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在地区转型发展中撑起“半边天”——北京市石景山区妇女工作纪实
时间:2011-3-2 15:29:08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市区西部。近年来,随着首钢涉钢产业调整搬迁,首都的发展开始聚焦京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石景山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城市建设管理实现了新跨越,社会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走上了“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区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基层妇女工作,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载体,不仅在全国率先设立社区妇联专项工作经费,还在全国首家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通过为各层次妇女姐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现了全区妇女姐妹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目标。
同发展 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给予支持、舆论上正确引导、工作上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石景山区妇女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区委常委会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妇女工作汇报,涉及妇女工作的重大事项还召开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妇联活动,协调支持妇联开展工作。2010年3月,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在全市率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局,做到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逐步形成党建和妇建带促结合、优势互补、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为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0年12月2日,在全国妇联“女性高层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推进项目”调研座谈会上,石景山区副区长李艳现身说法,讲了自己如何从外地通过公开招聘到石景山科委工作,后又如何成长为副区长的经历。在石景山,像李艳这样通过培养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的女性还有很多。
石景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文起告诉记者,石景山区委历来十分重视女干部工作,特别是2007年新一届区委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截至目前,石景山区295名党代表中女性占44.4%;185名人大代表中女性占29.2%;181名政协委员中女性委员占27.1%;石景山区共有处级干部525人,其中女干部166人、占31.6%;全区共有处级后备干部227人,其中女干部95人、占41.9%。
石景山区委高度重视全区妇女工作队伍建设。石景山区妇联主席王宏芬介绍说,为了配强配齐社区妇联干部,区委要求社区妇联换届要与居委会换届同步进行,社区妇联主席全部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以上人员担任,实现社区妇联主席100%进入“两委”。为增强妇女工作队伍力量,区委常委会还决定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区妇联专干,由大学生社工协助社区妇联主席开展工作。
广覆盖 为不同层次妇女提供特色服务
石景山区是一个从重工业区发展起来的新城区,辖区内既有首钢这样的大企业,也有军区部队,既有在写字楼的白领,也有大量的流动人口。面对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城市功能新拓展、城乡二元结构消除等新形势,区妇联围绕“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通过项目化运作,为各层次妇女姐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
为发挥女性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石景山区实施了“女性素质工程”,建立了女性人才资源信息库,做好女性人才培养和发展工作。区妇联从宣传先进妇女和先进妇女集体典型入手,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提升素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不断深化“巾帼建功”创建活动,以“创先争优,岗位建功”为主题,采取妇联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1+X”创建模式,使“巾帼文明岗”争创活动成为职业女性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女领导干部中,通过成立联谊会、组织培训考察等形式,凝聚全区女领导干部力量;在“两新”组织女性中,筹建石景山区女企业家联谊会,搭建交流联谊、共促发展的平台;在失业女性中,以“巧娘工作室”、绿色洗衣项目等创业援助项目为支撑,扶持创业带头人,带动失业女性自主创业。
石景山区妇联除了围绕服务首钢搬迁调整大局,实施了分流人员妇女再就业工程外,还针对特困群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区妇联主席王宏芬告诉记者,2009年区妇联、区慈善协会、区民政局联合实施了“关爱母亲共建和谐”真情援助单亲家庭贫困母亲项目,对符合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600名单亲家庭贫困母亲在三年内实行分批救助,以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今年春节前,身患尿毒症的朱艳拿到救助款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不停地说:“谢谢”。43岁的朱艳是首钢留守家属,爱人长期在迁安工作,家中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考虑到朱艳的特殊情况,区妇联决定以公益项目款长期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为了满足首钢留守妇女长知识、谋发展的需求,区妇联还在苹果园、八宝山街道启动了“阳光母亲大讲堂”和“优质服务惠姐妹,民盟专家进社区”等公益项目,请北京市的专家学者为首钢搬迁后的“留守”妇女、困难姐妹提供“一对一”、“菜单式”服务。
在石景山区,流动人口有一个崭新的名字“新居民”。区妇联在流动人口集中的苹果园街道,依托街道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建立了新居民“妇女之家”,实现了新居民妇女与辖区妇女“六同”,即:同服务、同教育、同管理、同参与、同发展、同提高。
