姓健康的违法行为,保证首都群众放心就医购药。

  依法取缔黑诊所、黑药店违法行为3430件,联合执法768次,发放各类警示告知单8075份,查处违法行为案值金额516.3万元。

  第十一件 为“120”和“999”两个院前急救体系配备100辆急救摩托车,满足早晚交通拥堵情况下城市急救需求;在公共交通设施上配备急救箱;设立少儿大病救助基金;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普及培训,推广《急救手册―家庭版》,在少儿中开展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和演练。

  为“120”和“999”两个院前急救体系配备了100辆急救摩托车,满足早晚交通拥堵情况下城市急救需求;在公共交通设施上配备急救箱821个;设立了少儿大病救助基金,已救助患儿268名,支出救助金346.6万元;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普及培训,向全市600万家庭免费发放了《急救手册―家庭版》,在少儿中开展了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和演练。

  第十二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200所小学在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修缮、改造300所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

  支持了昌平区南邵中心何营小学、平谷区北辛庄小学等200所小学在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修缮校舍47.6万平方米,改造教室2570间,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4359套;通过修缮、改造丰台区石榴庄小学、通州区梨园中学等300所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改善了7000余名教师在校住宿条件。

  第十三件 加强首都食品安全监管,把全市150家大中型商场超市、9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和商品质量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自检体系,在100家大中型商场超市配备自检设备;健全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在150家商场超市、9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商品质量监管信息电子显示屏、信息公示栏,及时披露商品监管信息。

  将沃尔玛宣武门分店等150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大洋路等9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和商品质量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自检体系,在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技术检测中心、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天宁寺驻青园菜市场等100家大中型商场超市配备自检设备;健全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在长安商场等150家商场超市、9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商品质量监管信息电子显示屏、信息公示栏,及时披露商品监管信息。

  第十四件 对本市获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00%进行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全年抽查食品及相关产品不少于2500批次,并公告抽查结果。加强日常检测力度,加大检测频率,重点对桶装饮用水、熟肉制品、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进行抽查监督,对食品质量进行抽查评价,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对本市获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00%进行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累计抽查检测28大类食品生产企业3445家,产品4163批次,合格3919批次,安全指标合格率为94.1%;加强日常检测力度,加大检测频率,抽查桶装水649批次,合格577批次,合格率88.9%,抽查熟肉制品583批次,合格539批次,合格率92.5%,抽查乳制品158批次,合格155批次,合格率98.1%。

  第十五件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质量市场抽验工作,全年不少于1.2万件,抽验面覆盖18个区县。

  全年共抽验药品约11790件、医疗器械400件、保健食品440件、化妆品660件,共计约1.3万件,抽验面覆盖了18个区县。

  第十六件 推动30家大中型商业设施(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餐饮企业)进行无障碍改造。

  对30家大中型商业设施(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餐饮企业)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改造坡道41个、电梯18部、厕所12个、低位服务台34个、低位收款台85个、配备轮椅47部,并增加了无障碍标志和引导标识。

  第十七件 进一步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查和疏通改造力度,完成知春桥雨水泵站及排水管线改造工作,解决知春桥积水问题。

  知春桥雨水泵站及排水管线改造工程已于2009年6月竣工,解决了该桥积水问题。

  第十八件 完成300条主要大街公共厕所导向系统建设,方便群众如厕。

  在300条主要大街设置了1312块公共厕所导向牌,方便群众如厕。

  第十九件 为本市5500户农村特困家庭翻建维修老旧房屋,并加大翻建维修力度;为本市1000户农村优抚对象翻建住房;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救助制度,提高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

  为5500户农村特困家庭翻建维修老旧房屋19093间、为1000户农村优抚对象翻建住房4200间;农村低保分类救助制度已正式实施,各项分类救助政策已惠及农村低保家庭。

  第二十件 新安排本市3000名残疾人就业;完成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为本市5万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中、小型辅助器具;为本市1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继续在基层创建150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

  新安排本市4708名残疾人就业;完成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5018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579人次;已为本市5.1万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中、小型辅助器具;为本市1.3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继续在基层创建了150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

  第二十一件 以10个远郊区县为重点,资助6000户困难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

  以10个远郊区县为重点,资助了6000户困难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共贴息1400万元,帮助贷款2.5亿元。

  第二十二件 建设首个市级公益性公墓;减免本市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丧葬费用;提高本市企业职工丧葬补助费标准。

