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绿谷》杂志:“金玫瑰”扮靓老人生活
时间:2014-4-12 8:10:44 来源:平谷区妇联 点击:
平谷区金玫瑰巾帼志愿者到空巢老人家服务
在幸福平谷的建设过程中,平谷区委提出首先要让老人幸福、孩子幸福、妇女幸福。区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组织上为老、从制度上敬老、从行动上孝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打造金玫瑰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巾帼志愿者广泛开展为老结对服务活动,使尊老成为美德,敬老成为习惯,孝老成为自觉,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光添彩。
成立一支队伍 汇聚人力资源
区妇联采取三步走凝聚社会资源缓解社会为老服务压力。一是找准定位。助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区妇联在号召家庭敬老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致力于社会敬老,采取金玫瑰巾帼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就近结对帮扶的形式,主动探索凝聚妇女力量,助推社会敬老的风尚。二是组织发动。2011年11月,区妇联召开金玫瑰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服务动员部署会,并向基层妇联组织下发了《平谷区妇联关于成立“金玫瑰”志愿者服务队及空巢老人调查结对的通知》,广泛发动热心公益的女性参与到助老服务活动中来。三是广泛招募。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金玫瑰”志愿服务队,按各村、社区人口户数安排志愿者人数,全区招募志愿者5000余人。服务队以凝聚女性力量服务人文、科技、绿色等领域为目标,广泛开展服务活动,形成村村有巾帼志愿者、天天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态势。其中助老服务尤为突出,1400余名金玫瑰巾帼志愿者与全区983名空巢老人结对,重点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实行三项制度 规范志愿管理
为避免志愿活动流于形式,区妇联对金玫瑰巾帼志愿者按照统一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是登记制度。完善金玫瑰巾帼志愿者队伍、空巢老人与志愿者结对情况、帮扶活动记录三类档案,对志愿者实行动态管理。并印制了《平谷区金玫瑰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手册》《平谷区金玫瑰志愿者服务手册》,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情况、活动情况,全部记录在志愿者服务手册中。
二是培训制度。志愿者们不但要有服务热情,还要有本领、有技能。为推进助老服务专业化发展,建立了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者培训制度,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保洁、家政、健康知识、实用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三是激励制度。为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区妇联积极开展优秀首都巾帼志愿者、首都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市级孝星等评选活动。2013年三八节期间,请专业公司制作金玫瑰志愿者助老服务事迹宣传片,并在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农村社区进行展播。各乡镇、街道妇联组织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每年对“金玫瑰”志愿行动进行总结,树立一批事迹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兴谷街道园丁社区暖阳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奉献→积累→回报”和“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模式。志愿者凭志愿服务积累的时间,可以到社区理发店理发、染发,清洗抽油烟机、缝制棉被等。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参与爱心储蓄服务的人数达到70人,累计志愿服务1400小时,参加兑换服务的有50人、1000多小时。区妇联还投资16万元,制作下发了2000套印有“金玫瑰巾帼志愿者”标识的马甲和帽子,他们身着统一服装既强调了金玫瑰巾帼志愿者服务的规范性,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又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区妇联还将突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区开展最美巾帼志愿者之星选树活动,通过村级、镇级、区级层层评选,命名区级最美巾帼志愿者之星100名,志愿者示范之星10名;区级优秀巾帼志愿服务团队10支,并通过巡回宣讲,扩大影响。
开展三项服务 缓解社会压力
通过走访调查,针对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金玫瑰巾帼志愿者主要开展日间照料、精神抚慰、生产帮扶三项服务。
日间照料。针对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重点组织志愿者提供代买、保洁、洗衣、送药、送饭等日间照料服务。做到每日探望或电话询问,确保每名空巢老人都能感受到关爱,得到实际的帮助。南宅庄户村金玫瑰巾帼志愿者李玉芬的结对帮扶对象是耿淑桂,老人80出头,没有了老伴,子女都在外工作,只在节假日才有时间回来。老人虽说生活还能自理,但洗衣服做饭这些活做起来还是很勉强。自打有了李玉芬的照顾,老人多半的活儿都被李玉芬包了。老人种不了地,李玉芬就常常把自家地里的青菜给老人送去。有时中午过去老人在睡觉,李玉芬怕吵醒老人,就悄悄地把菜放在老人门口。耿大娘说:“每次看到门口的菜,心里都特别感动。”
精神抚慰。家住东高村镇南宅庄户村74岁的唐凤英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手指关节肿大,无法碰凉水。唐凤英儿女不在身边,很长时间才能回一趟家,难以全心照顾。洗衣服、做饭的活就由对口帮扶的姚桂平和李秀敏包了。志愿者们怕她寂寞,一有时间,就到她家聊天,一起唱歌、唱戏。空巢老人独居在家,寂寞成为他们最难摆脱的困扰,志愿者除了经常到老人家看望、陪聊外,还根据中老年人业余时间充裕,对健康需求增加的现状,积极推进健身活动进广场、进公园、进镇村、进社区活动。全区共有262支巾帼文体志愿者队伍,主要成员为中老年人。由金玫瑰巾帼志愿者将广大中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做健身操、跳广场舞,丰富生活。此外,他们还利用节假日为村民、为老人演出,送去精神慰藉,这些文艺队员也成为金玫瑰巾帼志愿者的一员。滨河社区郁金香艺术团有团员40人,平均年龄58岁,60岁以上的有30人。夏各庄镇“九彩凤凰艺术团”不但用文艺节目丰富老人生活,还编排养老孝亲的内容,教育村民爱老敬老。
生产帮助:农村的老人即便自己干不动了,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帮助老人做一些农活儿也成为志愿者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春天帮助播种、夏天帮忙打药、除草、秋天协助收割、采摘等。志愿者姚桂平和李秀敏每次到唐凤英家田地里干活的时候,都用三轮车把她带到地头,一边说笑一边帮她把地里的活干了。熊儿寨乡花峪村志愿者李红革与空巢老人史文芳结队,在农忙时帮着摘果、挑果、卖果、抬筐……时间久了,老人就把她当成闺女。
取得三点成效 获得持久动力
一是切实缓解老人困难。通过结对服务空巢老人,得到了空巢老人及其家人的认可与欢迎。“有了志愿者,我们在外务工心里、踏实多了,她们对我母亲照顾得挺周到的,我很感激。”老人的子女由衷地夸赞志愿者。
二是容易形成助老氛围。面对金玫瑰志愿者服务老人的事迹,社会群众经历了从不信到不解到认同的过程。开始不了解的人会说:“肯定是假的”;了解真相后,也有人不理解。面对这些质疑,志愿者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过金玫瑰巾帼志愿者照顾老人的记录片后,许多妇女纷纷表示:“这些志愿者真好,我们在家没事,也可以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空巢老人,等咱们老得干不动了,也会有人照顾咱……”
三是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近年来,《北京日报》《新京报》《中国扶贫》杂志以“平谷:一村一支巾帼服务队”、“平谷区千余志愿者帮扶688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孤寂”等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2年,平谷区金玫瑰巾帼志愿服务被评为北京市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优秀公益服务项目;平谷区金玫瑰巾帼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北京市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示范单位、首都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013年,巾帼志愿者帮扶空巢老人活动列入区政府为群众办重要实事,并圆满完成;2014年也列入了这一惠民工程,巾帼志愿服务将为老人送去更多的温暖。
(作者:平谷区妇联主席 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