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妇联动态

天使回家 英雄凯旋——西城援鄂巾帼医护平安抵京

时间:2020-4-1 11:18:04   来源:西城区妇联   点击:
分享:
西城援鄂巾帼医护人员平安抵京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西城区所辖北京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医院多名巾帼医护人员及共产党员主动请缨、逆行出征、奔赴湖北,与武汉人民肩并肩战斗,自觉做到顾大局、听指挥、站前沿、冲头阵、守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昨天下午14时40分许,在武汉连续奋战了65天的医护人员们圆满结束了支援任务,平安抵京。她们以精湛的医术筑起了一道让死神也望而却步的生命防线,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展示了北京西城巾帼医护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援鄂期间,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西城巾帼白衣战士,她们用最美逆行彰显了医者仁心,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责任与担当。
  一、护目镜全是水珠,手套好几层……马跃明当护士以来,头一回补了第二针
  马跃明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一名护士,她技术娴熟、专业过硬,但是当马跃明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闷热笨重”构成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经历。防护服刚穿上就已经汗流浃背,没过多久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一会儿被身体烘干,一会儿又被汗水打湿,头发全是湿的,戴着多层手套,手心全是汗。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医嘱治疗操作成为一件意想不到的难事。
  “隔着好几层手套,我就觉得自己的手怎么变得这么笨!连针管包装都打不开,胶布都撕不下来。”马跃明说道。隔离病房中的患者没有家属陪同,除了治疗,护士们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做好生活护理,帮他们发饭,帮他们接大小便。有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喂饭、清洁。有的患者住院物品不全,还要帮他们想办法。一位患者实在无法在床上排便,又没有其他便盆,马跃明灵机一动,把一张椅子翻过来,架上便盆,成功地帮助患者创造条件排了便。凌晨3:00到了,马上圆满完成任务了!然而此时,一位60多岁奶奶的静脉药物刚刚配好送到。“她症状比较重,喘憋比较厉害,看着很痛苦。我想虽然马上要下班了,但还是尽快让她输上液吧。”马跃明毫不犹豫地拿起操作盘走到患者面前。
  静脉穿刺,对于一名高年资护士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当绑上橡胶带,马跃明发现患者血管条件不好、高烧进食减少导致血管充盈也不好。护目镜全是水珠,视野非常不清晰;隔着好几层手套触摸血管时,之前临床操作的手感全消失了。完全凭着多年经验,马跃明一针进去就见了回血,但在拔出针芯时,尺寸不合适的手套却妨碍了这样的精细动作,针尖位置跑偏了……马跃明一下愣住了。自己当护士以来,不管什么样的血管条件,几乎都是一针见血,没有补过第二针,而这次……却……“我内疚极了,赶紧拔出针按住针眼,患者说没事,但我看着她喘憋痛苦的样子,特别自责。”马跃明说到这时哽咽了。她吸取教训,把手套的每一根手指都顶到头,换了位置重新穿刺,这次非常顺利地留置成功。药物成功地输进患者体内,老人向马跃明点头致谢。马跃明向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真的希望她早日康复痊愈。
  二、“党晓曦,你要加油!你代表的是国家队,绝不能掉链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党晓曦在35岁生日那一天写下的日记--“今天是我们来武汉的第五天了。很早我就醒了,因为今天我要正式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七点多我已经吃完早饭喝完水,一切准备就绪。听第一批进驻病房的姐妹们说,为了中途不上厕所,这顿饭和水要盯到下午五点,我特意多吃了两口。
  ”8:30,我们准时到达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对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我们始终抱着满腔热血、努力拼搏的精神走上战场。但距离隔离病房越近,我就越忐忑,感到压力特别大。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隔离病房,它长什么样?区域怎么划分?和我最熟悉的监护有啥区别?无数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狂奔。‘党晓曦,你要加油!你代表的是国家队,绝不能掉链子!’我不断地给自己鼓劲。
  “进入病区后,在王雯老师及王秋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有条不紊地准备交班前的防护工作,和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疗队顺利进行了交接班。穿戴好防护服。很快,忙碌的工作让我无暇再去想其他。27位患者中有4位病情较重。生命体征、氧饱和、氧气流量、精神状态、输液量……多年的重症护理经验,让我在看到他们时,脑海中自动蹦出护理记录、加强护理项目。我又找回了自己的工作感觉。
  ”中午到了,我移动着‘笨重的身躯’挨个为每位患者把午餐摆好,叮嘱他们好好吃饭;有些患者乏力不适,生活垃圾到处都是,我帮他们清洁好环境;饭后,逐一记录他们的体温变化,当看到他们体温降下来,我会冲他们竖竖大拇指,他们会回报给我一个充满希望的笑容。每次收回体温计,我都会将温度甩回正常。可是隔着五层橡胶手套根本握不住这细细的水银体温计,更不要说甩了。看我笨手笨脚犯难的时候,一个病人说:‘要不我帮你吧?’这一句话,让我心里一直暖暖的。
  “从初进病房的忐忑不安,到适应后的规范有序,从我给每一位患者加油安慰,到患者传递给我鼓励温暖,都让我觉得充满了干劲,各种艰苦都可以克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是北大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用自己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守护每一位患者,容不得有一点马虎。想起同样工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一线的老公,他是军人,应该更加忙碌吧?能和他并肩为祖国发挥着自己的能量,让我觉得如此骄傲!”
