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千龙网:北京将启动避免女性就业“隐形歧视”调研
时间:2018-12-19 13:54:08 来源:千龙网 点击:
分享:
12月18日上午,北京市发布妇女儿童维权10件典型案例。
18日,北京市发布妇女儿童维权10件典型案例。北京市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常红岩介绍,“家教强奸猥亵学生而被宣告从业禁止”和“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并指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两个案例均为北京市首例。
2016年北京一男性家庭教师利用辅导功课之机,对辅导女学生进行猥亵。法院判决男教师犯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此外,法院为预防再犯发生、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教育环境,依法对男教师宣告从业禁止,禁止被告人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工作5年。
常红岩介绍,今年的典型案例发布涉及市法院、检察院、人力社保、律师、妇联等部门,初审阶段共收到39个案例,最终选出10件典型案例。“自2016年北京市第一次发布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我们已经形成了每两年发布一次的长效机制,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北京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称,2015年至今,北京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承办妇女法律援助案件29133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372件,有力地保护北京市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目前市、区两级共建立17家法律援助中心,并成立专门的妇女民非法律援助机构等。
同时,该负责人指出,当前,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工作,对于群体性案件、复杂疑难案件,法律援助审查期限由法定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今后,北京也将号召全市律师、法律工作者投入妇儿维权工作,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
目前,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法治教育工作,并适当延伸检察职能,开展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此外,对因不满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虽不构成犯罪但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北京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强调,将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尽量防止出现“小错不管导致大错”的情况。
对于女性在就业环节中出现的“隐形歧视”问题。北京市妇联权益部部长李静透露,北京妇联今年将联系相关部门启动调研,研究如何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以避免“隐形歧视”问题对女性就业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都对就业歧视内容作出相关规定。不仅如此,自2003年以来,我国已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尽快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反就业歧视法。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
资料显示,2017年,智联招聘发布《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对全国128576位职场青年进行调查。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59%的女性认为存在一般性别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
编辑:liu
相关新闻
- 千龙网:北京市妇联举办巾帼家政对接推进会,助力妇女创业就业 2024-12-26
- 千龙网:助力“驿姐”,让奔跑更有力量—北京市妇联打造“驿港湾”服务阵地,倾情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2023-11-14
- 人民网:北京市妇联邀请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幸福家庭投票 2023-05-08
- 腾讯网:北京市妇联举办“巾帼齐欢聚 玫瑰绽芳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妇女节专场活动 2023-03-08
- 千龙网:北京市妇联邀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话”团圆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