  本市首个市级公益性公墓长青园骨灰林已于2009年4月1日开始办理相关业务;制订实施了《北京市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补贴办法》,符合补助条件的居民可享受5000元定额丧葬补贴;印发了《关于调整我市职工丧葬补助费开支标准的通知》,企业职工丧葬补助费由800元提高到5000元。

  第二十三件 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实现大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1%,全市各区域空气质量达到相应水平。

  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5天,占全年总天数78.1%,比2008年增加11天,全市各区县空气质量达到了相应水平。

  第二十四件 新建、改建城市公园绿地20处、80公顷;提升100条道路的绿化美化水平;创建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5个、首都绿色村庄50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50个。

  新建、改建了城市公园绿地20处、200公顷,金源娱乐园、仰山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已陆续向市民开放;提升了100条道路的绿化美化水平,完成绿化面积150公顷;创建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10个、首都绿色村庄80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153个。

  第二十五件 继续实施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完成郊野公园绿地建设10处,面积达到666.7公顷(1万亩);免费开放19个郊野公园。

  新建郊野公园绿地14处,面积达到733.3公顷(1.1万亩);2009年5月1日起,19个郊野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第二十六件 继续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组织对20万平方米城镇住宅和252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节能保温改造;建设2000户以上农村抗震节能型住宅;实施农舍增温节能改造工程,对1500户农村既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

  对133.28万平方米城镇住宅和259.1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了节能保温改造;建设5895户农村抗震节能型住宅;实施农舍增温节能改造工程,对1.5万户农村既有住宅进行了节能改造。

  第二十七件 完成正在运行的12座垃圾填埋场臭味治理工作;完成密云、房山等山区929个村的垃圾密闭化建设;深化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完成正在运行的12座垃圾填埋场臭味治理工作;在密云、房山等山区929个村实行垃圾密闭化管理,建设垃圾中转站395座,配置垃圾容器16.9万只、机动垃圾车480辆;深化了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八件 开展绿色照明工程,完成四个区县总量1000万只以上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

  开展绿色照明工程,完成四个区县总量13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

  第二十九件 围绕金海湖、古北口、青龙峡、玉渡山、八达岭、十三陵、凤凰岭、九龙山、十渡、青龙湖等十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营造彩色景观林2000公顷(3万亩);在丰台、延庆、密云、怀柔、平谷、昌平、门头沟、房山等区县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533.3公顷(2.3万亩);启动山区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示范工程,实施3333.3公顷(5万亩)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效果。

  在十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营造了2000公顷(3万亩)彩色景观林,栽植各类苗木150万株;在丰台、延庆等区县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533.3公顷(2.3万亩);完成山区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示范工程3333.3公顷(5万亩),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已完成3533.3公顷(5.3万亩)。

  第三十件 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开通试运营地铁4号线,加快建设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大兴线、亦庄线,开工建设7号线、14号线一期、昌平线一期、15号线一期、房山线、西郊线等6条线路。

  地铁4号线已开通运行;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大兴线、亦庄线正加快建设,7号线、14号线一期等地铁线已开工建设。

  第三十一件 完成西六环、京承高速三期工程,推进京台高速北京段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郊区公路建设,建设八达岭过境线等郊区公路100公里。

  西六环、京承高速三期已建成通车;推进了京台高速北京段规划设计和建设;建设了八达岭过境线等郊区公路102.2公里。

  第三十二件 进一步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完成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40万平方米,维修改造20座城市立交桥梁桥面泄水管道。完成乡村公路(乡道村道)大修400公里,公路大修260公里、加固改造公路旧桥25座,完成公路交通标志改造300公里,绿化工程100公里。

  已完成手帕口北街、西直门外大街等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40万平方米;维修改造了二环路20座城市立交桥梁桥面泄水管道;完成乡村公路(乡道村道)大修400.9公里,按计划完成了公路大修260公里、加固改造公路旧桥25座,完成公路交通标志改造300公里,绿化工程100公里。

  第三十三件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一亩园、四惠交通枢纽建设,优化北京南站外部路网。

  一亩园交通枢纽已完成总工作量的85%;四惠交通枢纽工程已完成工程招标,正进行土地清理;北京南站外部路网涉及的5座立交和5条道路优化工程全部完成,路网得到优化。

  第三十四件 继续实施疏堵工程,推进微循环系统建设,改造八达岭辅路(清河桥至上清桥),新建、改造公交港湾10处,完善6处过街设施;新建信号灯35处,在100个路口设置行人倒计时和盲人音响组合灯具800组,增设道路隔离护栏30公里,设置地面指路文字标识500组,优化、渠化路口路段300处,新增公交专用道20公里,改造路口30处。

