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京郊日报:平谷区家庭典型靳淑芹:不是亲妈胜亲妈
原标题:不是亲妈胜亲妈
时间:2014-5-9 9:34:46 来源:京郊日报 点击:
分享: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有些孩子不幸失去了生身母亲,可也有很多继母像亲妈一样真诚地爱着儿女。母亲节来临之际,笔者来到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小区采访了后妈靳淑芹。18年来,她用伟大的母爱和无私奉献精神,竭尽全力疼爱两个继子,被人们赞誉为“不是亲妈胜亲妈的好继母”,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亲情赞歌。
“今儿个,妈给你们包饺子吃,再整盘我宝贝孙子爱吃的红烧肉和炸香椿鱼。”
“妈,别尽惦着我们,上次给您买的降压药一定要坚持按顿吃,把身体保养得好好的,我们就放心啦!”
楼下石桌旁,靳淑芹和大儿子任海涛一边择韭菜一边亲热地唠家常。
面对眼前的情景,邻居们禁不住赞叹不已:“如果不说出来,谁会想到这娘儿俩不是亲的,别瞧淑芹是后妈,对俩儿子可比亲妈还好呢!”“是啊,十几年来一直打心眼儿里疼俩儿子,从没见数落过孩子一句,更没因为孩子红过脸吵过架,真让人佩服!”
靳淑芹疼爱继子的故事,那可真像秋天架上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数不清。
真诚让继子享受母爱
今年57岁的靳淑芹原是平谷丽都啤酒厂职工,1994年因家庭破裂离婚,1996年10月,她带着两个女儿与带着两个儿子的任维嘉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婚前,丈夫任维嘉的前妻因病去世,在峪口纺织厂上班,住在老家峪口镇西樊各庄村,离平谷城区十多公里路,两个儿子都在平谷中学读高中,只能在学校吃住。
为了让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得到家庭温暖,结婚当天,靳淑芹就让任海波、任海涛两个继子搬到自己家里来住,怀着一定要让孩子享受亲妈一样疼爱的决心,开始了新的生活。小小的三居室一下子由原来的三口人变成六口人,虽然有些挤,但是看到两个继子满意的笑脸,靳淑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也忙碌了许多。
靳淑芹每天清晨5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熬粥,包馄饨,煮鸡蛋,让孩子吃好早饭再去上学。中午休息时间,她急急忙忙回家给孩子做午饭,捏饺子、烙肉饼、蒸包子,孩子想吃啥就做啥。傍晚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孩子上晚自习前只有6时至7时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下班后的她赶紧麻利地炒菜,蒸米饭,确保孩子一到家就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孩子晚上9时下晚自习回家后,她又立即端上蛋糕和牛奶,生怕孩子饿着影响长身体。孩子上高中期间从没在学校吃过饭,她起早搭晚,一日三餐保证营养,决不糊弄。
“妈,过去一听说后妈就害怕,恐怕跟《小白菜》那首歌里唱的一样,没想到您这么疼我们。”
“妈,您对我们真是太好了,亲妈也不过如此呀!您就是我们的亲妈!”
当两个继子拉着靳淑芹的手,激动地叫她“妈”时,她深情地把两个继子揽在怀里,“好孩子,你们就是我的亲儿子,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供你们考上理想的大学。”
好吃的饭菜,她总是放在两个儿子面前;逢年过节,她总是先给两个继子买新衣服;孩子生日,她总会给孩子一份小礼物……一天午饭,靳淑芹正在给两个儿子夹菜时,她的两个女儿——11岁的张佳艳、9岁的张涵突然问道:“妈妈,我觉得你对两个哥哥,比对我和妹妹还要好。”“是啊,您有偏心眼儿,特别偏着两个哥哥。”靳淑芹却笑着回答:“那就对了!”
