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园地 >  社会工作 >  社会组织

第十五届首都女记者协会好新闻表彰

时间:2013-3-5 11:12:49   来源:市妇联社会工作部   点击:


第十五届首都女记者协会好新闻表彰会

 

  1月29日,第十五届首都女记者协会好新闻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来自40余家媒体的一百多名女新闻工作者齐聚中国记协一楼新闻报告厅,参加对央视新闻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凤凰日记》等77件好新闻作品表彰的活动,分享受表彰好新闻作者在采写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和心得体会。
  会议一开始,首都女记协会长曹照琴首先将第十五届好新闻表彰工作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她说,首都女新闻工作者2012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在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中,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撰写了大量精品力作。在本届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共有38家首都女记协的会员单位报送138篇参评稿件。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77篇稿件获得表彰。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导向正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具有直面社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宣传典型、弘扬正气、事迹感人,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改进文风、成绩显著、反响强烈等特点。
  曹会长说,本届好新闻评选顺利进行,是协会各会员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评委会认真、公平、公正评审的结果,在此一并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曹会长鼓励与会新闻工作者,她说,“2013年,全国人民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还将继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我们首都女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切实肩负起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开展舆论监督等职责,书写出更多优秀作品。”
  中央电视台记者栾婷婷等采写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凤凰日记》获得特别表彰。在会上,栾婷婷把自己去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故事和大家作了分享。她说,“豆腐老师”吴金城不善表达,我不能因为他不善言辞而放弃采访,在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反而喜欢上他的朴实,这就是乡村教师的最美,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哲学道理,他们就是在用自己平实朴素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高贵的生命。“走转改”给我们这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成长,唤起的是一种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做事的工作态度。
  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采写的《时代先锋--周恩义的故事(上、中、下》也获得表彰。她说,我突破了以往人物写作中保持中立、保持客观、保持远距离观察的第三人称姿态,试着在周恩义的写作中,引入了第一人称“我”的存在。主人公既是周恩义,也是我自己。与其说是文章成就了周恩义,不如说是周恩义成就了我,成就了我内心的积淀与成熟、丰富与感动。
  获表彰的《世界性民生难题的中国新答案,国家新医改惠及亿万民众》作者--新华社记者吴小军说:“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近日表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我们正是朝这个目标在迈进。”她说,我们在采访基层医务人员和农牧民时,常常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用手、用脑、用心、全球视角,这是中国最著名骨科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总结,用在我们记者身上也很贴切。除了用手,还要用脚。走基层必须用脚丈量土地,只有去过足够多的地方,采访到足够多的人,手里有足够多的素材,才能支撑起这样一个全景式的医改画卷。农牧民的肯定与期盼,会引起领导更大的改革决心,这就是为什么要好好写这篇稿子的原因。今后一定继续多下基层,多写对百姓利益有好处的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族女记者奴孜古力·依米尔为了采写《这里是我们的家》这篇受表彰的专稿,与残友公司学员和志愿者同吃同住了五天,生动地记录了喀什残友公司的学员和志愿者的生活片段,用声音展现了他们的艰难、他们的进步、他们的快乐和希望。她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在采访中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并说,2010年12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广播成为每天播出18小时的一套新闻综合频率,承担着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2013年,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在几天前的1月15日,维语频率荣获了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必将激励我们用更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业绩!
  获得好新闻表彰的《十问下水道》作者人民网常红(要闻部副主任白真智代发言)、中国青年报《拉牛老师的最后一课》作者庄庆鸿、北京晚报《生命通道被堵,伤者身亡》作者王琼也都相继发言,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会议。她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在2012年新闻报道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希望她们继续深入基层,写出更多能够传递和带动社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到会指出,2012年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深化走转改,深入基层和一线,展现了过硬的职业素养,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真实、丰富、鲜活和生动。她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以更强的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去。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王卫国,北京市妇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延平,北京市社团管理办社团管理处林金良等。

 

 #p#副标题#e#


 栾婷婷
  个人简介:
  
