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十一五”期间近十万听障儿童得到康复服务
时间:2011-3-2 11:24:27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制订实施《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为近10万名听障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逾12万名家长接受培训,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
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条件改善、康复效果提升是“十一五”期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2005年,启动“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2009年,启动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截至2010年底,累计为2400余名重度及以上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听障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大幅提高,中央财政为贫困家庭听障儿童提供的康复经费补贴从“十五”期间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十一五”期间每人每年10000元,基本实现了救助对象的免费康复;成人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开始起步,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成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试点,服务听力残疾人16万人次。
地方活跃是“十一五”期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在国家项目带动下,各地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广泛开展听障儿童康复救助。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省(市、自治区)出台针对听障儿童康复的救助政策。
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十二五”期间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帮助更多听障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实现康复。2000年,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还存在覆盖面小、失访率高、筛查工作与康复工作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广大群众,特别是新生儿家长也需要提高重视筛查、接受筛查、配合筛查的意识。
今年3月3日的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此次主题由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食品药监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15个部门共同确定。
自2000年由民政部、卫生部、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以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普及公众爱耳护耳科学知识,避免和减少耳聋发生,提高听障人群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新闻
- 传达学习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精神 2024-11-05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4-11-04
- 黄晓薇率团出席二十国集团妇女赋权部长级会议 2024-10-15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十一”安全防范和假日服务保障有关工作等事项 2024-09-26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和服务 2024-09-06
- 全市巡视巡察工作会议暨十三届市委第五轮巡视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2024-08-28
- 北京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2024-07-09
- 京津产业新城推动“通武廊”五项协同 2024-04-02
- 全国妇联发布第五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2023-12-05
- 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 五年形成全国领先科创金...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