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妇联动态

东城家庭齐心参与 自觉践行文明公约

时间:2020-9-4 12:40:28   来源:东城区妇联   点击:
分享:
  垃圾乱扔脏环境怎么管?杂物占道有隐患怎么除?宠物粪便无人清怎么办?针对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东城区各街道、社区纷纷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居民公约”。这些与家庭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小毛病”,也随“公约”的制定和施行而“药到病除”。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觉践行“公约”,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具体而微的小事做起,将“文明”的“种子”撒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龙潭街道左安浦园社区“居民文明公约”近日正式出炉,并张贴在了社区的每一栋居民楼门前。“楼内过道别堆物,引发火灾危害大;高空抛物太危险,砸到行人需担责;垃圾丢到垃圾桶,避免细菌展文明……”涉及楼门环境、垃圾分类、文明行为等共有10条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条约”,是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微投票”的方式,由家庭自主制定并票选出的具有社区特色的“文明公约”。社区还将“居民文明公约”做成展板,举行了具有仪式感的签字活动。左安浦园社区党委书记郝宏婷说:“每户家庭都是社区的参与者、守护者,同时也是社区的主人。家庭参与签字的方式更有仪式感。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培育每户家庭‘我参与、我承诺、我执行’的意识,用‘公开约定’把‘小区公约大家定’的理念根植于居民心中。”
  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的“社区公约”与其他“公约”相比,有些“特别”。这个包含23条具体内容的“公约”,每条都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公约开头还用中英双语写着:“当您来到史家社区时,您将成为我们胡同的友好伙伴,请您自觉遵守‘史家社区公约’。”
  据史家社区党委书记赵博言介绍,因为经常有外国游客来史家胡同感受“老北京味儿”,所以从事过翻译工作的居民还利用一技之长,主动翻译出英文版“社区公约”,让外国游客也能参与到胡同环境维护中来。最终,一张中英双语“社区公约”展现在公告栏上。这个看起来简洁明了的“公约”,从提出初稿到最终成文,经历了8次讨论会,多次修改,历时6个多月的酝酿,才最终诞生。赵博言说:“‘社区公约’的建立,使家庭完成了从短暂参与到长效参与,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我们希望通过家庭自主协商,自觉遵守‘公约’,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带来正能量,让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也组织家庭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等在《“绿荫街巷”文明公约》上签字,并庄严承诺将努力践行公约“确保街巷整洁”“积极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自觉维护胡同停车秩序”“文明养宠”等方面的内容。
  东四街道居民为了保护“周末卫生大扫除”的劳动成果,自发制定了“小院公约”,共同维护院落环境;东四街道南门仓社区居民自管会为“特色楼门”悬挂“文明公约”,倡导家庭自觉维护公共空间环境,让楼门“靓”起来;东华门街道组织居民制定了“美丽胡同公约”,家庭代表、社区居民、干部、小巷管家、街巷长、物业保安共同参与胡同巡查巡视,打造美丽胡同。
  据悉,“居民公约”的建立推动了居民共商共治共享,共建美好家园。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并修订完善已有的“居民公约”,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居民公约”全覆盖。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