栾婷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地方记者部制片人,中宣部“走转改”全国巡讲团成员。从业14年,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中国慈善奖等。策划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回家的礼物”、“钱塘追潮”、“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你幸福吗”等多项央视重点新闻节目。“回家的礼物”系列节目连续两年在新闻联播开专栏,并在联播头条播出。作为央视“走基层”节目主创,她擅于以独特的视角关注身边的普通百姓,用一个个新闻故事展现出人性向善的力量。曾评为中宣部“走转改”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先进个人。
  走基层--让内心更柔软 目光更明亮
中央电视台 栾婷婷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交流。今天我想平实的把我这次去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这个活动是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共同主办的一个大型公益行动,
  这次活动面向全国846万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之所以选定湖南凤凰县是源于我曾经在网上看到的这张图片(名字叫弟弟快睡着了),这个叫欢欢的小女孩抱着2岁的弟弟在课堂听课。凤凰县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地方,偏远的地方甚至占到90%以上,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重任就压在了乡村教师身上。
  下面这段视频是我在早齐小学拍到的,在凤凰,姐姐照顾弟弟妹妹的情况很普遍。
  (视频一:小弟弟哭,姐姐去抱,小孩哭完,大孩子伤心也哭)
  这就是中国留守儿童的现状。这里的孩子们普遍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他们更渴望拥有呵护和关爱,因此乡村教师更承担了父母的角色。在跟着乡村教师去家访的时候,还碰到更让我心酸的一幕。
  (视频二:小女孩因为辍学伤心地将箩筐扣在头上哭的视频)
  这个扣箩筐哭的小女孩叫麻燕英,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因为母亲去世,只有爸爸一个人照顾他们姐妹三个,穷得连一个星期5元钱的生活费也交不起,因为学习很好,她的老师拿自己的钱资助她继续上学,但懂事的燕英把上学机会让给得小儿麻痹症的姐姐,因为姐姐有病如果再没有知识就更没有出路了。
  这是中国贫困乡村的现状。很多人问我,这些镜头你是怎么拍到的,我想说,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沉到基层去,真正带着“百姓情怀”才能发现并记录下这些触动人心的“现场”。因为身体不好,我总会到同仁堂去买药,因此也记住了同仁堂的店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只有深入基层,用得起时间花得起精力,走得深入务实想得具体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看到最本真的状态。
  ”豆腐老师“吴金城是我这次走访的20多个老师里选定的采访对象之一,他学校所在的乡镇叫禾库镇,禾库在苗语里的意思是没有路的山坡,可想这里的偏远。管吴老师叫豆腐老师是因为孩子们的学习用品、体育用品和资助孩子们上学的费用都是靠着吴老师一圈圈一磨磨慢慢地挤出来。这个80后的大学毕业生像个做豆腐的师傅,又像是走街串巷的商贩,给孩子们拉电线他是个电工,孩子们的桌椅坏了他又是个木匠,教室漏雨吴老师又成了瓦匠,每天给孩子们磨豆浆他又像营养师,孩子们远离父母,性格孤单他当起心理咨询师,孩子们家里农活没人干,他又充当父亲的角色。。。。。。在一个人的学校里,吴金城就是孩子们最亲的人。而这些让我们感动的瞬间吴金城觉得很平常,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坚持,他的目的就是让身边的孩子们过得越来越好。这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让自己过得多好,而是让身边多少人因你而幸福。
  其实吴金城并不善于表达,我问他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就甘愿留在这里?吴金城反复只有一句话:这里的孩子需要一个老师。最后我就激他一句,我说,有句话说,地球缺了谁都转?吴金城想想说,是,地球缺了谁都转,但是,这里的孩子还是需要一个老师。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采访对象是给节目减分的。但做乡村教师凭的是良心,做记者讲的也是良心,我不能因为他不善言辞而放弃采访,在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反而喜欢上他的朴实,这就是乡村教师的最美,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哲学道理,他们就是在用自己平实朴素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高贵的生命。
  我的节目里还有每天爬到十几米高的电线杆上挂国旗的欧正金老师,有被誉为”凤凰传奇“的吴建辉和吴志显老师,他们为了留守儿童得到更多资助和关爱而创办的助苗网10年来筹集善款500多万,建立8所希望小学,资助3500多个贫困学生,这是他们又建立一所小学图书室孩子们抢书的场景。
  (视频三:孩子们抢书)
  我们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节目的宣传片有这样一句话,你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你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当我的双脚真正踩到那泥泞的山间小路的时候,我的心有着从未有过的踏实,跟这些老师孩子们一起也有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在那里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志愿者,愿意跟乡村老师们一起带孩子们读书上课,陪孩子们玩游戏,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到孩子们流鼻涕就想给他们擦,愿意抱抱这些小孩子们,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就是因为看到这些孩子们淳朴善良的笑脸,看到他们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明白了这些老师为什么那么苦那么累还要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是爱和责任。那么我想带着这样的震撼和真情做的节目,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言语,也不需要更多的雕琢,就是平时的纪录带有泥土气息的新闻就一定是有感染力有活力有温度的,同时,我想走转改给我们这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成长,更是一种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做事的工作态度,走转改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柔软,思想更加刚毅,目光更加光亮,让我们能够更加坚定的沉下心走下去去发掘身边百姓的喜怒哀乐,把他们人性中向善的力量呈现在屏幕上。
  节目播出第一天,吴金城老师就兴奋地给我打电话,他说,哎呀我的电话就没停过,一天收到800多条资助短信。在《凤凰日记》整个播出后,当地共接到善款和物资150万,节目里涉及的孩子全部得到资助,并有爱心人士重建2所希望小学。吴金城老师也入选2012年最美乡村教师前十名。这让我很欣慰,因为通过我的努力,让那里的老师和孩子得到社会的关注,能为底层的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就是记者的幸福。
  最后还想讲个故事,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结束后,第一次来北京的欧老师送我一件她亲手绣的苗族服装,很漂亮,她还特意叮嘱我里面有东西别掉了,我一看这个”东西“是200块钱,我明白老师的心意,这是她一个月工资的四分之一,我赶紧塞给她,来回推搡后她拗不过我,最后拿着钱说:”我就是想谢谢你,你是不是嫌少啊!“看来,我们记者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依然任重而道远!
  谢谢!
 

