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妇联动态
市妇联召开推进“姐妹驿站”建设研讨会
时间:2009-6-8 0:00:00 来源:市妇联权益部 点击:
分享:
来源:市妇联权益部
为进一步发挥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在政府委托、妇女需要、市场缺位、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定位,加强服务职能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6月5日上午,市妇联在房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召开了推进“姐妹驿站”建设研讨会。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津芳,副主席李彦梅,市委社会工委副书记、市社会办副主任王力军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2009年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4”文件指示要求及北京市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立“姐妹驿站”, 搭建服务妇女民生、构建社会和谐的服务平台。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依托,以着力提高妇女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平安目标,通过维权服务、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组织培训、文化活动等多层级、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面向全市广大妇女,引领妇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
“姐妹驿站”由基层妇联组织、相关部门和具有法律、心理、社工等专业人才构成的社区志愿者共同组建。实现“三级”服务网络管理机制,即:市级“姐妹驿站”指导站、区县级“姐妹驿站”服务站、乡镇(社区)级“姐妹驿站”工作站。今年计划在每个区县建设1-2个“姐妹驿站”。年底由市妇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组成考核评估小组进行检查验收。
研讨会上,部分区县妇联就如何以“姐妹驿站”为载体,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开展惠及广大妇女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项目;依托社区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调解婚姻家庭问题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发挥枢纽型组织优势,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研讨会还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对更好地发挥“姐妹驿站”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姐妹驿站”工作模式进行了学术性指导。
市委社工委副书记、社会办副主任王力军充分肯定了市妇联在参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市妇联作为全市第一批被认定的10家“枢纽型”社会组织,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姐妹驿站”,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力军副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建设以及构建“枢纽型”组织的工作情况。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对北京市妇联积极探讨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有效途径和创建“姐妹驿站”管理模式给予肯定。她说,妇联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实践性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妇联的维权要着重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实事化维权,北京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姐妹驿站为载体,不仅使妇联在基层开展的各项服务民生的工作有了整合的平台,也符合妇联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性。
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就妇联组织如何贯彻落实市委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参与社会建设讲几点意见: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履行职能,切实肩负起建设“新北京”、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新使命。其次,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开创参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做好研讨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各种载体的开发与创新。最后,她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树立坚定信心,一定有能力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重任,成为首都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努力在参与社会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研讨会由市妇联副主席李彦梅主持,来自十八个区县的妇联主席、主管主席、权益部长及部分乡镇妇联的代表近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