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妇联动态

西城区妇联开展我“药”守护好邻居活动 邻里守望 互助分享 爱心接力在延续

时间:2022-12-26 9:16:26   来源:西城区妇联   点击:
分享:
  西城区妇联积极响应北京市妇联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的倡议,号召广大妇女带领家庭成员开展我“药”守护好邻居活动,连日来,在西城区各小区群里,谁家中要是急需点儿什么,问一声,往往很快就有居民接话,聊天疏导、物资互助,将自家富余的应急药品等分享给街坊邻里,邻里搭把手共度抗疫关。
  爱心接力 互帮互助见真情
  12月14日晚上七点左右,在陶然亭地区一社区活动群里,一名邻居发出“各位高邻,5个月小孩高烧不断,急需‘泰诺林’求助各位帮忙”的消息。
  但眼下,不少退烧药尤其是儿童药暂时短缺,外面很难买到。很多邻居看到求助消息,第一时间回复:有人支招,可以通过线上医院开药,有人提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夫的电话,还有的邻居分享了小儿推拿的穴位……还有邻居提示,可以用另外的退烧药。在邻居们爱心接力下,第二天一早,这位邻居在群里发布了消息,说在邻居们的热心帮助下,借到了退烧药,还在群里分享了宝宝的照片向热心的邻居们表示感谢。
  这样的邻里互助的故事,在西城区还有很多。小区群里,市面上紧俏的药品,在群里问问,总有热心邻居拿出自己的储备药支援,哪怕自己仅有一盒也会给邻居分几片……“各位邻居,谁家有小孩儿的退烧药,能不能匀我们一些,我家孩子有点发烧”12月13日,在什刹海街道西什库26号院群内,一位居民发出了求助信息。很快,就有多位居民提供帮助,“我有退烧药”“我有感冒药”看着群内温暖又迅速的回复,受帮助的居民十分感动,“患难见真情,谢谢大家伸出援手。”当他提出要付钱时,却被邻居婉言谢绝。“都是当父母的,理解您的心情,照顾好孩子是最要紧的。”
  在天桥街道三四零一小区群内,也有着这样的暖心事。12月12日,小区居民史女士家中小孩发烧,急需退烧药,住在同楼的魏先生看到消息后立刻回应,“我家有半瓶美林送你!”同时,还有居民分享线上问诊方式,以及退烧小妙招。孩子退烧后,史女士在群里报了平安,“谢谢大家的帮忙!大家需要啥帮助,直接在群里说一声就好!”
  贴心细致 楼门志愿者倾情奉献
  近日,西长安街地区各楼门、片区的联络群,成了邻里间的药物资源共享平台,大家通过“无接触式”药物共享,解决了不少居民的用药难题。黄南社区的杨女士、张女士因为家中孩子发烧没有药物,情急之下在楼门群里寻求帮助。6号楼8门的楼门院长刘硕熙看到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们,送去关怀和帮助。
  同样让人感动的,还有黄南社区8号楼11单元的楼门长王军。前几日,他在楼下碰到了隔壁单元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夫妻俩想再备点退烧药,但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又没有子女,于是王军便将自家备的药物和口罩先给老人送去一部分,同时安排自己的儿子网购药品为老人送到家中。
  相同的暖心场景,也在展览路街道扣钟社区发生,费爷爷老两口是居住在扣钟社区一对90岁左右的高龄老人,平日儿女不在身边,近日突感身体不适,急需用药,邻居们了解到情况后,有帮忙备药的、有打电话安慰的,很快在社区工作者和邻居的帮助下,费爷爷家便有了好几种药。
  今年63岁的李丛是白纸坊街道平原里北区社区7号楼的居民,同时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她平时就积极参与公益,乐于助人。近日,在得知同楼一户居民确诊后,正在为没有药发愁,二话没说,李丛立即在微信上联系了这户居民,了解完情况后,李丛把家里仅有的备用药拿出来,并在家里炖了排骨,包好了饺子,还带了些水果,戴好口罩、手套,便把装有药品和饭菜的袋子挂在邻居家门把手上。收到东西后邻居非常感动,跟李丛在微信里唠着家常,并分享着每天身体不同的感受。李丛说,“大家都是邻居,平日里谁家有事儿也会搭把手,何况现在正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便民小药箱 解燃眉之急
  “叔叔,便民小药箱里的药品已补充了,您抽时间来拿就行。”“药我已经拿走了,真是救急了……”在金融街街道民康社区,围绕着“小药箱”发生了不少暖心故事。
  连日来,民康社区时刻关注着社区居民的防疫需求,了解到有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存在买药难问题时,社区一方面将街道往日配给的防疫物资进行盘点、整理,将抗原试剂、连花清瘟胶囊、口罩等物资集中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对社区人手、居民需求、配送效率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后,社区直接在居委会门口设置了便民小药箱,提前根据居民需求放置药品等物资,并通知居民前来取用。几天时间,小小的便民药箱已为50余位居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爱心善举有着爱心回应,流动的邻里情谊,正汇聚成冬日西城的一股文明力量,温暖着彼此的心田。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