#p#副标题#e#


赵婀娜 
  个人简介:
  赵婀娜,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4年8月进入人民日报社,目前是人民日报政文部教育采访室记者。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保持一个公正的视角,做到客观地传达与朴素的表达,是她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随物赋形
  --谈周恩义的写作
  人民日报 赵婀娜
  不久前,有一档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叫做《中国好声音》。我记得在其中一期节目中,一位歌者打动了全部的评委。这位歌者,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绚丽的技巧,只是在朴实地、用心地、真诚地歌唱。他的演唱结束后,观众在几秒钟的回味过后才用最饱有敬意的掌声表达内心的感动,歌声已歇,掌声不止。
  评委给出这样的肯定:在舞台上,要歌唱,而不仅仅是唱歌。用朴实无华的歌声来表达情感远比用华丽的歌唱方式去呈现技巧更可贵,更动人。
  歌声如此,文章亦然。
  我想,我在周恩义的故事这个系列通讯的写作中,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收获与感悟,可能就是随物赋形、文无定法。带着真诚,带着真情,先打动自己,再打动读者。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一 文无定法 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或许任何一位记者都会对人物典型的采写充满渴望。
  用短短几千字去呈现一个人的一个侧面,甚或是一生。要用自己的笔触带给读者以画面般立体的呈现,还要留出玩味、思考的空间,而且还要与众多的媒体同台竞技,写得与众不同,写得巧、写得好。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挑战,又多么有乐趣的过程。
  来到报社,读过的人物通讯不少,受到的启发很多,很多文章,很多段落,很多文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们温红彦主任在写数学家陈省身这篇通讯里的一段话:“正是太阳升上天空的时候,偶有两三学子从宁园门前走过,来去匆匆。几片秋叶幽幽地飘落在台阶上,四周显得愈发静谧。按响门铃的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后悔,感到不该来打扰这幢房屋的主人。毕竟,对于89岁高龄仍闭门精思的几何学家来说,时间弥足珍贵,有更重要的使命待他去完成。”
  比如《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文章中,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这样的文字反复出现,不断闪回:“嵩岳无言,颍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
  ……
  坦诚讲,初读这些文章,我是带着功利之心的,希望能够从文章当中总结发现一些人物典型写作的规律,技巧,可是,当我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比较过多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之后,我发现,其实好文章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共同点。
  “文章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苏东坡道出了文章写作的真谛,随物赋形,跳出条条框框,打破所谓固有的模式和套路,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懂得了这个,才有了我之后在写周恩义时,文章的开头:
  周恩义,我问你!
  “把接连6封‘母病危,速归!’的电报藏起来,坚持在抗洪抢险一线。不就是拍拍照片、写写报道吗,孰轻孰重,你为了啥?”
  周恩义,我问你!
  “儿子马上结婚、老伴住院你都不顾,拖着伤腿给画家们当领队。又不是非你不可,你为了啥?”
  周恩义,我问你!……
  这个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不解了,这个敦厚的东北汉子着急了,“我对照党章做的,有错吗?我的心告诉我这么做的,有错吗?
  是啊,周恩义有错吗?
  到底是周恩义的做法真的难以理解,还是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走近他、了解他、理解他……”
  这是我文章的开头,也是我在采访结束,正式落笔时,脑海中最自然而然浮出的文字。
  二 关照自我,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用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是保持第一人称的进入,还是第三人称的疏离?这是一个老问题,看似是技法的差别,实则是视角的大不同。
