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妇女报:我们有信心实现让群众当主角

——北京市妇联主席马兰霞解读北京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

时间:2017-1-13 10:30: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日前,《北京市妇联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引发各方高度关切和热议,首都各界妇女对此充满期待。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专访时,北京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兰霞对方案进行了解读。她表示,北京市妇联组织将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妇联改革和工作创新融入服务北京广大妇女新格局,更坚实地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记者:目前妇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改革总体思路又是什么?

  马兰霞: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妇联改革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改革提出的六点要求,为我们推进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妇联改革主要有四方面考虑,其中前三方面对应强“三性”,第四方面针对去“四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先进引领、坚持妇女为本和坚持问题导向。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我们明确市妇联改革必须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比如对“四化”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特别是要紧盯妇联组织和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问题及其表现,聚焦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使解决问题真正成为筹划改革的动力源、推进改革的牵引器、检验改革的试金石。

  中央群团会议提出群团组织的“四化”问题之后,我们也对照着对市妇联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四化”等现象和问题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比如,存在行政化倾向,群团组织特点体现不够鲜明,习惯用会议、文件等行政方式推动工作;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领域研究不够充分,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潜能还未完全释放;对妇女群众所思所想了解不够深入,实际工作与妇女群众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精准服务不够;对妇女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有待加强。

  记者:在组织架构上,方案中提到北京市妇联机关部室精简,精简后要达到什么效果?

  马兰霞:按照精干高效、“减上补下”原则,精简编制用于充实妇女人口多、工作任务重、专职编制少的区妇联。 妇联组织将构建一支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注重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从基层、各领域选用优秀人才,形成一支专职干部为骨干力量、挂职兼职干部为重要支撑的热爱妇女群众、善做群众工作、充满活力的妇联机关干部队伍。总体看,妇联整体工作人员不减,挂职干部和志愿者总人数不少于精简编制数,而且加强充实了基层力量。

  记者:在改变“倒金字塔”组织结构状况,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问题上,有哪些改革措施?

  马兰霞:我们着眼于扩大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做强基层、夯实基础。立足妇联服务对象数量多、工作领域宽的实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在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面,探索以多种方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努力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重点推进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妇代会改建妇联;拓展横向组织网络,实现组织的广覆盖和服务的有效覆盖。

  在壮大基层工作力量方面,重点发展以妇联干部为骨干、以妇女社会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等为依靠、吸引更多城乡社区妇女参加的基层妇联工作队伍。

  在基层阵地建设方面,重点将“妇女之家”建设向各领域延伸,推进乡镇(街道)一级 “妇女之家”建设;规范化建设“妇女之家”;强化妇女之家4+N服务功能(维护权益、创业就业、家庭建设、困难帮扶+N),使“妇女之家”工作更活跃。

  记者:改革最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做了哪些准备?

  马兰霞: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升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的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彰显妇联组织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扎扎实实做到这些,需要生机与活力。市妇联自2014年换届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党组提出了“调研先行、基础先行、制度先行”,着力强化服务、固本强基、破解难题,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创新探索。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后,党组围绕增强“三性”、克服“四化”,出台《北京市妇联关于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组织活力的实施方案》。尽管那时我们还没有进行全面改革,但妇联党组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妇联组织解决自身问题、实现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针对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在基层延长工作手臂,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兼职妇女干部达到2万余人,实现执委、兼职副主席(妇女干部)组织上有身份、工作上有任务、肩膀上有责任,基层活力得到了加强。

  针对运用网络开展工作不够的问题,我们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妇联关于加强网络及新媒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开通网站18个、微博账号24个、微信账号27个,初步形成网络及新媒体建设的规模效应。

  实践出真知,通过以上这些举措和探索,我们感到,改革创新已成全市妇联系统共识,此前先行先试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妇联工作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妇女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这次改革亮点之一,是如何让群众唱主角。对此您怎么看?

  马兰霞:这正是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着眼于更有效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发挥妇女群众主体作用。

  重点是通过改革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工作,落实领导调查研究制度,建立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完善落实蹲点工作制度,通过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让妇联机关干部真正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妇女群众,进一步强化干部的群众意识、群众观点、群众感情。针对妇联工作内循环的“暖水瓶”现象,克服以主观想象代替妇女群众真实需求的倾向,重点形成依靠妇女群众推进妇联工作的运行方式,扩大让普通妇女群众直接参与妇联工作的渠道,通过建立完善妇女群众需求调查机制、妇联工作群众评估机制、妇女群众参与重点工作机制,充分吸纳妇女诉求,最大限度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妇女群众。

  我们强调,每项改革措施都需要市区两级乃至各级妇联组织推动落实。我们有信心真正实现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