  八达岭辅路(清河桥至上清桥)改造工程已完成,新建、改造公交港湾10处,完善了6处过街设施;按计划在天通苑、什刹海等地新建信号灯35处,在100个路口设置行人倒计时和盲人音响组合灯具800组;增设了道路隔离护栏30公里;已设置地面指路文字标识521组;优化、渠化路口路段355处;新增天通苑太平庄中街、东三环外环主路等公交专用道21.2公里,改造路口30处。

  第三十五件 方便市民出行,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延长50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新增更新环保公交车2600辆;继续推进郊区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客运站8个、候车亭300个。

  新开、调整公交线路90条,延长了83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新增更新环保公交车2756辆;继续推进郊区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客运站14个、候车亭317个。

  第三十六件 继续实施“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建设,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万盏,更换节能灯500万盏;建设太阳能公共浴室50个;建设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10个、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系统10个;新建20个整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5.76万盏,更换节能灯505.5万盏;建设太阳能公共浴室151个,建设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16个、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系统17个;新建20个整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第三十七件 搬迁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及生活条件恶劣地区农民5000人,解决山区农民安全避险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搬迁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及生活条件恶劣地区农民6811人,解决了安全避险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第三十八件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以逐步实现北京无纯农业家庭为目标,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制订了《鼓励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础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共促进9.7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第三十九件 围绕郊区设施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多种模式的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培养1万名专业农民;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在延庆、大兴、顺义等10个区县建设农民田间学校200所,培养种养能手、科技示范户、乡土专家5000人。

  通过多种模式的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了1万名专业农民;在顺义、大兴、延庆等13个区县建设农民田间学校200所,培养种养能手、科技示范户、乡土专家5000人。

  第四十件 加强郊区环境建设,开展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三级联创工作,创建1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100个文明生态村。

  加强郊区环境建设,开展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三级联创工作,创建了2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237个文明生态村。

  第四十一件 提升民俗旅游档次,重点打造3条乡村旅游带,提升完善10个村的旅游服务水平,培育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制订北京市休闲度假示范区评定标准,创建3个市级休闲度假示范区,推广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创建3个乡村旅游新业态聚集区,开展4个“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项目规划,使全市形成30个沟带产品规划,完成10个“一村一品”项目,形成40个“一村一品”产品创意策划,指导区县建设和宣传“一沟一品”、“一村一品”项目和品牌。

  重点打造了昌平区“拉斐特城堡欧洲风情小镇”等4条乡村旅游带,提升完善10个村的旅游服务水平,制订了北京市休闲度假示范区评定标准,创建了丰台区南宫等3个市级休闲度假示范区,推广乡村酒店等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创建了延庆县山水人家等4个乡村旅游聚集区,开展了平谷区“桃源静谷”等30个“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规划,完成了怀柔区八宝堂村等27个“一村一品”项目开发,形成了40个“一村一品”创意策划方案,指导区县开展“一沟一品”、“一村一品”建设。

  第四十二件 完成10万座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开展1000场农村健康知识讲座。

  完成了20万座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开展了4019场农村健康知识讲座。

  第四十三件 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加快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进程,保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安全,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引导散养46000头奶牛入驻规模化养殖小区,使入驻率达到70%;实施养殖小区棚舍改扩建工程;为奶站和规模养殖场配备挤奶机械、贮存奶罐和生鲜乳运输车。

  引导散养4.6万头奶牛入驻了规模化养殖小区,使入驻率达到70%;改扩建牛棚舍46万平方米,更新更换挤奶平台215套、奶罐设施315套、冷藏运输车124台。

  第四十四件 完成3500余个行政村村邮站建设,实现村村通邮。

  完成了全市行政村村邮站建设,实现了村村通邮。

  第四十五件 进一步加强巡逻网建设,提高巡逻防控整体水平,严控街头发案,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通过规范巡逻勤务机制、完善辅助防控力量参与社会面巡逻防控机制等措施,最大限度把巡逻力量投向街面。全市接报街头刑事警情数量稳步下降,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第四十六件 建立实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举措出台前,事先听取相关群众的意见,最大限度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要求,从源头上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制定实施了《关于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信访风险评估的意见》,18个区县和有关委办局已建立了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要求,从源头上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七件 在城市社区完成1434个社区服务站建设任务,实现社区服务基本覆盖,建设200个社区服务站示范点,加强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在农村社区建设200个社区服务站,加快本市社区服务培训基地建设。

