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妇女报:记北京市东城区小黄庄社区齐文真与她的爱心大姐服务队

时间:2012-8-23 12:42:04   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
分享:

让老人活出生命的宽度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小黄庄社区是一个拥有3000多户居民的老旧社区,随着老龄化加剧,社区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今年6月,北京市东城区妇联创新提出了“一家带五队”的工作模式,即依托社区“妇女之家”招募的志愿者,组建维权服务队、关爱服务队、家庭教育服务队、文化健身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5支队伍,并根据社区间不同特点开展工作。活动开展以来,由齐文真等人成立的爱心大姐服务队自然成了小黄庄社区关爱服务队的核心力量。

  说起爱心大姐服务队的成立,时间还要拉回到2005年3月。当时,老党员齐文真、王秀清等人发现,家住在小黄庄社区的陈开浩、朱永佩夫妇都80多岁了,两个女儿长期居住在国外,生活十分寂寞。于是,帮助两位老人的想法出现在她们脑海中。

  说干就干,与两位老人商量后,齐文真与几个常在一起活动的老党员开始了志愿服务:齐文真、王秀清帮他们买菜,并分成多份放在冰箱里,还会将厨房打扫干净;杨淑琴自带理发工具,每两个月免费为老人理发一次;刘艳芬给二老读报,让他们了解国家发展和进步;牛素英、白亚男则会陪二老聊天……慢慢地,两位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最开始就是想老有所为,退休了,还想发挥点余热,为社会做点贡献,没想到后来还真坚持下来了。”齐文真说得很轻松,她们这一坚持就是7年,7年间已免费为社区老人服务上千次,服务时间达到2600小时。在队员们的努力下,爱心队伍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25人,全部是女性,提供的服务也由最初的帮扶生活延伸到精神慰藉。

  社区里有个大爷由于长期空巢独居,几乎患上自闭症,整天闷在家里,连话都不说。齐文真她们发现这个情况,就主动上门找到他,鼓励他走出家门,参加社区的文体活动,甚至每天到他家“生拉硬拽”地带着老人参加社区健步走。不久后,那位老人便开始主动走出家门,现在已成了社区健步走队的骨干力量。

  “我们平时特别注重在传统节日、空巢老人生日等特殊日子上门服务。春节送饺子,元宵节送元宵、猜灯谜,端午节一起动手包粽子,中秋节送月饼,重阳节送老人糕。”除了齐大姐介绍的,爱心大姐服务队还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不仅每个队员都能做到“四定五有”,即定点、定人、定时、定责,有布置、有落实、有记录、有效果、有汇报,还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年底时还会评选出“助老之星”、“爱老之星”、“奉献之星”等奖项,对队员进行鼓励。

  整天服务别人,是不是自家就真的了无牵挂?从67岁成立爱心大姐服务队,今年齐文真也已74岁,走进她家后记者发现,其实相比很多家庭,齐文真的家庭更需要人手。今年79岁的老伴是抗美援朝老兵,去年8月不幸摔倒,自此,只能与轮椅相伴。齐文真也身患糖尿病、冠心病,同时伴有严重关节炎、滑膜炎。即便如此,齐文真还是放不下这支爱心队伍。“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快乐和幸福。”齐文真说,“也许我们无法延长他们的生命,但能使他们有限的生命增加宽度,就是自己和老姐妹们最大的快乐。”

  和平里街道妇联主席闫洁告诉记者,“一家带五队”活动开展以来,街道20多个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了维权、关爱等不同特色的服务,但全部以“爱心大姐服务队”冠名,团队的工作经费也都从“妇女之家”经费中支出。通过服务队在社区开展活动,在强化“妇女之家”服务功能的同时,服务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妇女需求,令“妇女之家”的名气在社区群众中越叫越响。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