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筹备六年间
时间:2007-8-8 0:00:00 来源:新华网 点击: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汪涌 苏会志)2007年8月8日晚,天安门广场将见证又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要在此把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邀请函,亲手交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奥委会的代表。
国际奥委会首次选择在主办城市举行这项仪式表明,北京奥运会筹办顺利,工作出色,被国际奥委会充分肯定。
从申奥成功至今,整整六年,无数国人为办好北京奥运会魂牵梦绕、献计献策。北京更是全民动员,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群策群力。
六年间,北京为奥运会成功举办的“硬件”建设即将完成,为奥运会服务的各种“软件”明显改善,千年古都被注入了浓浓的奥林匹克元素,奥林匹克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华文化元素,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有了扎实的基础。
多次来华的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做得非常成功。”
践行承诺,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诚信
2001年1月,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申办报告》,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信,相关部委负责人签名的保证书。《报告》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申办成功当天,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订了《举办城市合同》。这份合同厚达几百页,列举了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的各种要求。
《报告》和《合同》,是北京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和13亿人民的承诺。
“君子践诺”,是做人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志。今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汇报。会议强调,必须切实履行我们在申办奥运会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为兑现承诺,2002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一年后,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它是对承诺的细化,是有可操作性的规划。
涉及到五个方面的《规划》中明确:通过13亿人民的积极参与,让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最广泛的弘扬和传播。《规划》对奥运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环境建设、战略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规划》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从规划到落实,任重道远,尤其像奥运会这样规模庞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六年中,北京围绕“有特色、高水平”目标,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逐项、逐条兑现承诺;暂时做不到的,组织攻关,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做到。
时至今日,举办奥运会最需要的场馆建设顺利。按计划,除国家体育场因开幕式工程要在2008年3月竣工外,其他竞赛场馆均将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六年间,北京城市变“大”了--305公里高速公路、159公里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部分已建成通车,在原有四环路的基础上开通了五环路、六环路,其中六环路连通了北京多数郊区;新建的5条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案;优化调整了131条公交线路;实施了公交低票价政策;推进了智能交通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绿色奥运”让北京蓝天的日子多了,去年蓝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6%,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6年得到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1%,提前兑现了申奥时的承诺;被列为“科技奥运”重点项目的防沙治沙工程,在减少北京市区的降尘量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方面初见成效。
对国内外关注的“廉洁奥运”问题,也在筹办之初就被重视。根据中央提出的“节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方针,组建了“第29届奥运会监督委员会”,委员会对奥运筹办工作进行全程、独立监督。北京奥组委专门成立了监察审计部,北京市政府、国家体育总局等直接承担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通过早期开展全程审计工作,使筹办工作从始至终处于审计监督之下。根据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工程造价控制在国家发改委要求之内。其他部分场馆也进行了“瘦身”。“节俭办奥运”始终贯穿北京筹办的各项工作之中。
北京也在力图通过已经开始的“好运北京”系列赛事,对已经建成的场馆和各种服务设施进行测试,以期更好地发现问题,力争在奥运会上做到“万无一失”。
有关人士表示,在冲刺的一年中,北京奥组委仍会在“践诺”上下功夫。对于已经作出的承诺,不仅做到,还要做好。
“”
“软硬”兼顾,不仅仅为了北京奥运
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成功举办奥运会,既看硬件,更看软件;既看赛事,也看文化;既看赛前赛中,也看赛后。
对奥运筹备工作,中央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奥运场馆时,希望北京市紧紧抓住新北京、新奥运的重要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筹办奥运会的各项工作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时对场馆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要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二要突出环保、节能;三要加强组织、管理;四要做到节俭、廉洁;五要搞好赛后利用。
北京奥组委在筹办中提出,除了体育设施符合奥运会的各项技术标准,主体育场及重要场馆建成代表当代一流水平的体育建筑精品外,还要做到竞赛组织工作科学严谨,高效有序,公平公正,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条件;各项服务体现“以人为本”,做到热情周到,方便快捷;在先进可靠的基础上,若干项高科技成果在奥运史上首次采用;文化活动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既重硬件,又重软件,体现在筹办六年间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处,每一点。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说:六年间,北京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和公用设施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完成了一大批建设项目,显著增强了城市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为未来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在建筑工艺上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广泛使用了雨洪利用、地热利用、太阳能等技术。人称“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采用国际首创的空心多面体结构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ETFE膜结构,每天自然光照明可达10小时,水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奥运村采用6000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工程规模和技术水平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北京在所有奥运场馆建设中广泛采用建筑节能、数字模拟等先进技术;建成智能光传送网络,北京奥运会成为第一个宽带奥运会。
奥林匹克中心区将成为北京中轴线最北端集旅游、休闲、健身、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聚焦点;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赛后就是休闲健身的水上乐园;场馆群四处辐射的新建改扩建道路四通八达;新建的地铁线路使出行更为便捷;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明年启用后,游客从机场到市内的东直门,车程不到20分钟。一笔笔实实在在的“奥运财富”,惠及所有生活、工作、旅游在北京的普通人。
北京广泛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排队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群众参与的各项活动,数百万人参加,市民奥运意识、健身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志愿服务也因奥运筹办而深入人心,并延伸到城市的许多角落。今年春节和“五一”期间,6000多名城市志愿者在京城主要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庙会等上百个服务站点,开展了信息咨询、应急救助、语言翻译等服务。在“好运北京”系列赛事中,近万名志愿者投入其中、参与服务。奥运会举办时将有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余万名城市志愿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亮丽的人文景观,奉献、关爱的志愿精神将融进中国宽厚仁爱的传统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