  我记得,之前几次采写人物通讯,我的老师,温红彦主任都反复提示我:将”我“放进去。起初我不理解,后来我渐渐懂了,老师其实就是在启发我,只有”我“在场了,文章才会更有真情实感,才会更有现场感,才会更能直接地给读者传递采访现场的情境和情绪。
  于是,我突破了以往人物写作中保持中立、保持客观、保持远距离观察的第三人称姿态,试着在周恩义的写作中,引入了第一人称”我“的存在。
  后来,文章中就有了这样的文字:
  “这是怎样的一条路啊……
  碎玻璃、碎砖头、瓦片,经年累月后堆起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道,夹在林立的高楼间,蜿蜒四五百米。大雨过后,很滑,走不好,就会踉跄一下。
  见到周恩义,正赶上他要去探望贫困户张术兰。要说已经从区委宣传部长的岗位退下来了,这已不是分内的事。但头一天刚下了大雨,周恩义担心张术兰的房子漏水,还是想去看看。我执意跟着。没想到,这一跟,我竟走了这样一条平生从未走过的路,一条或许并不能称之为“路”的路。
  就在路的尽头,有几座简陋的矮房,其中一个是张术兰的家。
  从张术兰家里出来,我边走边回过头,看着这条路,看着渐渐变小的张术兰的身影,不禁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位曾经的区委书记、常委宣传部长,一个老百姓眼中的‘大官儿’,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来来回回许多年?
  或许,心中有爱,脚下才能有路。
  前后两次采访,我与周恩义细细地聊,听他讲心中的那条路……”
  看似这段话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描写,其实背后反映出的又何尝不是我对主人公周恩义进行采访时的心路历程?
  第一次到盘锦,是随着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采访结束,只是觉得周恩义就是一个典型的典型,长得典型、名字起得也典型,他的事迹就像一个杨善洲、郭明义的组合拼盘,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是个一身正气的好干部。可是如何透过他写出一名新时期宣传干部工作的特点与难点,写出他与千千万万宣传干部的相同与不同,三天的采访让我未能尽兴。
  几天之后,我再次北上盘锦,用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再次近距离地接触周恩义,我跟着他一块工作,一块吃饭,一块谈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我与他慢慢地聊,细细地聊,聊了三个整天,看了他十几年来攒下的几大箱的工作日记,看了他多年来工作中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很多已经去世,其中的一些人,是几天前他们还在一起工作,但几天后却已生死两茫茫。
  我听周恩义讲他的战友,他的母亲,他工作中结交的那些亦师亦友的伙伴。听他讲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听他讲他树立的典型打动人心的事迹。过程中,周恩义,这个铁铮铮的汉子数次落泪,而我作为一个记录者,又何尝不是泪眼婆娑,感同身受。
  聊着聊着,我渐渐懂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周恩义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家人,不顾世俗狭隘的目光,在党的宣传事业中坚守着、付出着:
  一个有着20多年军龄的老兵,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早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兴衰绑在一起;
  一个几次体验过死亡就是那么近,那么近的汉子,他认为自己的命是赚来的,他早已将自己的健康、身体,个人的喜好置于为人民服务之后;
  一个生于百姓中、长于百姓中的农村娃,他一直就懂得扎根于百姓中,”离开老百姓心里就没底“,这真是他的心里话;
  聊着聊着,我渐渐懂了。宣传事业是什么?
  宣传事业就是心中装着老百姓,了解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明确自己该宣传什么;
  宣传事业就是苦钻研、出新招、说实话,让”理论变成家常话,党的政策传万家;
  宣传事业就是要把“虚功实做”,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让老百姓认可咱办的事,进而认可咱这个人,认可咱这个人,最后相信咱说的理儿。
  点一盏灯,照亮心中那条路。燃一团火,可以温暖许多人;唱一首歌,把心底的爱给你听。三篇文章,一气呵成。回过头来想,我突然发现,这三篇文章与其说是在描写周恩义,不如说是我在将采访周恩义过程中的感动与思考记录下来。主人公既是周恩义,也是我自己。与其说是文章成就了周恩义,不如说是周恩义成就了我,成就了我内心的积淀与成熟,丰富与感动。
  这就是《周恩义的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与周恩义的故事。
 