  三、接到任务主动请战:丈夫的支持给了我很大勇气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阮征和战友们第一次踏进病房,“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的刹那我百感交集,以前定格在照片或视频里的情形突然变成现实,不由得紧张了几分。”阮征说。
  为患者叩背、吸痰,监测生命体征……日常看似简单的操作在狭促密闭的隔离空间下需要消耗更多体能。不一会儿,阮征已经汗流浃背,6个小时下来,阮征的手已经捂得虚胖发胀。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整整6个小时,医护人员们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只要脱下来,防护服就不能用了,需要换新的。”阮征说,“脱穿防护服的过程是很危险的环节,同事们上岗后不吃不喝,既是为免上厕所免换服装节省物资,也是为降低感染几率。”傍晚时分,阮征接通了和家人的视频。丈夫曹杰早已守候在手机那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辛劳一天的妻子。
  在曹杰眼里,阮征是个善良、体贴而又感性的妻子。“她眼窝比较浅,看影视剧很容易被剧情打动掉眼泪。”曹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是个警察,更不能儿女情长、优柔寡断,平时基本没哭过,妻子出征那天实在是绷不住了。”回忆起送别场景,曹杰再度哽咽,“以前都是她送我出征,这是我第一次送她出征,真的挺难受。”
  曹杰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石榴庄站派出所所长,因工作繁忙,勤务多,常常一连十多天回不了家。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夫妇俩都积极上进,在工作中比学赶帮超,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相得益彰。“阮征现在还是预备党员,这次出征,是她主动报名请战的。我觉得关键时刻还得党员带头上,所以我理解她支持她。”曹杰说。
  四、“时隔17年,我再次穿上这身白色战衣”
  北京友谊医院主管护师吴正芳时隔17年,再次穿上了这身白色的战衣。“17年前进入‘非典’一线病房时,我还是个未满30岁的年轻母亲;如今,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儿子18岁,今年刚好参加高考。
  ”自年初开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丝毫犹豫驰援武汉这件事,尽管心中放不下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和即将高考的儿子,但我知道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安稳。“1月27日,在接到紧急通知后,我们13名队员在两小时内紧急集结,带着全友谊人的嘱托奔赴武汉!
  ”我临危授命担任病区护士长,带领18名护士开了第一个病区,成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队员。时隔17年再次进入隔离病房,让我感慨万千。6个小时穿着隔离服工作下来,我常会感觉头晕脑胀,咽喉沙哑。在隔离病房,我们的交流基本靠喊,因为大家都带着双层口罩双层帽子,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似乎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不得不服老了,四十多岁的体力真的是跟当年无法比了!但是作为护士长,作为党员,作为一名护士,我知道我的使命知道我身上的责任,在疫情面前,我们不会退缩!“吴正芳来到武汉之后,工作之余一直牵挂着儿子的学业。儿子已经进入到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没有她在身边守候,成绩会不会受影响,每天吃的好不好,晚上几点睡觉......
  这些担忧在她报名参加医疗队的时候根本无暇考虑,因为她深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人民需要之时,共产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许多次,她对着镜头潸然泪下,总是说对不起孩子,但在队员们的心中她确实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好妈妈、好护士长。
  西城巾帼医护的援鄂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她们用生命浇灌出的人间奇迹,她们是新时代最美的天使、最无畏的战士、最可敬的英雄,她们的赫赫战功必将被历史铭记。
  去时千山远,归来万里春,西城巾帼,欢迎回家!
编辑:liu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