  已完成1434个社区服务站建设,实现了社区服务基本覆盖;在全市600个社区服务站开展规范化试点建设;在农村社区建设了205个社区服务站,加快了本市社区服务培训基地建设。

  第四十八件 创建40个创新型科普社区;打造5家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支持百家创新型科普社区能力建设;新建成50家北京市科普基地,做好已有科普基地的能力提升工作,使科普基地总数达到150家。

  创建了延庆县大榆树镇、珍珠泉乡等46个创新型科普社区;打造了5家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支持百家创新型科普社区能力建设;新建成《国家地理》杂志社等53家北京市科普基地,原有的103家科普基地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科普基地总数达到156家。

  第四十九件 制订北京奥运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在40个奥运场馆配建体育健身一卡通设备;支持30个奥运场馆开展体育服务标准认证工作,鼓励奥运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

  制订实施了《关于北京奥运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等40家奥运场馆配建了体育健身一卡通设备;支持了国家游泳中心等30个奥运场馆开展体育服务标准认证,鼓励奥运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

  第五十件 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与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物疫情等全市14个应急指挥部及29个应急避难场所对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18区县均建立了应急志愿者队伍,与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物疫情等全市14个应急指挥部及29个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对接,并开展志愿服务。

  第五十一件 打造旅游安全屏障,加强重点景区安全管理。开展重点景区周边非开放山区的野外应急救援辅助定位系统建设,包括设于相对制高点的太阳能灯杆导向标志等应急救援设施。推动重点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在重点景区加强安全防护栏网、警戒忠告牌、安全提示牌、导向指引牌等标识系统建设。

  已在海淀、门头沟等9个区县,包括凤凰岭、灵山等15处山区,建设太阳能灯杆131处、安全防护网65处(9435平方米)、安全提示牌和导向指引牌1354块。

  第五十二件 对使用12年以上的电梯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对其中纳入预警范围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价。

  已对使用12年以上的5357台电梯进行了安全技术分析,将其中的150台纳入预警范围,并对评价为“更新、改造、维修”的电梯使用单位发出《北京市电梯安全预警提示函》,将住宅电梯评价结果通告了市房屋管理部门。

  第五十三件 进一步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配建300个篮球场,创建24个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18个社区健身俱乐部。

  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配建了大兴区旧宫旺兴湖公园、房山区良乡拱辰街道渔儿沟村等300个篮球场,创建了宣武区广内街道长椿里社区、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星河苑社区等24个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了朝阳区酒仙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台区大红门街道彩虹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18个社区健身俱乐部。

  第五十四件 利用人防工程为小区居民提供1.2万个停车位。

  利用朝阳区奥体东居、林达嘉园等人防工程为小区居民提供了1.2万个停车位。

  第五十五件 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启动颐和园谐趣园、十三陵茂陵等10余处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工程;开展天坛、德胜门箭楼等11处开放单位文物建筑安全检测;实施十三陵等45处文物保护单位避雷、消防、技防工程。

  钟鼓楼等2处文物抢险修缮工程已完工,颐和园谐趣园、十三陵茂陵等8处已全面启动;完成了天坛、德胜门箭楼等11处开放单位文物建筑安全检测;实施了十三陵等45处文物保护单位避雷、消防、技防工程。

  第五十六件 进一步实施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每套全年放映120场次,农村每个已配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厅全年放映100场次;在郊区县实施“周末场演出计划”,全年演出700场。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全年平均每套放映160场次,农村每个已配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厅全年平均放映126场次;全年在郊区县实施了“周末场演出”700场。

  第五十七件 在农村和社区继续建设1500个法律服务室,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建立1020个“益民书屋”,扶持出版一批“益民书屋”工程品牌系列丛书,推荐一批优秀读物,在农村、来京务工人员集聚区、打工子弟学校等区域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在海淀区中仓街道星河社区和通州区台湖镇铺头村等农村和社区继续建设了1500个法律服务室;组织专家编制了“益民书屋”所需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推荐目录,完成了朝阳区金盏乡小店村、丰台区卢沟桥乡三路居村等1020个“益民书屋”建设;在农村、来京务工人员集聚区、打工子弟学校等区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知识竞赛、阅读演讲比赛、阅读征文等主题读书活动。

编辑:admi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