#p#副标题#e#


吴小军
  个人简介:
  吴小军,新华社央中心政采室副主任,高级编辑。1983年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多年从事对外中英文报道。曾任中东总分社英文发稿人、香港分社新闻采访部主任。
  英文稿件曾被美国《新闻周刊》采用。参加过韩国APEC、十七大等国内外重大会议报道。曾获首届中国科技新闻奖大奖、人大好新闻、北京新闻奖等奖项。
  曾获中直机关先进女职工,全国科学素养普及先进个人等荣誉。
 
  倾听大地声音 记录历史脚步
  新华社记者吴小军
 
  首先感谢首都女记者协会四年来第二次把一等奖的殊荣给予我。
  与其他两位女记者合采的《十七大清晰描绘中国民主政治走向》曾获2008年度一等奖。
  两次深入基层、精心采写的重大题材稿件都获得一等奖,说明评委个个心明眼亮,超级棒!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近日表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我们正是朝这个目标在迈进。
  一、历史责任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国正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之林。这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每天网络上的新闻点几乎都不同。正面报道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去年是新医改实施三周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情况到底通过新医改解决了多少?
  如果农民真的都有了实惠,就从根本上肯定了新医改,就会让中央领导有更大决心、有强信心增加投入,把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农牧民服务,更推进一步。情况到底怎样,带者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在采访国家医改办,了解全国总体情况后,兵分三路,正月初十踏上为期一周的走村到户采访一线的征途。
  文章的总标题是:世界性民生难题的中国新答卷--国家新医改惠及亿万民众
  第一部分:覆盖全民:“世界最大的医保网” (覆盖面宽)
  第二部分:降低药价:“小病用小钱 健康促小康” (基本药物目录)
  第三部分:释放活力:“防好疾、看好病、服好务” (重建基层医疗体系)
  第四部分:医改实践:开弓没有回头箭 (新执政理念)
  按照地域、稿件内容需要挑的走基层省份--青海、吉林、广西、湖南。作为牵头人,选了青藏高原的青海,理由:海拔最高、条件最差。
  其实,其他记者走基层也不轻松。去吉林的记者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踏雪走访农户,去广西湖南的记者经常在崎岖的山路上乘车10几个小时。
  在青海,去了海拔3000米左右卫生采访。当时早晨出门零下十几度。风沙大。去医院采访对口支援大城市医生,回答是一般7-8月来,最早5月份。
  下午3:40到宾馆,4:00开始采访,每天几百公里,奔波于村卫生站、乡卫生院、农民家。在乡、县卫生院的病床上,记者采访了至少20多位藏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患者。稿件一个例子,至少要采访7-8人。文中的13处采访和直接引语,每一处都是新的。很多病人都讲到,有家人因贫困没有及时看医生,小病变成残废,大病最后等死。而现在,记者见到,连每周做两次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不仅因报销比例提高和大病救助政策,去年只出一万元医疗费,在民政部门的资助下,还盖了4间房。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是流传在很多省份的农民辛酸的“顺口溜。在广西罗江镇大石村只用花一元诊疗费,村民拿三天的药。在青海走过的每个村卫生室,记者总是顺手拿起最新10张诊疗单,计算平均用费,村卫生站平均每张不超过10元,乡卫生站20多元,县医院平均40多元。
  看到每年冬天都要多次住院治疗的藏族肺心病患者在干净明亮的新乡卫生院大楼里可心地接受治疗时,很高兴。当他们并没有太多悲苦的表情说起孩子因为发烧缺医少药成为终身残疾时,心很痛。都是在社会主义蓝天下,因为没有新医改,命运是如此不同。”咱老汉等上了“是很多住院病人由衷的赞叹。其实正面稿件里的前后对比也是一种揭露负面。绝不是一路唱赞歌。
  基本药物目录涉及复杂问题,很多稿件中的一、二句话,实际上都有一个新医改的新运做系统在工作,需要整个省卫生系统的新机制来运做。找出合适的例子说明也经过了大量的努力。
  只有500万人口的青海是吃饭财政,但75%支出用于民生,去年拿出29。4亿元用于医改投入。大小相当于两个德国。”只要政府下决心,政策对路,‘跳’起来,‘桃子’就能摘到。这是与副省长吃饭变成专访的半个多小时中,提炼的。
  省卫生厅副厅长李晓东说,现在各地政府比政绩,比GDP更看重的,是政府投入叠加而成的百姓幸福指数。
  这位壮汉由于连日工作操劳,一到格尔木就住医院打点滴。另一位陪同的医改办女副处长,陪同第二天就因为早上找人在寒风中二分钟没穿大衣,天天晚上到医院打点滴,第二天坚持工作。在基层,经常在采访基层医务人员和农牧民时,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
  二、用手、用脑、用心、全球视角
  用手、用脑、用心、全球视角是中国最著名骨科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总结。用在记者身上也贴切。除了用手,还要用脚。走基层必须用脚丈量土地,只有去过足够多的地方,采访到足够多的人,手里有足够多的素材,才能支撑这样一个全景式的医改画卷。
  用脑:大的稿件一定要有很的写作提纲,分析医改成果从几个方面可以反映。执政理念是国内部主任张宿堂提出当重点采写的内容。这样稿件多了厚重感。
  用心:每天省里给安排的点很多。有些是帮助了解情况的,有些是可以进稿子的,但时间不够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把最富有故事性的新闻内容抓到,就看记者采访的基本功了。人物都是自己找,没有时间去一一甄别。这就需要记者追问的工夫。需要平常练就。
  全球视角:讲成就离不开全球坐标“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最近在《中国记者》一篇文章上说的,而我们新华社早就开始这样做了。因为四位记者有两位是学外语的,采访外国专家,看英文刊物就很方便。
  文章导语就引用了世界卫生祖师驻华代表的话”中国医改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
  文章还引用了全球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文章内容。
  我们可以在办公室,泡上一杯茶,轻松地用最尖刻的语言批评周围四处可见的”看病难“。但有谁很再意亿万农牧民们能看地起病,住得起院那种高兴的心情呢。农民的肯定会引起领导更大的改革决心。这就是为什么要好好写这条稿子的原因。
  三、领导重视
  从稿件策划开始,部领导就参与。从基层回来后又采访了多位熟习医改的专家。初稿拿出后。张宿堂主任提出的修改意见是”肉很好,骨头架子不够硬“。派高手大砍我们的基层素材,我们又按领导的要求,查阅大量已发稿件,用把医改从开始到写搞时的总体脉络用六句话高度概括。加了卫生部和医改办领导的最新数字和内容。何平总编辑也为文章画龙点睛。4000多字的稿件播发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解放军报等50多家中央、省级平面媒体以及50多家门户网站转载。
  剩下的素材在4月份全国医改经验交流会前一天总编辑突然下令写一篇全国综述时正好派上用场。中宣部阅评小组对对我们新医改系列稿件的评价是:”医改这一世界难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关注度极高。新华社的通讯,让广大群众列藕节我国医改的进程,明确了医改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看后令人鼓舞。这对于提振人们的信心,更自觉地参与和支持医疗改革,大有裨意。“
  在采访后,帮助在唐古拉镇卫生院要了一部越野车。今年一定继续多下基层,多写几条对百姓利益有好处的新闻。 
 

