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如何破解留守妇女难题
——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访谈
时间:2013-11-3 16:55:13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关心关爱留守妇女,最关键的是提高妇女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改变从属意识,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信心。”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河南省三门峡市妇联主席张桂珠在谈到留守妇女时说。
各地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该如何关心、帮扶留守妇女?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妇女留守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中国妇女十一大的代表们。
成立互助组 相互扶持关照
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安徽省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妇女主任王自莲11年前发起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组,留守妇女们农忙时相互帮助,农闲时一起娱乐,烦闷时相互宽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留守妇女群体的困境。
“互助小组按照自愿原则,每组吸纳5至8名妇女参加,推选一名热心能干、有文化的妇女作为组长,负责协调组内事务。”含山县妇联主席吕修年告诉记者。
从110平方米的简易鸽舍,到现在7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鸽舍,留守妇女王福莲从没想过自己能成为如今的养鸽能手。
“有啥困难就在互助组说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互助组还请来专家搞讲座,介绍最新技术。”王福莲自己富起来后,又成立了“养鸽互助组”,带动姐妹们共同致富。
情感空虚、压抑是留守妇女面临的又一大问题。王自莲想到让互助小组搭建平台,让姐妹们疏解心中怨气,排遣内心压抑。“通过互助组,农忙时大家互帮互助干活,农闲时在一起拉拉家常,谈谈孩子教育,交流婆媳相处之道。”王自莲说。
2011年4月以来,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工作被全国妇联重点推广,各地妇联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留守妇女互助组建设。 目前,全国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22.12万个,实现了留守妇女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
助妇女致富 吸引丈夫回归
在互助组解决了留守妇女基本的生产生活后,王自莲开始琢磨利用互助组带动留守妇女创业致富的事儿。“只有在家门口致富才能吸引青壮年回来。”王自莲对本报记者说。
互助小组组长凌梅梅率先干起了生猪饲养,现在凌梅梅饲养的生猪已经滚动发展到400多头,每年可收入40多万元。
如今,凌梅梅的丈夫已经不在外面打工,而是在家帮忙养猪,承担了所有的粗活重活。
据介绍,2013年含山县妇联为576户留守妇女提供创业小额贴息担保贷款6018万元,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创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妇女创业致富的结果,也让在外打工的男人们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大好前景,有了回归的动力。
如今,清溪村的留守妇女从2002年的480人减少到了166人。
“只有夫妻团聚、父子团聚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王自莲深有体会地说。
助妇女发展 提升自我意识
中国妇女十一大代表、陕西省咸阳市妇联主席曹琳平说:“咸阳市妇联的主要方法就是教给她们技术技能,给她们插上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让她们拥有充分的自信。”
曹琳平说,在助力留守妇女发展的过程中,咸阳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教给留守妇女技能,并由女能人带头,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团结带动妇女创业致富。面对妇女带头人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今年咸阳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咸阳市妇女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会,组织她们形成科技发展、战略联盟的格局,达到抱团取暖、整合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留守妇女有事做、有钱赚、有地方说话,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凄苦’。”曹琳平说,“通过妇女发展,让更多的留守妇女拥有了更多的自信,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女能人。”
“三门峡市广泛开展了科技培训大讲堂,深入基层,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方便妇女们参加培训,学习技能。” 三门峡市妇联主席张桂珠说。此外,三门峡市妇联还举办女致富带头人进村活动,通过带头人的宣讲,激励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热情。
“只有激发起她们的自我意识,才能真正帮助她们自立自强。”张桂珠说,“组织的关怀,留守妇女之间的相互沟通、抱团,以及妇女自我意识的提升,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
相关新闻
- “巾帼科技 创新未来——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主题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2024-11-29
-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和家庭建设创新实践 2024-11-27
- 不断提升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的温度精度力度 2024-11-22
- 对拐卖妇女儿童、养老诈骗等犯罪突出整治 2024-11-21
- 黄晓薇与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会谈并陪同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024-11-18
-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 2024-03-18
-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2022-10-20
- 弘扬“上海精神” 破解时代难题 2018-06-12
- 诉求有人听 难题有人管 2014-01-14
- 创新理念破解难题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