抓家庭 以家庭和睦促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石景山区妇联把和谐家庭建设作为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立足社区,开发出四个社区功能:开发社区文化功能,浓化和谐建设氛围;开发社区教育功能,宣传树立和谐理念;开发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妇女及家庭和谐发展的能力;开发社区联谊功能,开展互助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开发社区功能,举办和谐家庭邻里节,让和谐家庭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区妇联还在家庭建设中融入学习型家庭和绿色家庭等新内容。2010年,以提高妇女素质为抓手,提升家庭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在妇女和家庭中开展“和谐家庭瞬间精彩”女性微博评选活动;利用大众读书会、“石景山妇女网”读书学习专栏等文化服务平台,开展“送你一缕书香”女性读书主题活动。区妇联还在社区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和节能减排社区家庭行动,并与区科委、区科协、经信委联手举办百家低碳绿色家庭表彰、“绿色网络、低碳生活”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等活动。
为创建平安家庭,区妇联在现有三级维权信访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将妇女维权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妇联的网底组织——妇女小组中,建立妇女维权“五管员”队伍,“五管”即为:管法律宣传、管法律监督、管信访协调、管交流谈心、管联谊互助。全区共有妇女维权“五管员”3258名。区妇联信访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变被动等访为主动接访、变接待上访为知情下访、变单一接访为联合接访,使维权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中央巡视组平安奥运检查中,区妇联信访维权工作得到肯定,《北京信访》还专题介绍区妇联组织开展信访维权工作的情况。
勇开拓 创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石景山区妇联扎实推进基层工作,深入开展调研,以社区妇联经费为突破口,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创新。
2007年,石景山区妇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区委报送了《关于增设我区社区妇联工作经费的报告》,区委高度重视,区委书记荣华同志亲自作了批示,并经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区财政从2008年开始正式拨付社区妇联工作经费。自此,区妇联率先设立了社区妇联专项经费,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2010年10月12日,全国妇联召开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座谈会,石景山区妇联作为唯一的一个区级妇联组织参加会议并就设立社区妇联工作经费做了经验介绍。2010年10月25日,经区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区妇联率先将社区妇女工作经费提高至每人每年两元钱的标准,从2011年起开始拨付。
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区妇联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社区妇联工作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对经费的管理内容和使用范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物质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管理,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妇联干部的积极性,社区妇女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红红火火。
在商务楼宇经济发展迅猛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其中的白领女性也能享受到妇联组织的温暖成为石景山区妇联探索的新课题,2010年,区妇联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契机,率先在35个商务楼宇的综合服务站中,以“五站合一”为工作模式建立了以楼宇妇女服务站为主体的“妇女之家”,并以楼宇妇女的需求为工作重点,以“搭建活动载体,丰富服务内容”为工作方法,针对女性员工,开展了信访维权、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心理咨询等服务和有针对性、人性化的特色活动。
2010年10月,在全国妇联召开的“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动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座谈会”结束后,石景山区妇联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在全区规范“妇女之家”建设的通知》,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四有”标准,对全区原有的“妇女之家”进行规范,并将“妇女之家”拓展到35个商务楼宇,在全国首家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并制定了《石景山区“妇女之家”管理办法》,在139个社区统一实施。完善《基层妇女组织规范化管理标准》,建立各类组织队伍、先进典型、困难妇女儿童的电子台账,从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进行年度考核。定期开展“妇女之家”工作评比活动,表彰优秀的“妇女之家”站点,表彰优秀“妇女之家”工作者及优秀志愿者,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质量。
近年来,石景山区妇联以科学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扎实的工作、特色的活动,获得了各方认可,先后荣获了“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北京市首善妇女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关新闻
- 网易:北京市妇联真情推出暖“新”码,为“三新”领域妇女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2025-01-22
- 千龙网:北京市妇联举办巾帼家政对接推进会,助力妇女创业就业 2024-12-26
- 中国妇女报:北京发布13个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 2024-12-13
- 中国妇女报:北京朝阳举办“朝童向未来”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 2024-11-21
- 中国妇女报:守护妇儿权益 共“感”中国温度 2024-11-20
- 中国妇女报: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以党建引领街区建设 2022-11-24
- 中国妇女报:北京石景山区妇联多举措服务在京过年妇女姐妹 2021-02-05
- 北京日报:石景山战“疫”|抗“疫”前线,这一抹红分外动人 2020-03-01
- 北京日报:石景山“楼长”日记|一名年轻党员的防疫使命 2020-03-01
- 北京日报:石景山“楼长”日记|疫情防控,巾帼志愿者在行动!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