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抗疫驻村手记丨沉下去,听见他们的声音

时间:2020-4-10 10:12:13   来源:抗疫驻村手记丨沉下去,听见他们的声音   点击:
分享:
  沉下去,听见他们的声音
  董静
  3月末的宋庄村,在春日的暖阳下慢慢苏醒。随着国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政策的出台,村里的返京人员日渐增多,街上的车辆、行人也多了起来,村里的生产生活秩序在一点一滴地恢复着。在宋庄村的四个人员密集出入口,几个臂戴红袖标,手握体温枪的身影来回走动着。“大爷您停一下,给您测下体温,36.2℃。”“您好,请出示一下出入证。”“老乡,戴上口罩,做好防护。”抬臂拦车、伸手测温、挥手放行、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句略显啰嗦的暖心叮嘱,为村子增添了烟火气和人情味。在村委的登记窗口和办证处,几个身影同样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请排好队一个个来,没有下载京心相助小程序的先下载注册。”“拿好这张体温检测表,每天测量体温填表并手机打卡。”“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和温馨提示条。”“这是您的出入证,只能您本人使用,拿好了千万别丢了。”维持排队秩序、办理登记、回应疑问、指导程序下载、核对底册办理出入证……程序琐碎却非常重要,大家提足精气神儿,一遍遍耐心叮嘱着、认真快速办理着。
  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多了一个身份:驻村干部;多了一重使命:下沉基层,把好防疫第一线。
  3月27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四十九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十六次会议召开,强调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严防与严控两手抓,责任不减、要求不降、机制不变、措施不松。3月28日,我所在的宣传部和办公室、妇儿工委办公室、社会服务中心组成的10人小组作为市妇联第五批下沉小组,正式奔赴宋庄村,驻守防疫一线。
  不打无准备之战。两位细心周到的组长在下沉前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实地踏勘,向前一组驻村同事实地交流取经,了解宋庄村特点、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点位;与同样下沉在宋庄村的市财政局干部对接,全面掌握情况;安排每日往返交通、实时提示防护细节,确保下沉组员身体健康,保持战斗力。我们各位组员也都按照具体点位与前几组下沉人员进行了沟通取经。为了更加了解将要战斗的这片土地,我们还从网上搜索了宋庄村的相关介绍。“能扛硬活儿,善干细活儿”是妇联干部的特点,在下沉工作中,同样如此。
  下沉第一天,我们提前到达,邀请村委书记再次介绍了整体情况和当天村里的防疫重点。有了前期充足的准备工作,有前几批同事相对捋顺的流程,大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各点位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有制度可循,有流程可依、再加上热情和耐心,工作开展起来并不难,更多是体力上的消耗,一天下来,卡口执勤的同志两腿灌铅,登记办证的同志口干舌燥。然而,真正沉在这片土地久一点,才发现基层情况远比做功课了解到的复杂,基层防控人员的辛苦远不止体力上的付出。我们知道宋庄村作为我市有名的画家村,人口倒挂严重,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有5000多人。却不知道这些外来返京人员的具体情况有多复杂,具体需求有多迫切。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持续,部分人的生计受到影响,他们或是收入来源暂时中断的打工者,或是经营陷入困难的小商贩,在国家复工复产政策下,能够尽快复工复产,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意味着下一顿能吃上个饱饭。
  面对因为急需出入证走出家门的焦灼眼神、面对因为没有智能机无法扫码健康打卡的无助面孔、面对因为缺少两天打卡记录无法开证明无法复工而哭泣的小伙子、面对因为急需做买卖养家糊口涂改出入证被邻村扣下补办证件的小夫妻……才真切意识到我们下沉工作的分量所在,才深刻理解为民服务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我们面对的这些人,并不只是少数存在,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他们真实存在着。若仅拿规定说事,只能将他们冰冷地拒之门外,我们是与疫情斗争的“战斗员”,更是解决群众需求的“服务员”。做好下沉工作也不仅仅是付出体力那么简单,还需要仔细琢磨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用心用情提供服务
  他说:我是老年机,扫不了码怎么办?
  外来人员返京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窗口登记备案,领取体温检测表和居家隔离单,下载“京心相助”小程序,连续测温打卡14天,再到窗口扫码,显示14天内未出京,才能获得一张温馨提示条,之后才能办理出入证。他刚刚从河北返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他说,我是老年机扫不了码怎么办?不能顺利扫码的不在少数,有拿老年机的,有没有手机的,有联通手机、移动手机、电信手机对应不同二维码不会扫的,有扫完码却迟迟显示不了行程的……我的窗口登记同事不厌其烦地一个个细心指导,耐心解释。老年机没法扫码的指导其通过发短信获取行程,老年人和儿童没有手机的让家属来证明行程,不会扫码的帮着扫码操作,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都能顺利走到办证环节。
  转换思路解决民需
  他说:是我打的12345
  我和同事所在的出入证办理处也有这一套严格的流程,出示窗口登记处发送的温馨提示卡、本人身份证,核对户籍底册,报房主姓名电话,完全对得上才可以办理。办理出入证的条件、流程都有,那出入证丢失以后能否补办呢?再次办理还需要重新来一遍14天的隔离手续?如何证明出入证是丢了而不是借给他人混用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还未等大家想好严密的补办流程,12345派单已经来了。打12345的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现场理直气壮:“身份证丢了都能办,出入证怎么就不行了。”只因村干部在忙碌工作中草率回复了一句,丢了不好办理。接诉即办,查底册核对上次办理日期、设计补办登记表格、手机扫码证明14天行程,叫来房主现场证明……方方面面确保没有问题后,为这名中年人办理了出入证。这件事情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在群众的所急所困面前,做好解释工作是多么重要。
  灵活处置温暖民心
  他说:我是小堡村的,买个菜就走。
  宋庄村毗邻喇嘛庄村、大兴庄村、小堡村、六合村等7个村庄,疫情期间,各村为了人员便于管理都制作本村出入证。街道小巷处处相通,在主干道路口站岗时,常常有邻村人员通过,待你认真查看出入证发现是小堡村时,他也会客气求情,说明需要通过这条路的来由。查证、下车、测体温、登记信息、扫码14天行程,与村委人员会商,方方面面确保没有问题。一系列手续比单单看证繁琐的多,精力多付出了,但解决了群众的需求。久而久之,同事们还总结了路口“三必严查”,言语闪烁必严查、新返乡人员必严查、证件模糊必严查,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坚持高度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郑板桥的诗来阐述“为民情怀”。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在疫情这场大考面前,没有一个身外人。“硬核”的防疫措施与温情的人文关怀并不相斥,以人为本,用心关注民之所需所急、用情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出对策,有了人情味,有了情感扭带连接,才能让每个人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才能众志成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几天的下沉工作,我更加理解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这句话的含义,也理解了我们国家防疫形势整体变好的原因所在。
  感动常在。难忘市妇联领导班子的现场慰问和暖心叮嘱,难忘第五下沉小组这个临时大家庭的温暖,难忘两位小组长的周到照顾,难忘办公室两位同事的每日“班车”为大家提供便利,难忘因同事单位有事儿而及时补位的社会服务中心的同事,难忘同事们下沉经验的接力传递,从一组到五组到六组,市妇联从来都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难忘大家在各自点位认真投入工作的模样,难忘宋庄村委和能干的窗口妇女干部,难忘路口站岗时过往行人的那句“你们辛苦了”,难忘面对的这些群众,是他们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了解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让我们这些年轻的群团干部更加思考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这段下沉经历虽短暂,却值得铭记。疫散终有时,情深久无期,是以为记。
编辑:rub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