#p#副标题#e#


奴孜古力·依米尔
  个人简介:
  奴孜古力·依米尔:198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2004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2010年7月入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语频率。
  奴孜古力入台以后积极参加各项采访工作,2011年专题“江苏对口支援援助伊犁沸腾”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作品评选一等奖。其他作品也陆续荣获了中央台优秀节目一二等奖。
  2011年9月她了解到深圳残友集团志愿者在喀什建立喀什残友公司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的情况,主动要求赴喀什采访。2011年11月初,古尔邦节前夕,奴孜古力前往喀什,与喀什残友公司学员、志愿者同吃同住,记录他们的生活,制作了新闻特写《这里是我们的家》。节目播出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也使残友公司赢得了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频率 奴孜古力·依米尔发言稿
  2011年5月我随民族中心采访团赴深圳采访,从当地一个由残疾人自主管理的知名高科技企业集团的郑卫宁先生那里第一次听说了喀什残友分公司。郑先生给我们看了喀什残友的各种活动图片,当我看到那些充满阳光的笑脸时,我不敢相信一个远在深圳的公司和这里的汉族同胞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残疾人能付出那么多。当时我用维吾尔语向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说了句:谢谢!
  从深圳回来,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希望亲眼去看看在喀什的深圳志愿者和当地的残疾人朋友。就这样我在11月份去了喀什,并记录下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画面。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一讲让我感动的几个人和他们的故事:
  可爱的玛依拉和她的母亲:
  玛依拉是我到残友认识的第一个人,因为她的汉语口语很好,所以负责对外介绍公司的相关情况。这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孩子那么大的女孩其实已经20出头,坐在轮椅上,笑眯眯的看着你,说话语速很快,而且喜欢开玩笑。这时候的她暂时忘了病痛带给她的那些痛苦。因为得了怪病玛依拉的父母带她去过很多地方,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了北京等大城市求医,但依然没有找到病因,也没有正规的治疗。因为皮肤已经停止生长,所以她会脱皮,难受的时候她只能涂一些药膏。我还清楚的记得她在大门口等我们,等我靠近她的时候,发现她身上有很多像头皮屑一样的死皮,让人不免觉得忌讳。但她还是笑着,我想或许她已经习惯了别人这样的眼神。
  玛依拉带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给我看她的微博,在那上面她多次写到母亲。有一篇是这样写的:“妈妈就是我的轮椅,我是坐在轮椅上的一个女孩,我们离不开对方”。这也就是我在节目开头用的一段话,这就是玛依拉和她眼中的妈妈。说到妈妈她哭了,这不是伤心的眼泪,有一种自责的味道在里面,她反复强调她妈妈多么优秀和爱她,但她却只有这样一个残疾的身体,她觉得自己亏欠母亲太多太多。同样因为这种自责,她总是强颜欢笑,给别人一种很快乐的感觉。玛依拉的愿望就是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而她在残友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她说这里都是残疾人,我感觉跟他们没有距离,况且这些志愿者也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家人。
  志愿者和他们的维吾尔族朋友:
  深圳残友集团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来自深圳的这些汉族志愿者在那里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让人羡慕的高薪工作,但他们放弃了这些来到喀什帮助这些维吾尔族残疾朋友刚来到喀什的他们不仅在语言上遇到了麻烦,连基本的生活条件也很艰难。但他们没有放弃--不懂维吾尔语就跟着会说汉语的玛依拉学,晚上再给这些残疾朋友上汉语课,就这样他们开始习惯彼此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候不用语言用简单的手势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慢慢地,两个来自不同地域和在不同生活条件下长大的人群渐渐融为一体。
  谈到这些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志愿者,我真的从心底里佩服他们。就说这次采访,我所看到的这种艰苦的条件却成了他们最平凡的生活,我第一次去采访,他们给我安排了宿舍,但因为暖气管爆裂,宿舍没有暖气,初冬季节我不得不盖两个被子,但还是冷的不能入睡,采访持续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每天我只能简单的洗个脸,洗澡成了一种奢望。每晚剪辑节目的时候双手冻得发抖。所以采访结束后,虽然跟他们依依不舍,还默默流泪,但一到机场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早点回到家,早点躺在自己舒服的被子里。
  而这些来自深圳的志愿者们,还是坚持着他们原先的选择,不为别的,只为了能让更多的当地残疾朋友走出困境;只是为了用“越是残疾 越要美丽”的信念鼓舞更多的人。我真的很佩服他们!
  关于我:
  其实我不是大家印象当中典型的维吾尔族女孩,我既不会跳舞也不会唱歌。小时候的我更喜欢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我喜欢读书,每个周末爸爸总会骑着自行车带我们去新华书店买书,那天对我来说比去公园还要开心。所以虽然不会跳新疆舞,但文字的熏陶能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我的民族。
  上了大学,选择了广播电视专业,当时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我记住了被誉为“战地玫瑰”的女记者闾丘露薇。当时我被震撼了,我不敢想象一名女性在战火中会有这样如此勇敢的表现。一年后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梦想会成为现实。当我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我渐渐明白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不是只有勇气才能做到的。我需要继续努力。
  其实,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在慢慢体会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变化,或许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但一步一步,总有一天我会达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度,即成为一个会思考的记者。或许路还很长,但我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我的单位 我的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语频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广播1956年12月10日开始播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维吾尔语广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中国民族广播战线的一块重要阵地,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0年12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广播成为每天播出18小时的一套新闻综合频率,承担着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而我和其他新入台的十一位同事,作为新鲜血液在2010年加入到了这个大家庭。
  因为入职时间不长,我们没有多少经验,但我们努力着,用工作的热情弥补我们的不足,也不断取得进步。2013年,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在几天前的1月15日,维语频率又荣获了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必将激励我们用更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业绩!
  最后我代表维语频率所有同事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p#副标题#e#


