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园地 >  调查研究 >  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中女性对卫生设施需求调研

时间:2019-2-12 11:23:33   来源:市妇联办公室   点击:
分享:
  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是民生的基本依赖,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厕所革命"做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住建部也对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城镇公共厕所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永远在路上",北京市"厕所革命"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与北京市的国际地位相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018年5月---12月受北京妇联的委托中华女子学院课题组对北京7个城区的290个公共场所厕所进行的观察和调查,除了获取观察时段内可量化的数据外,另对公共厕所的管理者、维护者和使用者进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场所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的不同关联者,深感北京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 北京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存在的问题
  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小公厕、大形象",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指数的重要指标。认真研究北京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存在的问题,推进公厕辨识度和美感,在重要场所打造首都良好国际形象。
  (一)各区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状况 
  1.路引指示如厕的便利程度不够
  朝阳区公共厕所情况在所有58个公共厕所中,易寻与不易寻比例为44:14,标识清晰的有41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有7个,此外有10个虽然有标识但未发挥实际指引作用。
  2.特殊公共卫生设施设置不普遍
  特殊设施的功能体现不够:一是样本中的287个公共厕所中,仅有一半公厕设置无障碍厕所,而这一半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被无故占用、长期损坏、镶嵌在男或女厕内部、距离男女厕较远位置不突出等因素,导致使用无障碍厕所变得"有障碍",这既违背了设立无障碍厕所是为困难人士提供便利如厕环境的初衷,又造成了公共空间资源的浪费。除公共厕所中无障碍厕所配备少,人为占用、损坏程度高外,无障碍厕所设计不规范,也是目前无障碍厕所存在的问题。二是母婴室、亲子室和化妆室普遍简陋,仅能在单独的空间里配置操作台,最多是增设普通座椅,未能营造更舒适的使用环境。在所调查的北京市内287个公共厕所中,带有母婴室的厕所仅有15个占总数的5.2%。母婴室多分布于各类型/档次商场、交通轨道的厕所内,但即使是在占比最多的商场之中,含母婴室的商场也仅占12.1%。母婴室之外额外配备婴儿照料台则根本没有。由此看来母婴室的设置并不普遍,婴儿照料台并不普及。三是在调查的北京市内287个公共厕所中,带有亲子/家庭的厕所仅有7个占总数的2.4%。亲子/家庭的厕所分布于各类型/档次商场、景区景点的公共厕所内,但即使是在占比最多的商场、景区景点的公共厕所之中,含亲子/家庭厕所的厕所也仅占4.5%和5%。亲子/家庭厕所并不普及,这与亲子/家庭厕所的造价与利用率有着一定关系。四是无性别厕所占所调查公共厕所的8%,多分布于景点。在城区分布上,无性别厕所多分布于海淀区、东城区。
  3.厕位情况堪忧
  朝阳区女厕分为蹲便器和坐便器两种厕位,在观测的58个公共厕所中,全部为蹲便器的有22个,全部为坐便器的5个,蹲便器和坐便器数量相同或相差1个的有5个,剩余的均为蹲便器比坐便器多。在进行了男女厕位比较的26个厕所中,女厕数量高于男厕的仅为5个。因此在如厕需求更多元、如厕平均耗时更长、厕位更少的情况下,女厕出现可观的、反复的排队情况就不难理解了。
  4.厕所设施建设很一般
  在丰台区观测中除个别为侧向推拉外,均为由外部向隔间推开、由隔间向外部推开两种情况,两种情况分别有4个和6个,此外还有部分上锁无法使用。有接近半数,即11个厕所被认为空间狭小。在厕位清洁中,除旱厕外,采用脚踏式的公共厕所有19个,采用手动按钮式和自动感应冲水式各有1个,经观测水量达到能够充分清洁的4分及以上的公共厕所有12个,约占52%,余下的厕位冲水量在3分级以下,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清洁不净情况。
  对厕所的气味、明亮程度和整体感觉进行五级评分,得分分布呈正态分布,半数左右得分集中在2分、3分和4分,意味着满意度一般,但仍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公共厕所气味来看,异味最明显的6个公共厕所中集中在一般景区景点,较少的游人与建设资金可能是造成这种维护不力的原因之一。从公共厕所明亮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光照程度不佳。总体而言,该区域内一般景点、交通站点和部分中低档商场的公共厕所使用环境亟待改善。
  (二)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状况
