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光明网:战“疫”时期的爱情:我请战,与你共赴“战场”

时间:2020-2-14 21:14:45   来源:光明网   点击:
分享:
  “疫”情面前,有一种爱情叫“并肩战斗”。当前,不少医疗队员和自己的家属,或相隔千里,或近在咫尺,但同样都奋战在抗战疫情的一线。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平凡但却无比暖心。
  “这样的经历,我们会一辈子铭记”
  邢正涛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名急诊科护士,妻子白钰和他在同医院同科室工作。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一位。
  分配到隔离病区工作的他,被人评价“胆大心细”;回到驻地,他又成了尽职尽责的“搬运工”,时常帮助医疗队搬运整理物资。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白钰,此刻正坚守在北京宣武医院急诊流水岗位。她比平时更早到岗,耐心接待就诊患者的各种问询,照料病人,有效进行急诊分诊。共抗疫情的非常时期,二人以这样的方式“并肩”作战。
  忙碌的夫妻二人,日常对话也很简单,比如沟通这一天的工作内容,嘱咐彼此勤洗手、做好防护等各类注意事项。邢正涛说:“幸运的是,我爱人也是护士,我们彼此了解、理解。来武汉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我把我和她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面,还写上了‘我爱你’三个字。这种两地‘并肩’作战的经历,我们会一辈子铭记!”
 
  邢正涛和妻子在视频通话
 
  “相隔千里,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抗疫医疗队出发赶赴武汉增援,杨帆便是其中一员。他的妻子郑欣是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大夫。
  回想起杨帆出发那天没能送他,郑欣还是有些遗憾。“原本定于2月8日出发,但2月6日下午4点半紧急接到通知,2月7日一早就要飞。”其实没能送上丈夫“出征”的原因,是因为当天郑欣已经出了几次120急救,还参与了一位92岁高龄患者的抢救。
  “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挺为他骄傲的。我们俩一早就商量好了,坚决服从院方安排,绝不退缩。他在武汉,我在北京,都在一线,相互鼓励。”郑欣说,“当年非典、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俩都还在读书,没能有机会冲上去。这次我们就想着冲在最前面,使命必达。”她还有个心愿:2020年怀个鼠宝宝。
  “我请战,与你共赴‘战场’
  “我请战,驰援湖北防疫前线!我请战,我愿与你共赴战场!”——这是肖雪和韩建佳的特殊爱情誓言。
  北京良乡医院泌尿外科护士肖雪是湖北襄阳人,曾在武汉上大学。自从2009年来医院工作后,她几乎没有在家过过年。今年大年三十,又正好排到她值班。肖雪的爱人韩建佳是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医生,大年三十上午才能下夜班。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元旦过后夫妻二人就把老人与孩子送回了唐山老家。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医院发出需要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工作的通知。肖雪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与此同时,韩建佳也向科室递交了请战书。最终,肖雪被选为第一梯队支援人员,“如果医院要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我愿意第一批去。身为一名党员、一名湖北人,我更应该首当其冲!” 韩建佳则继续守护着神经内科三病区的患者,随时等待医院的召唤。大年初四,医院党委向全院发起驰援湖北倡议书,肖雪与韩建佳再次写下请战书积极报名参战,并收拾好行囊,等待医院发出出征湖北的召唤。
  
  肖雪
 
   韩建佳
 
  “妻子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参加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工作的袁超,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第十九车队挂职锻炼的管理人员,他的妻子陈佳是北京医院的一名护士。
 
 
  袁超(左)与陈佳
 
  2月7日下午,当护士长通知去武汉一线支援的消息时,陈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党员,关键时候我们就得挺身而出。”2月8日,医疗队正式出发。临行前,袁超和妻子在家共同吃了顿饺子,然后帮她收拾完行李,把她送到了医院。临走前,俩人依依不舍地道了别,“加油,一定要平平安安”“放心吧,一定平安归来。”袁超的工作虽然比不上妻子工作强度大,但也一直忙碌在防疫一线。他家住在石景山,离车队较远,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叮嘱工作,并积极配合车队检查职工佩戴口罩情况及消毒酒精等物资使用发放情况。陈佳现在已经成为袁超心中的“超级英雄”,“妻子是我的榜样,我相信她能够照顾好病人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袁超说。
编辑:liu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