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社区“女将们”的抗“疫”纪实
时间:2020-3-11 17:25:29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阿姨,您摔着哪儿了,感觉怎么样啊!能走吗?”在东高地街道万源东里社区的出入口,社区工作者于菲赶忙冲过去扶起摔到在地的老人。

社区工作者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出社区
原来,老人在下台阶时不小心一脚踏空摔倒了,社区工作者们连忙检查阿姨的摔伤情况,并帮助联系了老人的儿子。小区已经实行全封闭管理,机动车无法开进社区,王伟珍、贾玉莉、王颜三位值班人员又把运物资的三轮车推过来,把老人送到儿子车上。临走时,老人的儿子向社区书记万文文表示感谢:“这么多天,看到你们一直值班值守,不容易啊!我妈又给你们添麻烦了,太感谢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目送老人离开,几位社工相视一笑,“希望阿姨没事儿,听她儿子说的那几句话,我还有点鼻子发酸。”“是啊,居民们理解咱们,我心里舒服多了,累点也没啥。”大家又赶紧回到自己岗位上忙活了起来。
万源东里社区共有16名社区工作者,其中14名是女性,男女比例7:1,东高地街道下辖的10个社区基本都是这个情况,“女将”们顶的可不只是半边天。

为下午继续外出值守,社区工作者用“小太阳”烘干被大雪浸湿的鞋袜
疫情吹响了战斗的集结号,任务面前“男女无别”,所有社区工作都不舍昼夜地摸排巡查,宣传提醒,一层层爬楼梯贴告示、送东西、取快递、倒垃圾,5斤重的饮用水,一拎就是两桶,隔离家庭住5楼,一口气上不去,那就3楼歇一歇。一场疫情,家里的“小公主”、“小仙女”,各个都摇身一变成了“女汉子”。
万源东里社区的值守点位在地区繁华地带,门岗西侧紧挨着是物美大卖场,北面穿过十字路口是便民市场,南片六个社区的居民购物买菜、寄取快递都要从此岗口经过,可谓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值守人员要一遍遍地喊:“请出示出入证,请配合测量体温。”一班岗下来,个个都成了“公鸭嗓”。男同志吴嘉心疼姑娘们嗓子喊哑了,特地找来了小录音机,把提示语全部都录了下来循环播放。马莉娜值守的时候听到吴嘉的录音说:“嘉哥的声音够磁性,真是解放了咱们!”
提示语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让居民们配合呢?街道、社区、区下沉干部在这里值班没少受委屈挨骂,有的居民性子急躁,“我就取个快递,测啥体温”,“就到对面买了个面包,忘带出入证了。”这些都还算是比较“温和”的,贾玉莉说:“从小到大,都没有人这样说过我。”大家委屈归委屈,但岗位上的事儿一点都不差。
2月14日,本是浪漫的情人节,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然而在疫情之下,不但没有浪漫,还加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负担。为了早些出入证发到居民手里,大家顶风冒雪,挨家挨户发放,厚厚的棉衣、棉鞋都被雪水浸湿了。那天中午,办公室里很热闹,小太阳、电吹风、电暖气全都拿出来烘干棉鞋,杨玉琼苦恼地直摇头:“这也太慢了,干不了,下午怎么办啊?”一扭头,看到马莉娜已经穿上了凉鞋俨然过起夏天,旁边的赵秀琴也是绿棉袜配着红船鞋,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李佳拿出手机拍照:“来,给咱们社区的时尚新潮流留个影,纪念一下。”
一个多月连轴转,说不累是不可能的。刮痧板、艾灸贴风湿膏,为了咬着牙再多坚持坚持,大家想尽办法调整状态。孩子们也都学会了心疼妈妈,赵秀琴说:“儿子像是一瞬间长大了,知道我工作累,会主动帮我分担家务,有时候回家吃上儿子做的热乎饭,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编辑:liu
相关新闻
- 中国妇女报:北京各级妇联组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2022-11-25
- 北京电视台:北京市妇联分三批下沉社区助力疫情防控 2022-05-30
- 网易: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北京市妇联第二批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7
- 腾讯网:同心抗疫 巾帼担当——北京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