  1.老旧小区
  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往往承载着浓厚的城市文化,在改建动工等方面有较多限制,致使其配套生活设施提升空间有限。三分之一厕位/隔间空间狭小、女厕位显著少于男厕位、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以及无性别卫生间的匮乏。
  2.景区景点
  各级各类景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无法一概以"景点"论之。著名景点长期面对较多人流量,这种情况在节假日更为显著,公共厕所的建设是在数量基础上求质量;知名景点面对相对稳定的人流量和节假日显著增加的人流量,在一定的经费支持下,公共厕所的建设是在质量基础上增加数量;共厕所也有一些共性,包括但不限于:位置问题(让位景区建设导致厕所位置不易寻找、标识未发挥作用),对特殊人群友好度不足(母婴室、亲子室和无性别卫生间设置不足、隔间空间狭小情况普遍)、卫生状况有待改善(卫生消耗品供给不足、手按式冲水为疾病传染留下空间、异味明显)、厕位比有待提升(女厕位数量略低于男厕位,未能充分满足女性使用公共厕所的需求)。
  3.商场/商业中心建筑群
  该类型中低档、人流量大的商场与中高档的商场呈现较明显的差异,后者的公共厕所建设和维护情况在一般意义上优于前者,但二者均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包括但不限于:高峰时段应对能力不足(节假日、用餐高峰期)、母婴室简陋(家庭出行情境下,母婴室、亲子室的设置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行的情况)、厕位比不合理(女厕位、女性如厕需求未分化应对导致女厕排队情况较为明显)。
  4.文娱场馆
  文娱场馆的公共厕所位置合理,但标识未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明显。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设施建设和维护不理想(挂钩和水龙头等损坏情况较多、卫生消耗品的补充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冲水量普遍偏低)、特殊人群友好程度不足(尽管在各类文娱场馆都能看到无障碍厕所的身影,更有大量文娱场馆并未配置,高达11个公共厕所没有任何便利残障人士、育儿人士和高龄老人的如厕设施,母婴室和无性别厕所极度匮乏)、女厕排队现象明显(从早9点到晚9点,尤其是11点至17点的,女厕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排队情况)。
  5.对公众开放的单位
  该类型以高校和医院为典型,因为首要的目的是满足本单位使用需求,其次才是按照规定开放给公众,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维护情况相对其他类型较好。就该类型内部而言,整体情况较好的集中在研究机构和商业写字楼,情况较差的集中在医院,它也是对消耗品需求较高的类型。在该类型中,厕位比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半数以上的公共厕所女厕位数量超过男厕位。尽管如此,在实际观察中仍旧只发现女性排队的情况,可见厕位比并不是达到一比一就能满足不同性别的使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以服务本单位为首要目的前提下,该类型的公共厕所未充分设置母婴室、亲子室,除儿童医院这样属性特殊的单位,均未能满足家庭使用的需求。
  6.公交站点
  交通站点所设公共厕所的建设维护和使用情况,与该站点的地理位置有较强关联。如地铁西单站、北京站等承担枢纽作用的站点日常应对大量人流,排队情况明显,尤其是女厕更是如此,尽管在所有类型中交通站点的公共厕所已经是女性厕位远高于男性厕位的情况,最高能达到二比一,仍旧无法杜绝女厕排队现象。其他影响厕位轮候的因素还包括普遍较低的冲水量,无法及时清洁的厕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厕位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型的公共厕所对厕纸需求量较大,对洗手液/肥皂的需求尚未完全激活,因此表现出来需求不大。作为人员流动的重要场所,增设厕位、改善卫生条件、强化后期维护是该类型公共厕所提升的主要方面。
  二、提升北京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具体建议
  厕所革命,不单纯是厕所建设与资金投入问题,更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既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小公厕、大民生,小公厕、大功能,小公厕、大科技,小公厕、大形象。建议在北京市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助力、坚持多措并举、坚持集约利用、坚持对标管理,努力提升城镇公共厕所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应当考虑其区域特性有针对性地改善
  如以朝阳区和海淀区为代表的城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划更新快、日均市内人流量较大、汇集大量商业和单位,此类城区的公共厕所重视在数量基础上提升质量,尤其应当考察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而以东城区和西城区为代表的城区,面临(建筑)文化保存需求、大规模城市改建较少、日均流入量巨大、汇集著名景点和以医院为代表的对公众开放单位,此类城区的公共厕所提升需要在既有的规划下强化原有设置,促进公共厕所功能的充分发挥,提升公共厕所使用感。以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以及通州区为代表的城区,各有特点,共同的提升策略包括在城区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公共厕所的新建、对原有公共厕所强化后期维护使之充分发挥作用等。
