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妇联动态

“北京巧娘”海外直播装裱技艺,展现延续艺术品生命的“魔法”

时间:2022-10-12 14:54:21   来源:北京市妇女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巧娘工作室发展协会   点击:
分享:
  9月27日,由市妇联与光明网合作打造的2022年第五期(总第33期)“聆听智慧女性·感知中国文化(Experience Chinese Culture with Smart Lady)”海外直播节目走进东城区巧娘协会所在地,位于朝阳门南小街的“和空间”创业社区,为全球网友带来了一期展示中国字画装裱技艺的精彩节目。截至目前,累计获得了全球超过20万次点击量。
  传承非遗:延续字画生命历程的“魔法师”
  王英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人,1996年来京开始创业,最开始接触的是花艺,开着自己的花店,闲暇之余常去中国美术馆看展,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字画装裱非遗传承人杨晓鹰老师,在和杨老师的交谈中,她对装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了解,传统手工装裱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伴随着书法、绘画艺术而产生,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技艺的出现,为保存珍贵的字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历经晋、唐、宋、元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定型,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裱”和以苏州为中心的“苏裱”两个流派。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装裱技艺也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现今包括手工装裱、机器装裱和手工机裱,各具优势,也给字画装裱提供了更多选择。
  潜心研究:提升字画完整性和艺术性
  在老师的教导和技艺传授中,王英不仅仅学到装裱、揭裱、修复等技艺,同时也学到了手艺人的工匠精神。装裱字画工艺行内俗称“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字画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更需要融入艺术方面的内涵。王英认为装裱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纯粹的美的享受,它同时还强调要和中国字画相协调,所以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体现的不仅是肉眼可见的形式上的美,同时也追求一种深刻的文化精神上的美感。王英是一个很喜欢静下来做事的人,能为中国的书法国画做装裱、甚至给一些名家名作装裱,让她感到自己也与这些珍贵作品“同呼吸、共命运”,参与到了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这一点给了她强大的精神动力。
  热心公益:学有所成不忘初心回馈社会
  2016年,王英加入了东城区巧娘协会的大家庭,在妇联组织和巧娘协会的帮扶下,有了更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参加了东城区中韩花艺培训、国画技艺等种类丰富的课程并且还取得了国际认证,获得更好发展后的她不忘初心,每逢节庆日和重要国事活动,积极地将自己所学回馈多个社区和机关单位。2017年冬,王英设计用装裱材料刻“天下第一福”,装裱成片、成轴,送福到社区,并在社区做过多场讲解装裱过程和体验的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她在“感党恩·颂党情”东城巧娘百场公益课程进社区活动中担任花艺老师和国画组非遗传承老师,通过几十场的课程教授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在本期海外直播节目的最后,王英向全球的网友现场展示了手工装裱字画和剪纸作品,内容题材围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展开。
  海外直播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由市妇联通过“光明日报”脸书官方账号向世界讲述北京女性的精彩故事,累计获得了全球超过1115万次点击量。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