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市和谐家庭论坛22日在京举办
时间:2010-10-25 0:00:00 来源:人民网 点击: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北京市和谐家庭论坛今日在京举行。论坛由北京市妇联主办,北京妇女研究中心、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北京法学会妇女法学分会、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北京市家教研究会、北京市家政研究会协办。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静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北京市政府有关单位的部门领导,首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妇女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热心婚姻家庭问题和妇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各级妇女干部等参加此次会议。
北京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津芳首先致开幕词。她说,北京市充分重视家庭对于提升城市发展实力的重要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妇联的亲切关怀下,深入研究北京社会转型期新特点、新趋势,认真分析北京作为历史名城与国际都市所独有的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交通的城市文化,进而科学谋划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的新定位、新思路,不断深化和谐家庭建设的新内涵、新理念,探索和谐家庭建设的新手段、新举措,不断充实首都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首都市民的家庭幸福感。
北京市常委梁伟在会上指出,当前北京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家庭品质的提升。他认为,做好家庭建设工作,一是更新观念,把握和谐家庭的新内涵;二是丰富内容,满足家庭建设的新需求;三是创新机制,探索家庭建设新途径。在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格局中,需要把家庭文化纳入社会文化建设中,有效推进和谐家庭建设活动的开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本次论坛设主论坛与三个分论坛。在主论坛的上,北京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津芳认为,北京市当前和谐家庭建设的特点是:北京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快速进步为首都和谐家庭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城乡居民家庭生活品质不断充实,内容层次不断丰富,和谐家庭建设的内在因素日益优化。北京市和谐社会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对首都女性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提出了更好要求;首都家庭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对和谐家庭创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居民日益扩大的精神文化空间对和谐家庭建设活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史静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基础”的报告。她指出,妇女和儿童最敏感地反映世界发展状况。“追求性别平等与公平”是世界性议题,如果一个国家想要持续繁荣发展,女性必须得到尊重。性别平等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男性、女性都作为人根据自身的潜力得到发展。她提出中国当前新生儿性别比失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后患,要实现性别平等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需要雄心勃勃的目标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国资委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刘延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郑新蓉、著名编剧臧里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代表岳云雷也分别就和谐家庭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分别以“家庭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和“和谐家庭创建的探索与创新”三个主题,深入探讨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和谐家庭建设的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