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追梦路上的“疫”点微光

时间:2020-2-26 16:25:39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档签约中心科长郑颖楠没有停止追梦的步伐。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支部尚未动员的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写下请战书;在社区战“疫”一线,她带领科室迅速转型,主动承担了全部预检分诊任务;而在防疫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她又毅然决然地报名前往丰台区集中观察点开展医学观察工作。
 
 
  在困难环境中,郑颖楠依然以炽热的心不断传递着战斗的力量。她追梦路上的“疫”点微光,也有了灿烂的光芒。
  除夕夜的应急处置
  “刚接到通知,咱们辖区发现1例确诊病例,现急需入户排查六名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郑颖楠你能来单位吗?”“没问题,我这就过去!”
  这通电话的通话时间已近大年三十夜里十二点,当时郑颖楠正在距离单位30公里以外的公婆家中守岁,曾于佑安医院工作14年以及参与甲流防控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的“挺身而出”理所当然。
  当晚,郑颖楠在30分钟内赶到了单位,并与支部书记刘焱、中心主任宁锋一道为六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初步健康检查、完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一夜无眠后,大年初一,她又主动留在单位,对疫情防护物资的品种、数量、标准、规格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梳理。
 
  其实郑颖楠在除夕一早,已经主动向支部书记刘焱请战了。“书记,我请战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我没有什么境界,就觉得应该做!”这个朴实的80后姑娘实在地说。2020年的春节长假,这个每年都许诺好好陪家人过年的姑娘,再次食言了。
  特殊时期的关键屏障
  “您好,您最近没有发烧咳嗽?有武汉旅行史、居住史或接触史吗……请您露一下手腕,我给您测一下体温。”早上七点钟,郑颖楠已经在预检分诊岗位就位了,这一“站”就是大半天,同样的话、同样的动作要重复上百次,但她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过。
 
 
  在防疫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好预检分诊的第一道关口,郑颖楠带领科室主动转型,将原本负责的健康管理质控任务“关口前移”,把所有预检分诊相关的问诊、登记、护送和健康教育任务都揽了下来。“我们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是前哨岗,责任太重大了!”工作内容貌似单调,但是真做起来,却需要坚忍和毅力,郑颖楠不敢有一丝懈怠。
  自从投身到战“疫”中,在预检分诊岗位上,郑颖楠累计已经“站岗”超过150小时,每每听说哪位同事有任何困难,她都会主动“替班站岗”,“岗位不能没有人,而且我多站一小时,我的同事就能少站一小时。”
  没有预告的短暂告别
  2020年2月11日,郑颖楠主动请缨,前往疫情前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工作,其实了解她的人并不会感到意外。只是大家都没想到,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没有告诉父母和孩子实情,只说自己要值一阵子班,暂时不能回家了。
  早在正式“动员令”下达之前,郑颖楠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家里的事我都安顿好了,到了上一线的时候,我就把孩子送到父母家。”
 
 
  在观察点的每一天,郑颖楠和她的“小伙伴们”冒着高风险、顶着高强度、保持高效率,不分日夜守在观察点,随时待命。无论是体温测试问询、消毒灭菌、垃圾清理等防疫措施,还是送餐、送药等保障服务,她总是全力以赴。
  平稳度过观察点的第一周,郑颖楠与父母、儿子视频连线的时候终于说了实话,视频的两端,一家人都在笑。她说,全家人都为她在一线奋战感到光荣。
  党员父亲的榜样力量
  “我的父亲就是党员,他原来是村里的书记,特别热心肠。小时候我家经常丢东西,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村里缺什么,父亲就先从家里拿,谁家有事儿都会先找我父亲解决,谁家有人生了病,不管多晚,父亲都会开车带他们去看病。”说起父亲,郑颖楠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说起郑颖楠,同事们给出最多的评价就是“热心”“实在”,她说这都是因为有父亲这个榜样在身边。除夕那天,请战书写完后,郑颖楠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父亲,这位老书记说,“这时候你应该上,别退缩,你是医务人员就得冲在前面!”
  “我父亲一个月只有2千块钱不到的退休金,汶川地震那年他带头捐了一万元,2020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一场大考,这次该我战斗了!”
  1月28日,郑颖楠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月21日,还在医学观察点的她,写下了第一份思想汇报。
 
 
  “写汇报的时候,我让同事帮我拍了照。”这个不爱拍照的姑娘笑着说,“我觉得很神圣。”
  战斗之路、理想路上、追梦之路上,微光可以化作炬火,时光不会辜负用心的人,岁月也必将见证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伟大胜利。
编辑:liu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