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妇女报:北京市十年妇女儿童发展成就回顾

时间:2012-7-5 9:31:53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紧抓机遇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编者按

  总有一段征程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激昂振奋。

  在困难中砥砺奋起,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奋进中践行科学发展。回眸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是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十年,是改革成果更好地普惠妇女儿童的十年——不断完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全社会重视妇女儿童发展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不断健全和完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更为优化;不断改善妇女儿童民生,为妇女儿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回眸今昔巨变,感悟时代发展,凝聚奋进力量。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报自今日起开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妇女儿童事业巡礼》专栏,推出系列特稿,将集中报道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十年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生动展示妇女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


  7月3日,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参加本届党代会的750名代表中有女性296人,使本届党代表女代表比例达到39.5%,比上届提升了3.2个百分点;本届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北京市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女性比例达到39%,再次居全国之首。知道这个数字,北京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津芳非常欣慰,她告诉记者:“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北京不仅圆满完成了筹办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活动两大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首都妇女不仅真正撑起了首都发展的‘半边天’,也充分地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共同发展中共享成果


  2011年新年伊始,随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西区旧村改造工程的动工,60多岁的村民孟广兰在网上开的“傻老太说话”的博客,直播拆迁过程,点击量一下激增。一年过去了,如今孟广兰在博客中憧憬的幸福生活已变成了现实:三层仿明清风格的小楼,一层出租,租房的钱足够一家人吃饱喝足,二楼老人住,三楼儿女住,楼顶上还能晒点衣服。闲来,一家人坐在楼上眺望静静的通惠河……

  帮老人实现梦想的是高碑店的“当家媳妇”们:村总支书记支芬、村主任张月兰和村总支副书记禇连清。正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把高碑店从十年前“农业无粮可收,农村无地可种,农民无事可做”的“三无”村,变成了如今村经济总收入已达25.2亿元的北京市最美乡村。

  高碑店十年的发展就像一个缩影,既展现了首都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也把北京经济社会与妇女儿童事业同频共振的事实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十年来,首都妇女儿童事业始终在关爱中前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推动妇女儿童工作、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将首都妇女儿童事业与各项建设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发展,为首都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北京市妇儿工委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十年来北京女性参政议政水平显著提高:出席党的十八大北京团的女代表比例达39%,比十七大37.7%提高1.3个百分点,再次居全国之首;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女代表、女委员比例分别达到39.5%、30.6%和31.6%,每届都有提高;市、区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局级女干部比例达到20%,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十年来,北京的民生工程使首都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到妇女儿童: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将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0 ̄6岁学前儿童免费健康检查等纳入政府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82.6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29‰、4.16‰,保持在发达国家水平。


  在不断创新中破解难题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的藏阿姨最近特别高兴,她终于可以不用天天吃降压药了。今年3月,藏阿姨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参加了由北京市女医师协会在社区推广的家庭健康管理项目,在免费进行了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检查后,她因患高血压接受了专业医务人员3个月的知己健康管理。通过饮食、运动、心理指导等服务,三个月下来,她不仅血压不高了,体重还降了10斤,现在她逢人便说:“政府给我们办的这实事太好了。”

  藏阿姨不知道的是,这个好事是怎么运作到她身边的?北京市妇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延平解释说,藏阿姨参加的项目,全名叫《贫困家庭健康管理项目》,是市妇联2011年帮助北京市女医师协会申请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经过5个月的运作,老百姓对这项活动满意度达到100%,不仅提高了因病致贫家庭的生活质量,也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仅今年上半年,市妇联在妇女工作领域为妇女组织争取到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款已达300万元。

  据了解,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市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大范围联系妇女群众,市妇联建立了全市妇女社会组织信息库,将900多家社会组织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对1000多家区县级妇女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并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用项目引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

  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告诉记者,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是妇联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这几年,市妇联以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依托不断探索社会化资金筹措机制,以家教、家政、婚介等服务为支撑打造社会化公共服务机制,通过不断壮大专业妇女社会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队伍,培育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主力军,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北京特色、符合妇女儿童特点的发展之路。

  市妇联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完成的几个高难度动作可以对这番话做进一步的诠释:

  2010年11月,市妇联以全国妇联“妇女之家”建设为突破口,在16个区县的2646个社区和3944个村全部建立“妇女之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2011年,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她们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妇女之家”——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同时争取资金1670万元,建立了北京妇女网和“妇女之家”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北京妇女网浏览量已从3年前的平均每月几千次上升到15万次,北京市的“妇女之家”也实现了从文字到数字的华丽变身,网络、微博、QQ等新媒体已成为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工作的新平台。

  2011年,市妇联抓住农村“两委”换届契机,采取“写进去、选进去、补进去”的措施,主动协调,强势推进,实现农村妇女100%进“两委”,实现了基层组织中妇女100%进“两委”的目标,并争取基层妇女工作经费2000万元,实现了基层妇联“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的目标。

  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成立两年来,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帮扶困难群体,对老妇救会主任等7类1万多个贫困家庭进行帮扶,完成了对20多万北京流动妇女的“两癌”筛查,并对四川、青海、新疆等地提供帮扶款物1500多万元……


  在投身盛事中光荣绽放


  如今,一进入“北京妇女网”首页,一首悦耳的旋律就会飘出来,“我和太阳最近,温暖伴随我出发,我和时代最近,自尊把自立挺拔,我和未来最亲,自信让自强奋发,芳耀京华,有志姐妹肩负半边天下……”这首为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创作的《北京妇女之歌》传递出的温暖与力量,仿佛又把我们带入了奥运会那段难忘的岁月。

  奥运会期间,首都广大女性唱响 “首都巾帼为奥运奉献,百年圆梦创美好生活”主旋律,用实际行动撑起百年奥运的“半边天”。在奥运会上,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带领的一支9000人的团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奥运史上最大媒体村的运行任务,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并赢得了赛场外的首枚金牌。奥运期间,北京各区县400支姐妹指路队,为海内外宾朋提供双语指路服务,累计服务35万余人次;北京巧娘精心制作的600万片红叶和手工艺花卉、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上美丽绽放;北京巧娘精心制作的5600条“吉祥链”馈赠给罗格主席等中外嘉宾。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中,市妇联承担了群众游行活动指挥部的部分任务。所负责的方阵在国庆游行中步伐整齐、动作有力、气势恢弘,实现了“高质量、有创新”的目标;北京市女企业家、巧娘工作室出色完成游行服装及道具的制作,为群众游行增光添彩;16万巾帼志愿者投入国庆治安维护等工作,为切实做好“平安北京”建设和“国庆平安行动”作出了贡献,以实际行动为盛典交上满意答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讲话中特别指出,在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过程中,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两个“前所未有”是对首都妇女的最高褒奖。

  过去十年,市妇联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以提升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为重点,推动妇女实现自身进步与发展。到“十一五”末期,市妇联共扶持妇女创业就业基地998个,带动妇女创业就业58万人。妇女创业就业资金累计投入超亿元,全市妇女小额贷款累计10亿元,贴息2700万元。“巧娘工作室”被评为第一届北京市十大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全市307个工作室、30个专卖店,年销售额达3.5亿元。

  伴随着首都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北京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民间外交中的优势和作用,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紧密结合,通过多边舞台宣传北京发展成就和妇女事业发展成果,提高北京和北京妇女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市妇联已与93个国家和地区的152个妇女儿童组织建立友好关系。今年北京市委常委在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后称赞首都妇女工作已实现了首善目标。

  赵津芳告诉记者:“未来五年,北京将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让首都妇女儿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将围绕妇女的发展、维权、服务和文化需求,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首善妇联为目标,把妇联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