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永宁儿女心系“疫”线 二十万余元助力“抗疫”

时间:2020-3-2 14:55:07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董海云(右)为值勤人员送去新买的羽绒服
 
  最近,永宁镇西关村村民董海云多了一笔24.7万元的支出。这笔钱中有20万元捐给了区红十字会,4.7万元给村里70多名村口值勤的工作人员每人购置了一件羽绒服。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只不过是为国家、为身边守护我们西关村的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董海云轻描淡写地说。在西关村,董海云一家的经济条件不错。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下,多年来,董海云和丈夫外出接工程、做生意,凭借着勤劳和智慧慢慢攒下了一些积蓄。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董海云心里始终挂念着那些冲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脸上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心里太难受了。他们在前线作战,我就想在后方为他们做些什么。”董海云的性格雷厉风行,有了想法就一定要去做。丈夫平日里忙着自己的工作,得知董海云有了捐款的想法后也是大力支持。
  “我听说民政局接收捐款就先去了民政局。民政局捐赠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不能接受对公捐赠,他们建议我去找慈善机构。”董海云的捐赠之路并不顺利,她告诉记者,“按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又去了慈善机构,他们也觉得数额太大不便接受。最后,我找到了区红十字会,才把20万元捐了出去。”
  董海云交给区红十字会20万元捐款,其中10万元捐给了武汉、10万元捐给了区里的防疫一线。捐了钱,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当看到西关村各路口值勤的工作人员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时,她的心里又泛起了暖意。“不能让这些工作人员因为值勤而着凉病倒啊。”想到这里,她立马联系渠道,为村里70多名值勤的党员和工作人员每人购置了一件羽绒服。
  “这羽绒服暖和着呢,穿上羽绒服,我们身上暖,心里也暖。”西关村70岁的老党员杜密说道。他从疫情一开始,就主动站到了村口值勤岗位上,收到了董海云赠送的羽绒服,他的心暖和了,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村民支持我们,我们也一定给西关村站好岗。”
编辑:liu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