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妇联动态
北京市妇联在特殊女性群体中建立第一个市级“流动妇女平安之家”
时间:2007-3-26 0:00:00 来源:市妇联权益部 点击:
分享:
来源:市妇联权益部
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2006年,北京市妇联与首都综治办等六家单位在全市流动妇女相对集中的乡镇、社区(村)、单位启动了“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引导流动妇女积极参与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在开展帮教慰问过程中,北京市妇联发现市公安局监管处收容教育一所(简称妇教所)中,98%的女性为外地来京务工的流动女性,她们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较差、综合素质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不强,往往是一时误入歧途而被收容教育。为更好地帮助这些被收教女性提高法律意识,回归社会后能够早日融入社会,市妇联决定在妇教所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
2007年“三八”节期间,市妇联、市律师协会女律师联谊会、农工党北京市委、首都综治办等单位领导来到妇教所,慰问女干警和失足女性,并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市妇联副主席杨秀珍、首都综治办处长路海军共同为妇教所颁发了“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匾牌。这是第一个市级“流动妇女平安之家”,也是第一个针对特殊群体而建立的“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妇联等社会团体对被收教女性的关心,对收教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热线电话的开通、聊天室的建立,加强了学员与干警的沟通与联系;学习室的建立、阅览室的开放,促进了学员们学习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就业技能的积极性;健身角、信息平台的建立,为干警们组织学员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总之,我们希望,“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的建立,可以使学员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并逐步成为学员们的维权之家、学习之家、活动之家、心灵沟通之家,使这些失足女性在收教结束之后能够很好的回归社会。
为更好地发挥“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在教育、引导、服务、维护身在高墙内的特殊女性群体的积极作用,市妇联今后将协调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心理调试、女性卫生保健常识、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失足女性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使她们积极接受改造,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在慰问活动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杜声显先生朗诵了作家柯岩专门为女监服刑人员写的诗歌,表达了社会对失足女性的殷切希望:
谁也不能踏上两条路
在同一个,同一个时刻
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
女孩,你可要用心
用心地选择
也许选对,也许选错
对对错错,构成了你的生活
如果对的多
不要盲目欢乐
如果错的多
也不要泪流成河
要在错中寻找对
要在对中别除错
在追求中慢慢成长
女孩,人生的十字路口
很多,很多……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