  2.不同类型场所的公共厕所考虑场所所在区域的特性
  针对景区景点这一展示北京风采的国际化平台,应当加强性别友好环境建设,按照合理的比例增设女厕位、无性别厕所、母婴室、亲子室乃至化妆间。而针对各对外开放的单位,其公共厕所的建设不仅是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部分,同样是单位人文关怀、单位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重点不在厕位的增加,而是友好环境的建设,通过增设高质量的无性别厕所、母婴室等有效促进各单位社会性别主流化、女性友好型职场环境建设。
  3.要充分考虑公共厕所关联人群诉求差异性
  如厕者对公共厕所的基本诉求是解决排泄问题,对公共厕所容忍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对异味的高度敏感;老年和行动不便者对坐便器需求较高,而目前有许多女厕完全不设座便;使用座便存在卫生顾虑,因此出现蹲/踩在坐便器上的情况;女性使用公共厕所需求多元,除排泄外还包括整理仪容、清洁(洗手)、育儿、休息等;各类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未完全激活,或者未得到重视,如女性经常随身携带小物品却很难找到安全干净的置物台,交通站点的公共厕所使用者可能携带大小不一的行李,对存放行李的置物台、隔间空间需求较高。
  就维护者和管理者而言,清扫频次依赖维护者的自觉意识和外部抽检人员;普遍认为公共厕所(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建成时间较长的)需要升级,比如脚踏式冲水经常出现脚踏板损坏的情况,自动感应式冲水出现不灵敏现象;维护中面临的首要困难是蹲便器/座便的卫生,其次是地面卫生和水渍(防止摔倒);对卫生设施的损坏和维修敏感性不足;对特殊设施(无障碍厕所、母婴室等)认识不足;清洁卫生工作所需工具缺乏单独空间,维护者缺乏单独的休息空间,因此不得不占用厕位隔间;维护者和管理者间关系紧张,管理者将重点放在公共厕所的硬件建设方面,对维护者的关注和投入不足。
  4.提升北京市各级各类公共厕所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第一,按照国标,增设女厕位。男性如厕需求能够通过座便/蹲便和小便器进行分流,提高如厕效率和厕位使用情况,而女性的如厕需求更为复杂多元,无法仅仅通过分设多种厕位应对,需要首选从数量上进行增加,同时考虑增设女性用站立式小便器等。
  第二,建设和维护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出行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国家化水准和人文关怀,北京市现有公共卫生数量不足,出现跟母婴室混用/合用情况,并且主要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残障人士使用情况不理想,空间和设施未完全达到无障碍程度,附加设施如单独洗手池、紧急呼叫器等配置不足,使用舒适度一般,同时部分无障碍卫生间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形,未能实际发挥用作,未能满足无障碍出行的需求。
  第三,增设母婴室、亲子室、无性别卫生间、化妆室。比如化妆室能够分流整理妆容、更换衣物的女性,为如厕者提供休息处等。
  第四,加强母婴室、亲子室的环境建设。现有绝大多数母婴室仅存形式,实际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综合考虑家庭/儿童出行、育儿环境建设、妇儿健康等因素,应当在增设母婴室和亲子室的基础上,加强对此类公共厕所的环境建设和后期维护。
  第五,对原有公共厕所厕门进行改造。考虑到由外部向隔间推开的方式压缩了隔间空间、不利于紧急情况下外部人员进入救援,由隔间向外部推开的方式存在误伤过路者可能性、压缩过道空间的情况,可以考虑侧向推拉 的厕门。同时修缮门锁故障、挂钩损坏的情况,从细节提升使用感。
  第六,将公共厕所从"隔离"状态纳入日常状态,强化对消防设施、(安全)教育宣传、文化环境的建设。如除依靠维护人员进行清洁之外,为坐便器提供手动/电动更换的座便垫,减少女性和行动不便者的使用顾虑,减少健康隐患;又如参考日本公共厕所普遍采用的"音姬"功能,缔造轻松的如厕环境,减少因尴尬/掩饰而造成的多次冲水;再如针对大众对公共厕所较为敏感的异味问题,进行通风系统的改善或者增设空气净化器,使之不再成为"闻"之变色的隔离场域。
  第七,清洁卫生消耗品遭遇的困境,并不能通过盲目大量投入解决,需要进一步论证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实现最低投入最高成效。
  5.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时,要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第一,建议制定推进公厕革命三年规划,逐步落实国标规定,增加女性厕位比例和厕位数量。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时,要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确保人流集中场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共厕所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可为3:2。
  第二,规定有条件的必须设置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内部设施宜包括成人坐便器、成人洗手盆、多功能台、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儿童坐便器、儿童洗脸盆、儿童安全座椅等,作为改造达标的硬性条件,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提高公共厕所使用的便利性。