常红
  个人简介:
  常红,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2002年4月到人民网工作,至今已经十年,目前职务是要闻部采访组组长,负责原创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曾多次参加全国两会、建国60年、汶川大地震及三周年等大型报道。也曾分别多次获人民日报报社、人民网好新闻奖。曾获中国人大好新闻、政协好新闻奖、“五一新闻奖”等。

人民网常红发言稿 
大家好!
  《十问中国下水道》是人民网要闻部2012年主动推出的年度大型主题报道之一。
  《十问中国下水道》从最初酝酿到稿件刊发完毕,历时3个多月。其间,邀请水科院、中科院排水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专家、北京排水集团工作在一线的养护工人等7人,先后召开了2次专家研讨会。随后,6名记者走访了北京、广州、赣州、杭州、大连、海口、青岛等8个省市,观摩过现代的、古代的下水管线、大型泵站,采访过地方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专家、工人、群众等近百人、拍摄了百余张照片、整理了几十万文字材料,最终成稿10篇。稿件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业内专家、官员、网友的一致好评。迄今已获得人民网要闻部好新闻奖、人民网好新闻奖、零点公司金铃奖等3个重要奖项。
  《十问中国下水道》是人民网要闻部采访组以7·21北京特大暴雨为契机,深入思考、全面解剖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多发的城市内涝现象,将城市内生存灾害,作为一种城市病为其把脉,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谏言高层,以期减少城市内涝以及由此带的各种灾难和损失。
  人民网作为我国新闻网站的排头兵,有责任做有历史意义、有生命力的稿件,记录历史、促进社会进步;有责任就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深入思考、重点报道;有责任尽一己之力,通过报道增进人民福祉。最后,感谢女记者协会对人民网大型报道的支持,人民网将再接再厉、不负众望,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
 

#p#副标题#e#


庄庆鸿
  个人简介:
  庄庆鸿,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中国青年报法治社会部记者。主要作品有《拉牛老师的最后一课》、《“中国式撤点并校”大凉山样本调查》、《须警惕“石头摸上了瘾,连河也不想过了”》、《日本女性记述的中国慰安妇历史》、乐清钱云会案系列报道、《各地维稳成本巨大,陷“越维越不稳”怪圈》、成都温江万亩良田成别墅厂房调查、《北京五区动迁 农民工子女上万张课桌何处安放》、“为建豪华别墅 南京明朝古墓群遭破坏”事件调查、《山东平度农民上楼样本调查》等。
 
中国青年报 庄庆鸿发言稿
  各位新闻界的领导、前辈、同仁,大家好。很荣幸这次得到记协好新闻的肯定并能在交流会上发言,我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前辈同仁分享一下《拉牛老师的最后一课》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社奉行的是“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我以前就想人生总得去一次大凉山。在微博上关注了好几个进过凉山的公益人,他们的文字和照片永远与众不同,那些孩子的眼神太过真实,直接重重打击心脏。
  在微博上发现这个线索后,我到了成都。两眼一抹黑,习惯性地问去了住哪家村民家吗?吃啥?“90后”的小裴是专职义工。他笑了一下说:“没有得住,没有吃的。”
  我很吃惊:“那你们平常是怎么在里头工作的?!”
  小裴又笑:“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
  虽然工作以来也跑不少边穷地区,工地里摸爬滚打也没怕,也住过小黑旅馆,但是我依然被大凉山“不客气”地震撼了。山路上布满石头,从西昌汽车站发往布拖县城的长途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着向上爬行。四个小时后,车到布拖县城。换乘另一辆汽车,又颠簸两个小时,老黑在西溪河区下了车。广袤的高原湿地是一个圆,西溪河区就是圆边上最靠近现代文明的一点,而收古村在最远的另一边。在狂风刮起的黄土中,要走近收古村的炊烟,还需再搭乘拖拉机,再徒步30分钟。那车真是像在发羊癫疯,最后实在颠得凉山常客小裴也难以忍受了,司机也表示不认路了。我们就下车背着行李徒步爬坡,高原湿地的夕阳真美,可是人真是不像个人了。拖拉机是义工在乐安乡主要的交通工具,每次陷在泥里,义工们会卷起裤腿,拼命把车推出泥坑。
  义工已经告诉我村子的极度贫困,我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人畜同屋时还是……看到人烟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洗脸洗手。可是这里只有村主任家外头有个水龙头,家家户户没有厕所,更没有热水。连村主任家都没有拖拉机,真是很穷,但村主任妻子还煮了肉盛情款待。小裴催我吃点,表示礼貌,但我还是没有吃。无论是味道还是贫困都叫我难以下咽。直到离开前,我一共就吃了5个烤小土豆。
  这时,拉牛老师晃悠悠地进门来了,他醒来后老伴告诉他了,他就来看我们。他坐下,我跟他比出大拇指,他极不赞成地“唉--!”了一声,比出小指头使劲晃着。
  晚上,我们搬出村主任家的军绿铺盖,到村民活动室。而且晚上停电,只好拿电筒照,借微弱的光把六张桌子拼在一起,薄铺盖一摊,掏出两个睡袋,各自裹上N层大衣保暖。小裴说,“不要说村民家里没有多余的床,就算有,你也不要睡的。”的确,这里孩子剃了头,头壳上全是一层白色寄生虫卵。
  第二天我原本打算各给两位老师500元,跟老黑小裴商量。他们有些为难,这地方没见过这么多钱,成都义工一次给200元,老师都感激涕零顶礼膜拜了。如果我给500然后走了,以后他们可能会被嫌给的少。 最后我决定给了老师一人200元,剩下的一人300元我回到成都交给了老黑放入教师援助基金,以后分次带给他们。当我把钱塞在拉牛老师手里时,拉牛老师一下“哦哦”叫起来,猛力往外推,坚决不要,拉扯了半天。
  下午1点,告别了收古村。我和拉牛老师拥抱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下来。他之前晚上想跟我们喝酒,但是他已经醉了,说来说去都是那两句话,小裴就婉拒了。他给小裴买了瓶啤酒,给我买了瓶酸奶。
  我最后真的很想说声感谢他,感谢他的大半辈子,或者说点抚慰鼓励的话,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好说:“您多保重啊。”
  晚上9点上了车,我们买的是无座,在卧铺车厢窗边坐着等空铺。从晚上9点开始等,后来我熬不住了,就想了个办法,躺在两个翻下来的椅垫上,腿搁在巨大的登山包上,部分身体是悬空的。等到半夜两点车长喊有空铺,我才发现我居然很香地睡着了。
  第三天一清早回到成都时,恍然两个世界。进去时人模人样精神抖擞,出来时人模鬼样,像讨了几个月饭的流浪汉,但是我心里某个地方似乎已有了什么改变。就像寡言的小裴在出发前说的,“那个地方,实在糟糕,但去了一次,还想再去。”
  值得大家高兴的是,报道在微博上引起强烈反响,邓飞、陈坤等都转发了,直接通过我的捐款就有2万多元。当地教育部门迅速反应,在各方合力下,收古村的孩子们在附近就学。2012年底严冬,我再次一个人回到大凉山,三天两次进山,写出了《“中国式撤点并校”大凉山样本调查》等报道,衷心希望拉牛老师和86个孩子的艰辛经历终有一天能成为过去式。
 

