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每天行走在防控一线的“女战士”
时间:2020-2-21 7:30:44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这么一批人,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冲在防控一线。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奋战在防控一线,可敬可爱的防疫“战士”。
吕海英


吕海英,汤河口镇小黄塘村党支部副书记,也是该村志愿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她每天行走在防控一线,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被村里人称为“女战士”。
小黄塘村地理位置特殊,111国道穿村而过,还有1个分离的自然村,卡口众多,造成防控难度加大。为了保证全村村民的安全,在自己值班的基础上,她每天开展“敲门行动”,进行巡视检查,保障值守人员按时上下岗,上级下发的各类数据统计、防疫物资分发更是丝毫不差,并兼任起了村里的义务广播员。
期间,村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为了保证疫情防控工作不出漏洞,她和办事的主家细心商量,耐心做思想工作,让山区群众无比看中的“白事”就不办了,吕海英挨家挨户给相关户打电话沟通提醒不要聚集,也不要请伸出援手的村民吃饭酬谢,村民们也都积极配合。
工作上沉稳干练,家里更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吕海英的丈夫和儿子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都需要在区里值班值守,吕海英二话不说,为了村里的安全稳定,也带头遵循不让外人进村的制度,让丈夫和儿子非必要不回村,家里生病的老母亲和怀孕5个多月的儿媳妇全靠她一个人照顾,忙完村里忙家里,她却从未抱怨说苦说累,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庭成员,发挥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疫情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涵


“请您将车靠边停一下,我给您测一下体温……好了,正常,您可以走了。”“请问,您去哪里?”“慕田峪。”“对不起,您请回吧,为疫情防控,景区现在没营业,欢迎您疫情过了再来。”在怀柔区渤海镇关渡河疫情防控执勤点,经常会看到一位个子不高,身体略胖的年轻女士,手持测温仪在此执勤。她就是渤海镇党建助理员杨涵。
别看家住苇店村的杨涵只有33岁的年龄,可她已是一名入党10年开外的党员了。她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把4个村的党建基础台账整理得井井有条。
疫情防控初期,她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对全镇两新组织、非公企业的离京人员情况逐一进行统计。面对40多家企业、上百份详细信息的梳理汇总,她一丝不苟,认真梳理,为上级主管部门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提供了准确依据。
这不,这边刚刚合上电脑,杨涵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马道峪村,和村干部一道书写起了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把防控知识一户不落地传达给村民。关渡河疫情防控监测站开始运行后,杨涵又主动请缨,参与到该点位的志愿执勤之中,每天详细记录着过往的车辆、监测着外来人员的体温。一站就是10个小时。一天下来,累得疲惫不堪不说,晚上到家后,她还要腾出时间照顾摔伤的母亲和3岁的女儿。尽管如此,她没有一句怨言。
杨涵正在和大家像往常一样执勤时,一辆满载外国客人的轿车缓缓驶来,大家示意车子停下后,车内的外国客人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在场的人由于大都不懂外语,谁也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正当大家为如何劝返外国人客人而挠头时,杨涵的一口流利的英语震惊了所有执勤人,没过几分钟,就成功劝返了想去慕田峪爬长城的两波游客。
2月6日,由于受突然而至的大雪的影响,公交停运,使村里的公共交通中断。就在这时,镇团委书记接到了杨涵打来的电话,她本以为对方是来请假的,没想到对方却在电话里告知:“上面雪下的很大,现在不通班车了,温度也很低,很容易结冰。书记,你让其他志愿者今天都别过来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了”。简单的几句话,令团委书记万分感激,她仿佛看到了杨涵胸前的党徽在炯炯发光,身上的那一抹蓝更动人。这就是杨涵,一个普通党员的大爱情怀。
如今,杨涵依旧和渤海镇众多志愿者一样,每天干着站岗执勤、整理数据、测量体温、劝返行人等那些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但就是这简单平凡的举动,才汇成了一股暖流、凝聚了一股力量,并让宅在家里的人们在春寒料峭的时节看到美丽与希望。
编辑:liu
相关新闻
- 中国妇女报:北京各级妇联组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2022-11-25
- 北京电视台:北京市妇联分三批下沉社区助力疫情防控 2022-05-30
- 网易: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同心抗疫 巾帼担当——北京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