  第三,推进区域差异化、针对性改造,不搞一刀切,考虑不同区域特性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多部门形成合力,确保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
  6.坚持科技助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同时降低管理服务成本
  第一,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对公共厕所的智慧管理。对公厕服务所涉及到的人、物、事等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督管理,提升公厕保洁作业质量水平,降低公厕管理运营成本,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公共厕所进行智能管理,实时监测厕所使用情况,包括卫生纸、洗手液等消耗品的使用情况,空气质量检测等等,实时掌握一线的管理和作业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为日常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强力数据支持,为主管部门提供实时在线监管平台。
  第二,在完善北京公厕手机APP软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导厕标识设置水平,拓展引导渠道,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破解找厕难的问题。加大与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以及高德地图等软件运营单位的合作,将公共厕所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融入地图导航系统,提高公共厕所索引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导厕服务。
  7.坚持对标管理,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打造首都良好国际形象
  第一,母婴室。到2020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要在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建立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并配备基本设施。
  第二,无障碍设计。我国公共设施中的无障碍设计远远不足以满足特殊人群的基本需求,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的不足,不仅不能体现基本的人文关怀,更违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确保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无障碍地进出物质环境,使用交通工具,利用信息和通信,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和系统,以及享用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向公众开放或提供的其他设施和服务",即"不给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构成歧视"的原则。
  第三,使用安全舒适。老年使用厕所最为注意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在安全上公共厕所设计应特别注意防止摔伤与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厕所内注意防滑并设置扶手,以防老年群体的摔伤,并且安装警报铃使得突发意外下的老年群体可以及时得到抢救。老年人腿部肌肉力量衰退,老年女性更是如此,因此坐便器的高度应相对高些,以减轻下蹲时腿部的负担。普通坐便器不够高时可在上面增加坐圈或在下面加设垫层。条件允许时,卫生间应安装温水净身风干坐便器,对自理操作困难的老人比较方便。滚动式手纸架应位于坐便器的前方或其侧边,以便老人使用时不致倾斜或扭着身体。坐便器在我国的放弃率较高,这与我们从小的如厕习惯有关也与坐便器的卫生清洁有关。使用者对于与他人共同接触的私密性物品感到抵触,这可以通过增加隔离物品(马桶垫)或更新清洁方式以减轻公共厕所使用马桶的抵触情绪。
  坐便器智能化与功能的全面化正在升级中,对于厕所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第四,心理放松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在她们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同时却有着双重期望下的心理压力,她们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一方面又受到家庭对其角色的期望。如何进行有效的减压,公共厕所设计的舒适性在一方面可以满足。
  公共厕所设计时除了保持基本的整洁卫生外也应融入美学因素,让公民进入公共厕所时感受到从外至内的舒适感,具有美感的公共厕所自然也会得到公众的维护。在公共厕所美学运用上,可以使用插花、美术作品与清新淡雅的音乐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给每一个使用者安心与舒适感,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慢下来。
编辑:rub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