#p#副标题#e#


王琼
  个人简介: 
  王琼,1982年5月,出生在江苏淮安。2004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职业传播系硕士毕业。自2005年起,在《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工作至今,曾连续两年获得“北京晚报影响北京奖”。采写的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等荣誉。
 
北京晚报王琼发言稿
  尊敬的首都女记协各位领导以及在场的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的发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感谢,第二是总结,第三是交流个人的一点想法。讲的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首先,我很感谢首都女记协各位领导对我采写的消息《生命通道被堵 伤者身亡》的肯定。你们把这份荣誉给了我,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当然这篇稿件成功的背后,我还得感谢我所在的《北京晚报》各位领导对这篇稿件以及后续报道的指导,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
  其次,我想总结一下这篇消息采写的情况。这篇消息的线索来自微博。发微博是的一名120的急救医生,叫王雨竹。2012年12月7日,一名50多岁女子在田村北路骑车时,被一辆罐车轧成了重伤。从事发现场到医院只有短短不到3公里的路,救护车却走了40分钟,一路上很少有社会车辆主动让道,最终伤者不幸死亡。
  事发后第二天下午,我的值班主任王海涓发现这条微博后,第一时间把我叫到身边。整个部门里,我是和120宣传主管最熟悉的。因此,我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当事医生王雨竹。采访中,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能还原现场的细节,因为我深知,这件事非同小可。我的报道最主要的还是要揭示这个现象背后不得不让大家重视的问题:我们的生命通道为什么会被堵死?为此,我在报道里引用了调查数据,还链接了国外的情况,以此希望增加报道的深度,引发大家的思考。
  我很庆幸,我的目标实现了。这条消息引起了各大门户网站的主动转载,并引发了持续的社会大讨论。本报坚持报道一周后,不仅社会车辆避让救护车的意识明显提高,问题也有效得到了解决。交管部门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确立了122和120联动的机制,为生命打通通道。通过本报报道促成的这项政策执行以来,已经先后为近十位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这让我们倍感自豪。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这篇报道的一点想法。这篇稿件的信息源是网络微博。有人说,2013年是“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上每年数据都会增加一半。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就需要媒体增强数据加工能力。这篇稿件的成功恰恰验证了这一观点。
  这篇稿件是全国首发,如果当初我们未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条线索,那么就没有这篇消息,更谈不上后续的影响力。这点得益于我所在的《北京晚报》热线部已经进行了改革。线索不再单一被动地来自电话报料和群众来信,而是越来越多地来自我们主动出击的网络监控。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搭建了网络线索平台,我们的值班领导能够随时随地上网,第一时间捕捉并且派发有用的线索。我相信,随着我们的主动转型,今后我们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谢谢大家!


 
编辑:rub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