1998年、1999年两个儿子相继考上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和四川绵阳科技大学,靳淑芹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大学毕业后,我得了两年银屑病,浑身白斑,不敢出门见人,我妈为我一天熬3遍草药,上好几次药膏,还时常鼓励我要战胜病魔,一辈子都报答不完我妈的恩情。”回忆起患病时的情景,大儿子刘海涛感慨万千。
全力给继子购置新居
中国老传统就是有儿子就得有房,否则说媳妇就难了。大儿子海涛眼看到了结婚年龄,靳淑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想没有房子成家肯定困难。于是,她就和爱人商量买房子的事。老任说:“咱俩挣这点儿钱,孩子刚上班没有多少积蓄,哪有钱买房子,儿子有能耐念书,念多大供多大,没钱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现在他们毕业了,有了工作就由他们去吧。”爱人说得不错,但靳淑芹认为:孩子现在困难,当家长的有义务帮他们闯过难关。2005年,她动员丈夫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买了一处两居室给大儿子结婚用。
2008年,二儿子海波谈恋爱有女朋友了,言谈话语中流露出结婚后,准备到外面租房子住的想法。靳淑芹心想:二儿子海涛在市里工作,早晚得有房住,我这当妈的哪能让儿子在外面租房住呢?于是,她从网上查看房屋买卖信息,委托朋友留意市里房源,听亲戚说在市里有一处便宜楼房要卖后,决定给二儿子买房。想得容易,可做起来难,15万元首付款到哪儿去找。懂事的二儿子几次劝她放弃,可她忙着跟亲戚们借钱。
“你对俩儿子够好的了,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吧! 让他自个儿借钱买不行吗,你也该省点心了。”亲戚们都劝她。可靳淑芹说:“孩子刚参加工作去哪儿借钱呀?既然我有两个儿子,买房的事我就都要竭尽全力相助。”两个星期后,她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3万块钱和东借西凑的12万元钱把首付款交上了。
三年后,京城的楼房盖好了,让交余款,怎样才能凑够余下的45万元钱呢?情急之下,靳淑芹决定把现在住的房子去抵押贷款,经过评估值30万元,太少,贷不了款,她急得团团转。没得说,一个字“借”。淑芹对两儿子视如己出,这样的继母不多!
“是啊,如果继母都像她这样就好了,咱必须支持。”靳淑芹借钱为继子买房的事情,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感动不已,纷纷借钱给她,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凑够了房款。
“妈,真是太谢谢您了,多亏您帮助,要不然我根本买不起楼房。”搬进新居的海涛对靳淑芹感激不尽 。
她开心地笑着说:“谢啥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这当妈的又完成了一项任务。”
精心为继子照顾妻儿
2007年,靳淑芹退休了,她始终没有忘记给自己定的任务,负责接送在平谷三小上学的孙子。每到六、日都准备好可口的饭菜,让在平谷城区工作的大儿子、大儿媳和孙子回家吃饭。
二儿子在京城工作,经常出差。2011年,小儿媳从怀孕开始,她就把小儿媳接到家里照顾。小儿媳怀孕初期,妊娠反应很大,吃什么吐什么,没一点儿胃口。她心疼的不得了,时常买些西瓜、葡萄、菠萝等爽口水果,让儿媳少食多餐。三个月后,小儿媳渐渐有了食欲,她又忙着榨果汁、炖排骨、熬鲫鱼汤,变着花样儿给儿媳补充营养。每次去平谷区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她都亲自陪着。坐月子期间,她精心伺候儿媳和孙女,做饭、洗尿布,到防保科给孙女打疫苗,忙得脚尖儿不着脚后跟儿。
随后,靳淑芹又承担起哄孙女的任务,抱着孙女喂饭,背着孙女去公园玩儿,带着孙女去书店买幼儿画报,整天笑得合不拢嘴。给孩子擦屎把尿,她从不嫌脏;孙女上楼下楼非得让她背着,她从不嫌累;孙女特喜欢吃她做的鸡蛋羹和红豆粥,她从不嫌麻烦。她经常教孙子和孙女背唐诗,唱儿歌,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参加街道和社区举办的趣味运动会。一直哄到一周半,孙女才回京城。临走那天,孙女不停地哭:“奶奶,我不走,我要奶奶。”靳淑芹更是哭成了泪人,若不是家里脱不开身,她说啥也得跟着继续哄孙女。提起婆婆,小儿媳付金华喜笑颜开:“我觉得我妈对我,比俺亲妈还亲,我女儿长得这么好,我妈的功劳是最大的,我特别感谢我妈!”
如今,靳淑芹的6口之家已变成10口之家,孩子们都很孝顺,她成了邻里们羡慕的享福人。一有空儿,她就和社区居民排练文艺节目,将家庭中的快乐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18年来,靳淑芹一切为孩子着想, 用爱赢得爱,将两个不完整的家庭苦心经营成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她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在平谷区国资系统第四届书画、摄影、手工艺品大赛上被评为一等奖,多次获“街道优秀共产党员”、 “文明平谷人”、“首都和谐家庭”等荣誉称号,并参加平谷区文明幸福家庭演讲活动。
采访结束,靳淑芹对笔者感言 :“妇女是半边天,更是家庭的主角。只要对孩子真心付出,对继子女像自己亲生的一样疼爱,每一个再婚家庭都能经营得和谐美满。”继母,奉献出一份真心,也一样是伟大的母爱!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