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妇联动态
西城巾帼志愿者凝心聚力共筑“防疫墙”
时间:2020-4-29 8:29:49 来源:西城区妇联 点击:
分享:

西城巾帼志愿者凝心聚力共筑“防疫墙”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城区各社区志愿者闻令而动上演最美逆行。她们佩戴红袖标穿梭于每一条街巷。她们是带头奉献的老党员,是冲锋在前的在职党员,是淳朴实干的居民群众。一句“让我来”让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志愿身影接连不断。她们带动着身边的人,一同加入战役中。她们说:“只要有需要,我们一直在!”值守、巡查、登记、大雪中清扫甚至搬运、清除垃圾每个角落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用志愿者的身份和信仰的力量筑起一道道防线汇聚成志愿服务的磅礴力量守护着人民的家园。
老党员——八旬老党员主动请缨,志愿为社区防疫出力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现在已经84岁了,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需要每一个人都出一份力,而且我是一名老党员,祖国有难,我责无旁贷,更要尽一份力量,能多做一点就再多做一点,”这句话出自百万庄西社区一名年龄最大的值守志愿者。
在疫情初期,当所有居民都安心宅在家里时,胥树贞老人却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值守任务,不顾一切地要为社区出一分力,她的孩子曾劝她:“别出门了,在家也是为社区出力了。”但胥树贞还是报名参加了值守任务。新中国走过70年风风雨雨,在我们的身边一直都有朴素而执着的老党员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正是有着一股力量,我们的祖国才更加美好。
夫妻档——你战斗过的地方,我也来接力
团结社区有一对夫妻,戴彤和范新钢,两人都是九三学社的民主党派人士。社区工作人员回忆,在刚刚发布招募志愿者的通告时,这对夫妻就报名了。两人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坚守在疫情防控卡口,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出力量。
“你战斗过的地方,我也来接力,爱人看到社区工作者很辛苦,特别想搭把手,就报名了。现在是抗击疫情关键阶段,我们两个同时报名,一起为社区出点力。”范新钢说。值守时,范新钢总是一脸微笑,戴彤说:“每到站岗那天,他就显得格外兴奋、特别精神,早早就拿出志愿者红袖标前往值守点。”“我们老两口身为社区的一分子,国家有难必伸援手,能为社区出一份力,我们特别开心!”
传承——大志愿者带领小志愿者
洪茂沟社区升级出入证当天,迎来一位小志愿者——原来是社区在职党员李霞带着儿子一起参加社区志愿防疫工作。核对数据、填写卡片......“小志愿者”有模有样地跟着发放出入证,进出的工作人员看见他,都会问一句:“小朋友怎么来‘工作’了?”“我和妈妈一起来做志愿服务。”除了协助发放出入证,他还跟随妈妈一起在小区卡口值守8次,他的妈妈李霞说:“我是一名党员,带他来参与,是为了让他感受社区工作者的不易,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李霞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志愿者不仅是简单的三个字,更是一种传承。每一次值守结束后,他都会说,社区的叔叔阿姨好辛苦,我们应该多来帮忙!无论是他还是我,都很有收获。”
成长——00后都已经长大,“现在换我们来守护”
徐骞皓是滨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贾佳的儿子,今年13岁,“防控疫情开展以来,每天母亲都早早地来到社区,不分昼夜地忙碌着,我自小就在这边长大,我也想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跟父母商量后,他们非常支持我。”
3月4日,在执勤点位上,徐骞皓手拿测温枪、查出入证,“叔叔,麻烦停下车,检查一下体温”“您好,麻烦出示一下出入证。”下午人流量不大,但徐骞皓依然认认真真地坚守在“岗位”上,2个小时的值守任务很顺利。徐骞皓说:“我是00后,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是被保护的一代,现在有机会换我们来保护大家。”今日的“小棉袄”在寒风中,逐渐雕刻出梦想和担当的形状。
一个红袖套、一把体温枪、一份登记表这是在职党员、志愿者们的抗“疫”行装。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她们驻扎在各个社区,舍小家为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携手“逆行”,努力的守护着身后的每一位居民,为街道、社区搭建起了层层防疫墙。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