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妇女报:北京市妇联交出精彩答卷

时间:2012-1-11 11:21:11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1月9日至10日,北京市妇联召开了第十二届四次执委会议,出席会议的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对北京市妇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北京市妇女工作空间很大,舞台很大,希望市妇联立足自身的社会职能,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起重要任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12月19日,北京市妇联的一组数据出现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这组数字是“全市307个巧娘工作室、30个专卖店共吸纳5.3万名妇女就业,通过建立扶持资金、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建立了998个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累计带动58万名妇女就业。”这组数字的背后,显示了北京市妇联一年来对扩大妇女创业就业渠道的努力。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在执委会上做的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北京市妇联全方位打造的“北京巧娘”品牌,产品已远销巴西、意大利,年销售额达3.5亿元;998个示范基地的扶持基金累计上亿元,贴息2700万元,并先后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15场,提供就业和实习岗位近万个。

  在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中实现创新发展是北京市妇联的另一个亮点。过去一年,北京市妇联抓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契机,制定了《北京市妇联组织关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社会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 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和服务社会组织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实现对妇女社会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将全市867家妇女组织纳入管理系统。同时,市妇联还不断扩大自身“枢纽型”组织工作影响,在巩固发展已有女性团体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首都女金融家协会、北京幼儿园女园长协会,举办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周——妇女儿童主题日活动。协调社会组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家庭问题干预等十余个项目获得批准。

  首都妇女群体的利益多元化和需求多样化为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北京市妇联抓住改善社会民生的契机,在服务妇女社会需求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她们围绕妇女民生需求,开展单亲贫困母亲状况、贫困妇女“两癌”救治状况、贫困女性创业就业需求、农村贫困儿童状况等专题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加大帮扶救助的工作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两癌”免费检查、孕期妇女服用叶酸两项政策,制定“两癌”免费筛查实施方案并加强医疗救助,去年566名患者得到治疗,今年又募集资金218万元将救助784名“两癌”患者。同时,她们还打造“三八”家政服务品牌,发展连锁服务工程,为首都市民培养出上万名高素质家政服务员。举办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交友联谊活动11场,累计服务群众20万人次。在妇女群众中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树立广大妇女“有需求找妇联、有困难找妇联”的社会共识。

  过去一年,北京市妇联还充分发挥“首善妇联”特点,在促进妇女国际交流与统战联谊方面实现创新发展。北京市妇联抓住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契机,在“走出去”中宣传北京城市发展成就,在“请进来”中展现首善之区风采。出席了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55届会议和妇女署成立大会并访问欧洲议会,参加尼泊尔“2011年全球妇女峰会”,出访瑞典、冰岛、法国、西班牙、南非等国家,利用多边舞台宣传北京发展成就和妇女事业发展成果。同时,为了提高北京和北京妇女的国际影响力,北京市妇联承办了由全国妇联主办,北京市政府协办的妇女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全年共接待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代表团600余人次的友好访问,目前已与93个国家和地区的152个妇女儿童组织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

  面对首都妇女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在报告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妇联组织只有善于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妇女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善于把法律授予妇女的权利转化为妇女的现实利益,善于把妇女发展的规划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善于把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的工作资源和条件转化为对妇女群众直接的服务,才能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提升在妇女中的凝聚力、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不断推动妇女工作科学发展。”
 

编辑:ruby
  • 北京女性:北京市第十四次妇代会代表报到精彩瞬间 2019-06-17
  • 千龙网:首都国际家庭艺术周精彩亮相798 2014-05-26
  • 中国妇女报:首都各界庆祝“三八”百年精彩活动掠影 2010-03-09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