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这位朝阳一线医护人员,既是医生,也是“警察”!

时间:2020-2-24 13:39:07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询问活动轨迹、排查接触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医生车兆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干起和儿时偶像柯南一样的活儿。
  “您几号从湖北回来的?”
  “大年初二。”
  “回来后见过哪些人?”
  “我谁都没见,直接去酒店入住了。”
  “那您的换洗衣物是哪里来的?”
  “我老婆送过来的。”
  “那就是接触过您妻子,见面大概多长时间?”
  ……
  细致的提问,抽丝剥茧的分析,这近乎专业断案的对话,谁能想到,提问者是医生车兆馨。
  车兆馨是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医生,从大年初三起,她就被抽调到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流调组负责追溯患者的活动路径和接触人员。
  流调组有6组成员,每组9人,24小时轮换值守,确保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有人处置。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追溯患者发病前的一切行踪,发现传染源,判断传播途径,确定密切接触者,以最快速度为疾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线索。
  紧急上岗:我叫“不紧张”
  学习公共卫生专业的车兆馨,对疫情有着高度的敏锐性。在回老家前,她就接到了医疗卫生系统内的疫情提醒通知,心中暗自做好了准备。大年三十,车兆馨在家里接了一整天的电话,随着一通通电话的打来,她也越来越意识到情况的严重,做好了随时返岗的准备。大年初一,单位正式通知返岗,爸妈不放心,亲自把她送回了北京。
  初二,她在单位值了一天的班。初三,单位接到了区疾控中心的抽调通知,领导开车把她送去,路上反复叮嘱。培训了半天,车兆馨就上岗了。
  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当天下午,车兆馨就接到流调任务,来到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地坛医院,对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和手套,车兆馨深吸一口气。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确诊患者,心里不免有些恐惧。她强迫自己不去害怕,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和患者沟通上:怎样让患者放松心情?怎样让患者回忆起更多细节?她揣着这些问题,感觉步子也变得有些沉重。
 
 
  开始却比想象中顺利。在车兆馨作完简单的介绍后,这位患者很配合地回答起了自己的情况。车兆馨仔细询问调查表上的各项内容,生怕遗漏了重要细节。14天的行踪和接触人员并不是那么好回忆起来,再加上患者身体不舒服,车兆馨温柔的安慰患者,耐心的等待患者回答,问完调查表上的问题,竟花了1个半小时。车兆馨大汗淋漓。
  难的还在后面。为了最精准的划定患者活动路径,排查密切接触人员,除了询问患者,她还要和患者家属、朋友、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到小区、超市、写字楼、酒店查看监控,最终确定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名单。完成这位患者的密接一览表,花费了整整10个小时。
  就这样,车兆馨一天天熟练起来。
  有时候,车兆馨也在想,小时候喜欢看动漫《名侦探柯南》,哪想到有一天自己干起了跟柯南一样的事情。“我也快成半个警察了”,她笑着说,“因为需要我们来判断场景下的防护级别,相关人员是否构成密接,警察做不了这个专业判断。”
  “没想过害不害怕,每份工作都有要承受的难处,交给我了我就完成好。对于我们学公共卫生的人来说,在这种风口浪尖,能发挥点自己的专业能力,我很高兴,尽我所能吧。”
  用同理心对抗压力
  按照调查表上的问题问完一个患者,差不多要1个小时。调查有些患者的难度会更大,需要追溯到发病前一个月的活动路径,并通过与亲友沟通、查看监控等方式多方调查,与患者反复核实。确定一位患者的密接名单,通常需要医院、公安、社区、患者工作单位、公共交通单位等多方工作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有时甚至要花费上整整一天的时间。
 
 
  而对于个别心有顾虑的患者,难度会格外大。
  车兆馨这两天刚完成的一个调查就是这样。一位患者从老家湖北偷偷开车回北京,为了不让家人受牵连,一直隐瞒真实的活动路径。车兆馨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了1个多小时,又调取了社区、酒店、超市、医院、地铁等多个地方的监控,每个监控录像就要看1、2个小时,通过反复分析时间线和逻辑线,经历了整整2天,才终于完成了这位患者的密接判定。
  面对这种情况,车兆馨也很无奈,但她也非常理解,“患者同时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有很大的顾虑。我会尽可能地耐心解释,让患者理解我们的调查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和更多人,让患者放下戒备。”她补充道,“我们在沟通时并没有太多技巧性的东西,真诚、耐心、同理心,就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随着2月10日北京逐步复工,民众外出增多,这也意味着每个人的活动路径和接触人员范围都会扩大,车兆馨的工作压力也陡然增大。一天上3、4个班,从早上8点忙到晚10点是常事。穿着防护服,忙起来一上午都不能喝水也不能去厕所。但车兆馨从来没有怨言,克服种种困难,继续战斗着。
  92年出生的车兆馨虽参加工作只有4年,参加疫情防控却并不是她第一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在去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车兆馨就作为女民兵方阵的一员,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
 
 
  对她而言,阅兵是一种体力上的挑战,而疫情处置工作更多是心理上的考验。与患者没日没夜的沟通,抽丝剥茧的追踪线索,每一条简单的信息都可能关乎着一群人的安全,车兆馨默默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参加阅兵的经历让我变得更有自信了,遇到困难更积极、勇敢的面对,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车兆馨笑着说。
  当被问到怎么看待最近引起很大争议的关于女性医务人员片面化报道时,车兆馨说,大家可以不用过多强调男女的差别,男医生也会因为工作需要剃头或者做其他的牺牲。跟男性相比,女性在体力上是占弱势,但是付出更多地努力也可以做到。在阅兵时,对女民兵方阵的要求和男兵方阵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花更多时间、更多汗水去训练,最终我们也和男兵一样表现完美。
  这个答案,我们并不出乎意料。
  毕竟,车兆馨一直很拼。阅兵结束后,她仅休息了两周便主动放弃休假,转身又投入到单位的预防保健工作中,并顺利完成了医联体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
  我们也期待,带着“阅兵精神”勇敢逆行的车兆馨,凯旋归来。
编辑:liu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