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最美逆行丨密云区巨各庄白衣战士群像
时间:2020-2-21 7:09:52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他们是逆险而行的坚守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密云区巨各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长张丽丽接到了疫情防控命令,她把家里的两个孩子分别托付给了婆婆和母亲,在给中心领导的请战书上她写道:“选择了我热爱的事业无怨无悔,有困难我先上。”保健科袁梁伟的家在外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返乡团聚的计划,他果断地退了车票,换上了白衣,冲在战“疫”一线。

张丽丽
“姐弟俩”火速上岗,与镇村干部一起入户宣传,排查外来人员,披星戴月,毫不松懈。一次,在监测体温时一名隔离者体温37.2°C,本人也出现了焦虑情绪,凭借职业敏感性,他们迅速赶赴隔离者家中监测体温,被监测者未有相关症状,第一次体温36.6°C,为了万无一失,休息20分钟后继续测量第二次,第三次……那晚天降大雪,“姐弟俩”足足在监测者家外站了一个多小时,冷了就原地跺跺脚。经过三次测量均正常后,他们才安心地返回单位。

袁梁伟
为了更贴心地安抚居家隔离者,他们每走一户都会与监测者互加微信,给他们宣传健康知识,有时凌晨还要帮助答疑解惑,安抚他们的情绪。“看到信息后,我有时间都会及时给大家回复的,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随时打扰。”

张丽丽亲切的话语,让居家隔离者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他们是疫情防控的一道墙
疫情发生后,社区管理科长乔晶就“长”在了单位,她负责预检分诊及督导等工作。每天早上7:30分,她都会和预检分诊当班人员身着隔离服,准时站在门诊入口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门诊大厅正处风口,早上的寒风有时吹得人瑟瑟发抖,即便这样,他们仍全天坚守并对入院人员逐一测量体温、逐一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发热人群采取双登记,引导他们戴好口罩到发热门诊,同时为患者提供就医指导,做好各种政策解释工作,半天下来,手脚冰凉,嗓子更是哑得说不出话。“预检分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要尽全力守好这道防线,这是我的职责!”乔晶的话充满坚定。

乔晶
护士长杨爱利从事护理工作20年,主要负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她每天进入单位就开启工作模式,从门诊一层开始,逐一科室进行督导,基本的物表消毒、室内环境消毒、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以及疑似病例预检分诊流程督导,条条把关,条条严查,对发热门诊更是检查严格。同时,她还手把手教会厨房和保洁师傅消毒方法,确保医院消毒不留死角。疫情防控以来,她已经停休近一个月,把疲惫与家里的娃娃都抛在了脑后。家里七岁的儿子想妈妈时,她也是在下班后打开视频,匆匆地嘱咐几句后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

杨爱利
疫情发生后,密云区巨各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立香和医生护士们战“疫”在一起,细心的人发现原本雷厉风行的她变得有些“啰嗦”。一次下班后,中心120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称患者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现有发热、浑身无力等症状,需转送区医院。正当120的医生和司机穿好防护服准备赶往“战场”时,她叫住了他们,再一次叮嘱他们注意事项,检查他们的护目镜是否戴好,防护服是否平坦等等。“只要我在,我就要给大家再检查检查,我希望我们每一名战友都平安归来。”她动情地说。

郭立香 左一
据郭立香介绍,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中心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多次进行实地演练,完善多项工作方案和预案。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配合属地政府积极开展外地抵京人员的排查、监测和健康指导,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等措施。对26个行政村专干及社区防控人员开展了多次卫生防控培训,及时启动了排查、诊断、隔离观察治疗等程序。全镇家庭医生团队在各村进行了公示,5部电话保持畅通,随时解答村民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咨询,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防控意识。


她们不是超级英雄,却和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逆险而行,奔波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她们用自己的健康、汗水和大爱,为我们竖起了对抗病魔的“保护墙”。
向逆风而行、向阳而生的白衣战士致敬!
编辑:liu
相关新闻
- 中国妇女报:北京各级妇联组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2022-11-25
- 北京电视台:北京市妇联分三批下沉社区助力疫情防控 2022-05-30
- 网易: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同心抗疫 巾帼担当——北京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